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藤
摘要:在幼兒美工教學活動中,自然材料始終是發揮創造力與學習技能的橋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展現引領與示范作用,調動幼兒對于美工學習的興趣。通過創新自然材料的運用方式,革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模式,可切實增強中班幼兒的美術素養與實踐動手能力。本文將從多個維度探尋幼兒園中班美工教學活動對自然材料進行創意運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美工教學;幼兒;自然材料
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中班幼兒經常會遇到不同種類的自然材料。若教師可合理利用自然材料,圍繞自然材料開展創意十足的美工教學活動,則有助于強化幼兒的美術素養,提升其實踐能力、強化環保意識。為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教師還可發揮自然材料的教育價值,引導幼兒逐漸形成不攀比、不浪費、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強化幼兒教學水準。基于此,圍繞自然材料的美工創意運用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1.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近些年,經濟發展以及科技的快速進步大幅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社會各界愈發重視學前教育。同時,電子玩具產品逐漸替代了傳統的手工制玩具,而教師也開始引入電子教學用具,將高級玩具提供給幼兒。但是,上述電子玩具與高級玩具的價格較高,并非各階層家庭均可接受。同時,盲目地推薦價格昂貴的電子玩具或高級玩具,很可能使中班幼兒在心底里產生攀比心理,甚至會使中班幼兒出現較為顯著的厭倦情緒。一旦幼兒喪失對玩具的興趣,則會隨意丟棄玩具,甚至更容易與班內其他幼兒相互攀比,比較誰的玩具更新穎、更好玩、更昂貴。當前,生活水準的持續提升也加劇了環境污染程度,這也給人類一定的警示。我們從幼兒做起,教育幼兒努力捍衛生活環境,使其明白綠水青山既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
幼兒不但是祖國花朵,更是振興民族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師可引導幼兒圍繞自然材料參與美工活動。為強化美工教學效果,提升美工教學的趣味性,教師應注重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幼兒從內心感悟自然材料的用處,培養其環保意識。比如,在美工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指導幼兒使用熟悉的自然材料制作多元化的玩具或教學輔助用具。通過培養中班幼兒的環保意識,使其注重收集身邊的自然材料,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簡而言之,對于美工教學而言,環保意識培養是利用自然材料的核心基礎,其有助于切實增強幼兒綜合素養。
2.鍛煉中班幼兒的實踐手工能力
為強化幼兒操作實踐能力,教師不但可引入多樣化的活動材料,還應從可操作性、趣味性、環保屬性、價值等多方面著手,選取恰當的自然材料。在幼兒階段的美工教學活動中,材料極其重要,自然材料不但包括花草樹木,還涵蓋日常生活中常見無污染、無公害的廢舊材料。比如,用于繡花織毛衣的線,教師可帶領幼兒運用各種顏色的線開展極具創意的編織活動,裝飾瓶子、編辮子、纏粽子等。在美工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還可組織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廢舊的自然材料,通過帶領幼兒運用纏繞、編織、粘貼、剪切、繪畫等多種方式,對自然材料進行藝術再創作。比如,幼兒可運用自然材料制作小老鼠、小猴子、小白兔、小花貓、小犀牛、小松鼠等小動物;運用紙殼箱制作小火車、蜘蛛俠、鋼鐵俠、奧特曼、機器人等簡易模型。在美工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將充足的空間與時間給予幼兒,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鍛煉其實踐能力,由學生自主決定玩多久?如何玩?玩什么?保證幼兒在美工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其對于美工學習的興趣,切實強化中班幼兒的手工能力。
3.培養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美工教學活動中,為強化自然材料應用的創意性,教師不但要引導幼兒運用自然材料制作玩具、教學輔助器具,還應督促幼兒發揮想象力,動腦筋思考如何運用現有資源創作出趣味性、新奇、好玩且市面上不常見的物品。通過明確美工創意主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例如,教師首先應確定自然材料為生活中常見的無污染、無公害的洗衣桶外包裝,引導幼兒運用上述材料制作動物模型。為有針對性地增強中班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動手實踐能力,強化美工教學的創意性,教師應鼓勵幼兒表達制作流程、所需材料以及創作愿望。通過組織班內幼兒相互討論交流、探索美工流程,可制作趣味性的新奇作品。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引導幼兒將手工藝品展現給班內其他同學,在認知能力,動手能力,想象力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下,班內幼兒會制作出迥然不同的美工作品。通過組織幼兒自身的作品相互交流,可使幼兒感悟自然材料的獨特魅力,強化幼兒的體驗感與成就感,挖掘幼兒的藝術潛能。
4.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
在幼兒階段的美工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合理開發自然材料的藝術屬性和作用,讓幼兒了解自然材料所擁有的再利用價值與環保意義。為達成上述教學目標,幼兒教師應持續強化專業素養,深入剖析不同類型自然材料的功能屬性、材料的可塑造型、可利用性,大膽引入極具創意的調教方法,組織幼兒運用自然材料開展創作活動。同時,幼兒園應發揮幼兒教師的引導作用、組織作用,為幼兒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其運用自然材料自由自在地進行創作;教師也可利用課余時間收集周邊的自然材料,豐富教育資源,為幼兒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材料,調動幼兒的動手熱情與創作激情,使其能夠充分融入于美工學習活動。若教師可調動幼兒興趣,強化其課堂參與度,則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其動手實踐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應個性教育理念,踐行人本理念,明確幼兒為美工學習活動的主體,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增強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趣味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教師應深刻了解美工材料所具有的教育價值。通過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環保意識,鍛煉幼兒實踐能力,培養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強化自然材料在美工教學活動中的創意運用效果,可切實增強中班幼兒的教育水準。
參考文獻:
[1]顧怡.幼兒園美術活動中巧用材料的研究[J].成才之路 ,2016 年 05 期 .
[2]楊豐語.探析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自然材料的開發與利用[J]. 科幻畫報 ,2019 年 01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