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摘要:當前的語文課程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養,初中的語文課程核心素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細分和明確。文章主要圍繞初中語文課堂中的“語言構建與運用”進行分析,以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準確運用母語進行交流,培養其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言建構與運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引言:
初中的語文課程教學目標被新標準下的教學目標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其主要是從學生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造、語言的構建與運用以及文化的傳承與理解這幾個方面進行劃分。其中語言的構建與運用這一內容是新標準下語文課程教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內容,主要是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語言表達與感受能力較弱,不能夠很好的將自身的感受通過語言進行良好表達,而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內容正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文章對初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內容的實施策略進行研究。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實施策略
(一)借助趣味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當前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中對于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主要目標之一,該教學活動主要是為了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功底進行一定的提升。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和對于語言知識的相關儲備相對較弱,因此學生想要在此基礎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就需要利用語言建構的方式來改善學生們對于語言表能力的增強,有效實現運用與構建語言的目的,并且在實現目標的同時讓其能夠在語言學習中產生樂趣,這樣就會在語言構建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好的將語言知識進行掌握。教師在語文課堂的語言構建過程中也應該將學生的興趣與思維特點進行了解,這樣在構建的過程中就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活動設置。另外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式教學或者游戲教學的方式將課堂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這樣就能夠在語言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產生較高的興趣。來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之中。
例如,在朱自清先生《春》的這篇文章之中,其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將春天剛剛到來的樣子進行形容,將春天賦予了生命,將其用動物與人的形象進行描畫,人與動物在剛睡醒時都是朦朧迷糊的感覺。此外,朱自清先生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個方面來描寫春天,給人描繪了一幅又一幅美麗的春天圖畫;他的語言表達也非常靈活,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這篇文章時才會有朗朗上口的感覺。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也可以將這篇文章作為重點文章引導學生們進行閱讀,通過閱讀結合自身對于春天的想法與感受,使用朱自清先生的寫作手法來對春天進行形容,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將春天進行描畫,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還能夠將學生興趣進行一定的激發,使其愿意參與到語文的學習活動之中。
(二)通過聽讀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語感
想要讓學生直接從語句字面的意思來將語言的表達特色進行領會就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感,因此如何培養良好的語感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良好的語感能夠讓學生在閱讀自身較為感興趣的文章時具有一種舒適的感覺,并且能夠很好的將自身融入到文章之中。初中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語感的過程中么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來進行更加深入的體會,不僅可以通過自身閱讀,還可以通過對其他學生與名家的閱讀來得到不同的體會,這樣可以通過不同的于都方式音調來感受不同美感的語言表達,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進行一定的增強,從而使其獲得較好的語言感受能力。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選取多篇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督促與引導,使其能夠掌握較為正確的閱讀方式。在以往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僅僅是對文章的大意進行一定的了解,并沒有對文章的主旨進行掌握,這樣其實就是浪費了閱讀的時間,教師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為學生安排一定的任務,讓其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聯想,來融入到閱讀之中,這樣學生就能夠將自身的思想與文章的思想產生共鳴,更加能夠了解文章的主旨。
例如,在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段描寫了自己小時候玩耍的游戲,用幽默風趣的字詞來描寫自己小時候的頑皮。初中生剛過了童年時期,對自己童年時玩耍的游戲還記憶猶新,所以他們在初次閱讀這段內容時定會將自己小時候與“主人翁”進行比較,從而將自己引入到文章內容中,實現“融情于文”,從而反復尋味文章的語感。
(三)適當拓展,促進學生養成不斷積累語言的習慣
在初中的語文學習階段,語言的構建與運用能力貫穿于整個語文課堂之中,因此對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進行培養成為重要內容,除了在學習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運用到這項能力,學生可以將日常生活與學習進行結合沒這樣就能夠不斷的將語言進行積累,而良好的閱讀習慣正是能夠積累語言的良好方法,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之外為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們進行一定量的閱讀,并通過閱讀來積累與掌握一定的優美的語句,并將掌握的語句分享到課堂之中,這樣在進行語言建構與運用時,學生就會具有一定的依據,能夠更加準確的表達自身的想法,不會出現雜亂無章的現象。教師在培養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時,可以首先制定一定的目標,根據目標進行資料的搜集,并對搜集的資料進行合理的分類,之后再課堂中將學生掌握的資料進行一定的分享與討論,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語言積累能力,還能夠將自身的語言體系在分享時進行提高,比如在學習古詩詞時,讓學生根據詩詞描繪的意境來積累材料。總之,必須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積累語言,并形成良好的語言積累習慣。
三、結語
語言建構與運用作為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從學生的語感培養、興趣培養以及語言積累習慣培養等多個方面增強學生的語言積累與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詹賜玉.整合比對,讓語言學習深入課堂——談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培養策略[J].天津教育,2021(24):187-188.
[2]石潤,嚴文華.淺談“語言建構與運用”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67.
[3]孫振坤.“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Z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