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乾紅
摘要:素質教育早在1993年首次提出后就一直在不斷地深化落實,相對應試教育來講,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個人的全面發展,在有效地規避應試教育中學生功利化學習這一缺點。[1]小學數學教育一直在探索中前進,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如何合理有效地兼顧素質教育與學習質量,筆者在閱讀大量文獻以及在平時的工作積累中有以下見解。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數學;創新;措施;
一、引言
近幾年來,小學數學教育受到了不小的網絡沖擊和課外輔導的沖擊,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重視,而教師也很難進行課堂教學,很多學生在課外有輔導班,大部分課堂內容在課外輔導班都已經學過,這種情況導致了學生上課松散,教師上課難進行。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與落實,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探究創新小學課堂教學成為了需要研究的新問題。
二、素質教育的概念與要求
素質教育是我國提出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為基礎的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更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要求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發展,在大學教育中,素質教育以綜合測評的學分形式來進行考察。但是,在小學教育中缺乏相應的考察制度,但是作為數學教育工作者,要自覺踐行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三觀的樹立、學習目標的樹立都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創新中的不足
小學數學課堂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前進,但其中還存在不足。第一是傳統教育根深蒂固,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方法在不斷地更新,但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上,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退出課堂,而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型教學模式的融合還需要時間來磨合。第二是數學比較抽象,如何在創新中運用新方法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在進行運算。第三是小學生全面減負,但是數學是一門需要通過練習來鞏固的學科,如何在創新中尋求數學的鞏固方法也是當下的難點。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措施
(一)數學教學課堂的多元化
隨著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利用多元化的教學設備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各種數學教具的完善,算盤、小木棒、三角尺、圖形模具、正方體、長方體等,在這些數學教具俱全的情況下,教師應該切合實際,進行講解,這樣使學生容易消化,也更加直觀理解知識。并且現在學校都已經配備有現代化設備,比如投影儀、電腦、多媒體等 ,也可以利用信息化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數學課堂的多元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學與其他學科相結合,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可以在數學課堂中穿插道德教育,塑造一個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學生。
(二)學生主體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塑造一個全面發展的學生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責任。[2]因此在數學教學上,學生要占主導地位,在新課改之后,學生要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在數學學習中,由教師提出問題,組織學生獨立思考或者分小組討論,由學生進行總結然后匯報,教師指出問題并評價。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以及課中積極發言,對學習數學比較弱的學生,要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在探究學習中“混水摸魚”。
(三)教學方式的創新
教學中利用網絡與多媒體已經不再是什么創新的方式,但是在這個方法中 仍有許多應用不恰當的地方,比如教師一味的照本宣科,讓教學ppt為教師偷懶提供了契機,而學生則疲于這種教學模式,產生消極對抗的心理。對此,學校要加強各方面的管理,進行不定時的課堂檢查,以及對學生進行調查詢問,查看教師上課情況。而且在對ppt課件的要求上,各年級要有所不同,根據學生具體的身心發展,來制定與學生心理相符合的ppt,并且對教師的課件進行檢查,具體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定,不能一個ppt模板用好幾年。只有單純的ppt是遠遠不夠的,在網絡的應用上,要涉足面比較廣,比如圖片、視頻、音頻等各個形式,避免學生視覺疲勞。
目前在教學上的比較創新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學與互聯網的結合。這種模式一直都是教師來做課件,學生跟著學習。這個基礎上還可以進行再次創新,比如讓高年級學生試著做五六分鐘的一個微課,講述一個知識點,可以利用多媒體,如,學習圖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各種圖形的圖片,然后進行總結,做一個微課匯報,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的參與感,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結語: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僅僅學習數學知識是不夠的,還要促進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小學數學教育相對于其他學科教育比較難,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建立邏輯思考能力,增強學生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這個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金林.素質教育的概念與內涵[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2-173.
[2]阿布力肯木·克比爾.小學數學創新教育[J].赤子(中旬),201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