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曉倩 劉福林
(金華精誠司法鑒定所,浙江 金華 321000)
在民事案件筆跡檢驗中,由于個體書寫技能、偽裝意圖及法庭質證等原因,鑒定人經常遇到檢材與樣本書寫模式快慢不同,且缺少相應自然樣本的情況。特別是簽名筆跡等少量字案件,檢驗難度增大,甚至無法做出鑒定結論。鑒于此,筆者根據近兩年司法鑒定工作中遇到的案例,對快寫簽名字及慢寫樣本筆跡的檢驗進行探討,供大家參考。
快寫簽名字及慢寫樣本筆跡的檢驗,除了使用筆跡鑒定技術規范外,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比較檢材與樣本書寫人書寫技能是否相符。所謂書寫技能是指書寫人寫字能力的高低。書寫技能的訓練是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書寫速度變化也是由慢變快,然后再快慢相濟的過程。培養了一定書寫技能的人可以根據主客觀條件的需要,靈活地變換書寫速度達到書寫的目的[1]。如果在案卷中有確定為當事人書寫的其他字,結合當事人的年齡、文化背景,可推測其是否有快速書寫技能。如無法獲得其他字,就要分析現有的實驗樣本字書寫技能是否表現一致,及是否有強行慢寫導致筆力過重且節奏呆板、運筆生澀、結構松散等特點。如果樣本字表達出的書寫技能沒有強行慢寫的特征,其書寫技能與檢材字相比較有明顯不同,可作為否定同一的依據之一。如(圖1),否定案例。

(圖1)
(二)按照運筆趨勢、筆畫照應關系,將慢寫樣本字的上下筆畫連接起來,比較檢材與樣本的特征異同。如果檢材與樣本出自同一人的筆跡,無論是快寫還是慢寫,二者之間筆畫照應和運筆趨勢都有相符的聯系。如(圖2),認定案例。

(圖2)
(三)比較檢材與樣本字結構形態、搭配比例關系特征。慢寫樣本字的運筆特征、筆順特征、連寫特征明顯減少,要重視相對穩定不易改變的特征。因此,比較兩者結構形態、搭配比例關系特征,是比對的有效途徑之一。如(圖3),否定案例。
(四)比較檢材與樣本字的字體大小、傾斜度、字形等概貌特征。檢材字是快寫字,書寫特征較獨特明顯,而慢寫樣本字,整體表現為規范楷體,能夠捕捉到的特征點較少。但是,故意降低書寫速度的情況下,容易忽略改變字大小、傾斜度、字形等書寫習慣。如(圖4),認定案例。

(圖3)

(圖4)
(五)比較檢材與樣本字的細小特征。在筆跡檢驗中,無論是正常筆跡還是偽裝筆跡的檢驗,均離不開細小特征的運用。因此,能夠捕捉到相對穩定且特殊的細小特征,其價值非常高。如(圖5),認定案例。

(圖5)
(六)比較檢材與樣本字的簽名組合特征。將簽名看作為一個組合整體,簽名組合形態特征,具有較高穩定性,比較其搭配位置、比例、照應關系的組合特征。如(圖6),認定案例。
(七)尋找簽名字以外可利用特征。在司法鑒定實踐中發現法院委托的鑒定事項較為單一。例如,只要求鑒定檢材中的簽名字,對檢材中其它筆跡信息一般不作為鑒定事項。但除了簽名筆跡外,鑒定人能夠捕捉到的筆跡信息,如檢材中疑似同一人書寫的相同字、相同部首、阿拉伯數字、標點符號及可見指印等,在提取實驗樣本或者其他自然筆跡時候均要注意收集這些信息,作為后期比對檢驗的參考素材。

(圖6)
本文所述的快寫簽名字及慢寫樣本字的檢驗,其供檢的樣本條件非常有限,且檢材與樣本的書寫速度不同。案件難度大,需要鑒定人謹慎思考各項細節:
1.要全面了解、分析案情,收集案卷中可用信息,如當事人文化背景,檢材中書寫的其他字,案卷中當事人書寫的其他字等。2.充分分析比對現有的樣本字,確定是否有故意放慢書寫速度等異常現象。3.最佳應在鑒定人監督下書寫實驗樣本,注意提取充分的數量和不同書寫模式,觀察書寫人的配合程度、現場反應。4.綜合評斷發現的各項特征是否穩定可靠,是否形成證據鏈條等,切不可單用一兩個特征草率做出結論,還要由表及里,結合特征所反映的書寫習慣動作來綜合評斷,做出結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