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婧
【摘要】經濟的迅速發展,必然導致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新時期下,城市不能夠脫離鄉村獨立發展,而鄉村的發展也需要城市建設的推動。因此,城鄉一體化建設,能夠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促進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在城鄉規劃設計中,鄉村建設是至關重要的內容,關乎廣大農村群眾的利益。鄉村建設的效果,決定了鄉村振興的目標能否實現,也能夠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目前鄉村規劃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影響了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基于此,筆者針對鄉村建設的概況,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
【關鍵詞】城鄉規劃設計;美麗鄉村;鄉村建設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城市經濟迅速增長,為經濟總量的提高做出了貢獻,但鄉村經濟也是不容忽視的。城鄉建設同等重要,推進城鄉一體建設,有助于均衡貧富差距。在進行鄉村規劃時,不能夠生硬地照搬模板,罔顧當地的實際情況。農村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風俗,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不考慮鄉村的特色和實際,盲目進行規劃設計,可能會使得鄉村自身的活力難以發揮,反而不利于鄉村的長遠發展。鄉村振興要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和利用。鄉村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如果為了發展經濟,而對自然資源進行過度開采、不合理利用,就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因此,鄉村建設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需要各個部門和群體共同討論,找到真正適合的發展道路。
1、鄉村發展中存在的不足
1.1不重視歷史遺跡的保護
中華文明的寶貴之處,就在于其源遠流長。經過五千年的發展和沉淀,中華文明經過歷史的打磨,留下了燦爛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化遺產。不同地區都保存著傳統文化和歷史遺跡,這些保留至今的歷史遺跡,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但由于經歷了時間的洗禮,部分歷史遺跡已經十分陳舊,在歲月的長河里逐漸失去了光輝。在進行鄉村規劃建設時,部分人員顯然無法認識到這些歷史遺跡的價值。為了整體的規劃,對歷史遺跡進行了拆除。這對當地的長遠發展而言,是一種錯誤的決定,也是對傳統文化不夠尊重的體現。這些歷史遺跡見證了當地的發展,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是當地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體現。有些歷史遺跡是很多當地人的精神支持,牽動著一顆顆思鄉的心,也帶給當地人文化自豪。因此,草率地拆除或胡亂地重建歷史遺跡,都是鄉村規劃中的錯誤理念。
1.2模板化的建設理念
鄉村建設需要因地制宜,需要做好充分的實地考察,在掌握當地地形條件和環境資源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規劃。但目前的鄉村建設工作,存在的顯著問題就是,建設理念過于模板化。在進行鄉村建設規劃時,完全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而是選擇盲目跟風,一味照搬其他地方的建設模式,妄圖復制別人的成功經驗。但鄉村的情況并不是一致的,在鄉村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沒有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勢必會影響鄉村建設的效果。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可能也無法達到振興鄉村的目標。此外,千篇一律的發展方式,也是對鄉村特色的埋沒。鄉村的自然資源稟賦存在差異,構建特色產業鏈是帶動當地發展的重要途徑。如果發展模式過于套路化,就會忽視對這些特色的體現。鄉村建設不能局限于傳統行業,必須要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合適的發展道路,才能夠催生出新的發展機遇。
1.3鄉村建設流于形式
目前國家十分重視鄉村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但相關的報道指出,在實際的鄉村建設中,面子工程仍然層出不窮。這些工程的實際建設狀況并不理想,沒有給當地的未來發展帶來實際的效益,當地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沒有因此得到提高。但在面臨相關的檢查時,這些工程的負責人又會提前準備布置好,展現出一片良好的局面。這只是部分人員應付檢查的手段,實際的建設卻一塌糊涂。這種面子工程的存在,對各方面都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面子工程的特點之一,就是對鄉村建設人員的要求較低,建設的效率比較低下,效果也不盡人意。在這樣的氛圍中,鄉村建設人員會感到十分茫然。部分人員甚至會因此產生懈怠心理,對日常工作只是敷衍了事。面子工程的工期通常較長,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卻達不到理想的建設效果,當地的人民并沒有得到實際的益處。對于這種面子工程,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檢查,對主要的負責人員進行嚴厲的處罰。
1.4建設體系不完善
鄉村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牽涉多方、項目龐雜的大工程。如果沒有做好完善的規劃,就會在建設的中途遇到很多問題。目前鄉村建設體系不完善,建設人員缺乏前瞻意識,導致相關項目的實施存在很多阻礙。因此,建立完善的建設體系是很有必要的,能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建設者要做好全面的考察,能夠對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梳理,并做好應對措施的規劃。當建設途中出現了意外狀況,有及時的應對方案,保障鄉村建設的順利開展。鄉村建設不能半途而廢,這是對前期投入的負責,也是對當地的群眾負責。部分地區在進行鄉村建設時,由于考慮問題不夠全面,沒有預料到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使得建設過程難以為繼,前期的大量投入都付諸東流。這對鄉村的未來發展而言,也是一種打擊,會使得鄉村元氣大傷。當地的群眾也會大失所望,不利于鄉村的健康發展。
2、美麗鄉村建設的改進方案
2.1構建合理完善的建設體系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設的周期也相對較長。在建設過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這都會妨礙到相關項目的正常進行。因此,要構建完善的鄉村建設體系,從而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順利進行。這要求做好鄉村建設前期規劃和考察,全面充分地掌握當地的實際情況。首先,要結合當地的特色產業和自然資源,確定合適的發展方向。例如,當地的環境和氣候適合養殖,就大力發展養殖業。選擇合適的養殖動物,能夠做成具有特色的品牌,銷售渠道要擴大,能夠給當地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還要重視產業的融合發展,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是否能夠發掘優質的旅游資源,通過養殖產品的影響力,吸引到更多的游客,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其次,鄉村建設的實踐牽涉眾多,絕不能盲目地進行試驗,如果項目的實踐效果不理想,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必須要設置備選的發展方案,給建設留有余地。如果先期的項目無法達到預期,就要考慮及時調整建設的方向,保障鄉村建設的持續進行。最后,鄉村發展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尤其是養殖業和種植業,如果遇到極端惡劣天氣,會遭到嚴重的打擊。因此,在規劃時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即使發生重大的天災,也不至于毫無辦法。
2.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進行建設規劃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農村人民的實際需求,能夠切實地改善鄉村的生活條件。只有先保障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才能夠實現當地的自我建設。“輸血”式扶貧無法持久,而“造血”扶貧卻可以讓鄉村持續地煥發生機和活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是當地人民生活質量提升的重要標志。鄉村規劃建設,應該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從方方面面改善當地的生活條件,給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極大的便利。例如,交通設施的完善,不僅能夠方便當地人民的出行,也為地區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提供了便利,對于旅游行業的發展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基礎文化設施的建設,能夠極大地豐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世界豐富了,自然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能夠在鄉村建設中出力,這對美麗鄉村的形成有著積極意義。結合相關地區的建設案例來看,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當地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因此,有關部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通過實現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2.3培養成員前瞻目光
在鄉村建設的過程中,發現面對一些需要長期艱苦奮斗的建設項目,當地很容易喪失斗志,產生放棄的心理。不僅如此,在一些地區的建設規劃中,也很難看到對于未來的展望。這從某一個方面來講,無疑是人們前瞻性目光的缺失。由于前瞻性目光的缺失,他們不能看到未來經濟的發展,只著眼于眼前的小利小益,對于一些需要長遠發展的項目不能理解甚至不加配合,這也就導致了一些鄉村建設項目的建設困難。而另外一種前瞻性目光的缺失,則是由項目設計者引起的。他們在進行項目規劃的過程中,對于鄉村建設沒有進行良好的審視與思考,對于一些問題沒有思考透徹,追求短期的快速的經濟的發展,如種植一些對土地有很大影響的農作物。雖然這樣的做法可以獲得短期的經濟收益,但從長遠角度來講無疑是錯誤的甚至是糟糕的做法。為了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無論是組織者還是參與者思考問題時都要更加全面透徹,看待問題時都能夠向前看。
2.4合理布局鄉村建設
鄉村的建設不應該套在統一的模板里。每一個村鎮都有其不同的風格與特點。對待有傳統建筑的村鎮,可以利用其古老文化和傳承精神來吸引游客,從而以旅游業發展當地經濟。對一些土地肥力較好、自然環境優良的地區,則可以采用與種植業為主旅游業為輔的方式發展經濟……而一味地對其他方案進行模仿重建,不珍視自己當地的地域優勢,無異于一場空。因此,組織者在進行鄉村建設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在項目籌備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當地發展特色,在建設過程中更加凸顯出當地特色。只有這樣,鄉村的建設才不會是口頭上的建設,而是一場真正的有靈魂的創造。
2.5關注人文主義建設
在鄉村建設的過程中,人們要扛起的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大旗,還應該扛起人文主義建設的大旗。經濟的發展是為了人們更好地生存,而人類自身文明的進步,才是生活。因此,在經濟發展步伐穩步向前的同時,還要對人們進行人文關懷,更加關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理,對他們給予幫助與力量。只有這樣,鄉村的建設才不只是單純的經濟的建設,也不是冷冰冰的建筑的建設,而是由各類情感交織在一起的溫暖的家的建設。在建設過程中,人們學會彼此關愛、相互理解,學會彼此溝通、相互體諒,在共同攜手為同一個目標前進的同時加深感情,真正地讓自己擁有歸屬感。在完成經濟建設的同時實現對人們素質的提升,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讓自己所生活的地方煥然一新,充滿前進的動力。
2.6保護鄉村歷史文化
經濟水平的提高,能夠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但當社會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人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充盈的精神世界,離不開強烈的文化自豪感。尤其是鄉村歷史文化,更給人一種深厚的歸屬感。因此,在鄉村建設過程中,要對鄉村歷史文化的保護引起重視。雖然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發展,新鮮的事物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但這不意味這傳統的文化應該被拋棄。
結語:
總而言之,鄉村建設的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條路上,每一個地區都會有每個地區的發展特色與不同的前進方向。這也就意味著,完全的借鑒是行不通的。面對黨中央的號召,面對無數人的幸福與希望,不論是設計者還是參與者,都應該積極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進行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份付出,會讓更多的人收獲幸福,從而實現祖國經濟大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文靜.城鄉規劃設計中的美麗鄉村規劃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4).
[2]李鶴.淺析城鄉規劃設計中美麗鄉村規劃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