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萍
摘要:小學生由于年齡、心理及認知問題,在易錯題的練習過程中容易反復犯同一種錯誤,若不及時引導,會影響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弱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無法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水平,限制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發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帶領學生認真梳理易錯題結構,幫助學生掌握數學重點知識內容的思考方式與運用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還要開展小組交流討論數字知識的運用,編制“錯題集”,引導學生進一步掌握易錯的題型,避免學生再次犯相同的錯誤。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易錯題;提前干預;
引言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經常會發生解題錯誤,這是一種極其普遍且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教師不能對此置之不理,應積極地將其轉變為教學資源,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可以真正掌握知識點。數學教師應對易錯題進行重點講解,并應用科學有效的提前干預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一、引導學生建立錯題資源庫
錯題集是一種較為經典的錯題整理方式,在以往的錯題集編制的過程中,學生總是過于重視錯題集本身,而忽略了錯題集的功能,往往出現“為了編制錯題集而制作錯題集”的情況,無法充分發揮其找到錯誤原因、提高解題能力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錯題資源。首先,讓學生準備一本適合做錯題集的筆記本。比如用方便拆裝的活頁本,對本子分門別類,建立不同知識體系的架構,方便摘記和檢索。其次,讓學生有序地整理錯題。按照一定的分類順序,把日常練習和測試中做錯的題目抄下來,或者裁剪、粘貼在錯題集上。把有價值、有典型代表的題目放到錯題庫里。最后,要讓錯題庫變成重要的復習資源。對錯題的整理,不能簡單地進行粘貼,要包含考點分析、錯因闡述、糾錯方法、思維角度等,明確為啥錯、知道錯在哪里,整理的時候要進行發散性思考,相似題、相同解法的題目可以整理在一起,做到舉一反三,形成一本高質量的錯題集,為自己打造一本最重要的復習資料。學生利用錯題集的過程也是反思自己的過程,對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架構有極大的幫助作用。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掌握錯題資源建立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少走彎路,達到最大的利用效果。
二、開展合作學習
隨著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推進,如今教師必須對自身教學思想與策略不斷進行優化創新,有效增強學生的邏輯性、觀察力以及想象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因此,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需要從旁進行正確指引加以輔助。其中,合作學習是一個極佳的教學策略。教師在課堂之中需要為學生打造一個可以合作學習的平臺,促使學生在合作之中對新知識進行探索。此種教學策略中,教師可以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學生在數學課程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干預。在《多邊形的面積》的課堂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組關于“平行四邊形”的計算數據,讓學生結合已知條件,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并且展開小組交流,讓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得出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由于設置的限制條件較少,學生能夠開放思維,通過不同的方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利用兩個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將平行四邊形劃分成三角形與正方形,等等。通過這種自主探索的方式,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與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實現提前干預。
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應用題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許多學生依賴教師給出的解題思路能夠算出正確的答案,但是一旦脫離教師的指導,就會變得盲目,不知道如何下手。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更應該培養他們這種能力,因為題目越來越難,還經常會有一些脫離教學大綱的拓展題目,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鍛煉這種獨立思考和舉一反三的能力,面對較難的題目時就會無法獨立完成解題。比如,學生在學習工作效率問題時,教師可以出一些較難的拓展題目:一個供貨商需要購買20箱面包,A工人單獨制作這批面包需要15天,B工人單獨制作這批面包需要10天,如果他們一起制作的話,需要幾天完成呢?如果要制作40箱面包,兩個人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工作呢?對于第一個問題,學生一般可以根據“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這個公式,輕松地得到答案。第二個問題就比較難了,許多學生不經過仔細思考,認為40箱面包正好是20箱面包的2倍,由此直接得出答案,還有的學生比較迷茫,不知道該怎么算了。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不能進行獨立思考,依賴教師教的公式,對于較難的題目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拓展題目比較迷茫,容易出錯。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對題目進行一定的設計變形,促使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易錯題型提前干預至關重要,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明確犯錯的問題,促使學生明白自己犯錯的原因;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變通思維,讓學生能夠掌握清晰的知識脈絡,認知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解題突破口,有效減少錯誤發生的概率,為小學生今后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易錯題的提前干預策略解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9):71-72.
[2]趙志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易錯題的提前干預策略解析[J].新課程,2021(07):204.
[3]蔣榕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易錯題的提前干預策略解析[J].考試周刊,2020(9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