楊敏瀾 李波
摘要:調研發現,近幾年由于社會的進步,現在農村家庭條件好,很多家長都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教學資源更好,辦學條件更優的市中心就讀。導致很多農村學校的孩子要么家庭條件不好,要么就是留守兒童,或者單親留守孩子。他們大多認為自己沒有人管,學不學習都無所謂,學習習慣非常的差,經常不完成作業。在這種形勢下的農村,要想讓數學學科素養的育人價值在這些孩子身上得到較好體現,真的很不容易。下面我就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通過數學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數學;學科素養;課堂教學
一、魅力數學課堂,讓孩子愛上數學課,愛上數學。
要想讓自己的課堂,孩子積極發言,開動腦筋,學生來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關鍵點是要讓孩子們先愛上數學課。讓學生發現數學的特別之處。它的特別是因為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人們常說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因此要讓生活中平凡的數學散發出不一樣的魅力,讓孩子愛上數學。當然要從生活經驗入手,讓數學情景生活化。五年級學生剛開始對于解決問題是一臉茫然。例:“五(1)班教室的長是12.6米,寬是7.3米,用邊長0.9米的正方形瓷磚鋪地,130塊瓷磚夠嗎?” 。基本上所有的同學的算式:12.6×7.3÷0.9。第一作業評講以后效果還可以。但是,幾天后的第二次作業孩子們的錯誤率還是非常的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課下單獨為這道題設計為“小和大”的課。這一堂課,從點開始講起,一個點,有規律的排列組成線,線有規律的排列組成面,面有規律的排列組成體,體有規律的排列組成萬物。通過講解孩子們徹底的明白周長是線圍城的,面積是面組成的,像這樣的題孩子們再也沒有出現過錯誤。課下我悄悄的問孩子們,你們明白了嗎?好多孩子都悄悄的告訴我:“這下我徹底明白原因了,鋪地磚鋪的是面積,所以瓷磚用面積來計算而不是邊長。以前我們的老師都讓我們背下來,根本不知道原因,現在清楚了!”。在以后的教學中經常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講解課堂上生僻的例題,孩子們一下就明白了。數學課堂也變得有趣了,有了學生的質疑,學生舉起了自信小手。
二、興趣之外,孩子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培養也很重要。
為什么孩子們每一張試卷上的計算題的失分率都不是很高,解決問題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呢?首先,我們應該要明確解決問題這一個題的設置不僅僅是計算,它還展示了孩子們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等。這就很好地體現了數學學科素養的育人價值。而孩子們心靈的深處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和探索者。
數學課堂上的“組詞”教學;說道“組詞”,以前在一本書上看到,它可以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又叫分散思維和放射思維,是指從一個目標出發,沿著各種不同的途徑去思考,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思維的變通性、流暢性和獨特性是發散思維的三個主要特點。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因數與倍數這一個單元中的公因數與公倍數時,在數學課堂上我就采取了“組詞”教學。在學習公因數與公倍數時,我們先學習的公因數,課堂上我首先板書了這一節課的課題“公因數”,提問:“孩子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因數,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因數?”。因為前面我們已經用幾節課的時間學習了因數,也分析了這一單元的“因數”和乘法算式里面的“因數”的區別,所以對著一個問題的回答孩子非常的好。接著我又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孩子們,那你們知道什么是公因數嗎?”,問題一拋出來,孩子們頓時傻眼了,不知道怎么回答。看著一臉茫然的孩子們,我讓他們用“公”字組詞試一試,看看“公”這個字,可以組多少個詞語。經過激烈的討論交流,孩子們的詞組得可多了。可“公因數”這個詞語中的“公”字,該取這些詞語中的哪一個意思呢?孩子們比較認可“公”應取“公共”這個意思,“公共”表示公有公用的意思。簡單名了的說就是“既是你的也是我的”,就像公共汽車一樣。這樣孩子們一下就明白了,“公因數”就是“既是你的因數也是我的因數。”這一節課因為有了“組詞”教學這一個段落的出現,孩子們既興奮,也快樂,更輕松的學到了知識。
三、溫故而知新,適當的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對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復習。
論語中提到的“溫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他們自覺性差,很多時候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老師來督促。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利用課堂的教學時間,帶領孩子們一起來復習。可復習不是什么時候都是可以進行。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圖我們知道,人們對新事物的遺忘是先快后慢,學習了心得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一個小時以后只能記住50%左右,兩天以后可能只能記住30%左右。所以我常常在上課的時候帶領孩子們進行有效的復習。其實復習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在復習的過程中鍛煉了孩子們的耐力、能力、以及注意力。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孩子的學科素養,就是要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也就是孩子們主動的,積極的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小伙伴一起大膽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積極主動的拓展思考,使孩子們從中得到極大的成就感,在這樣的數學課堂上孩子們的性格、思維、行為、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顧志能 ?[創新點亮課堂]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