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福蘭
摘要:促進自主探究和小學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將會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以及教學效率,教師通過有效處理師生間的關系,創造開放性的學習情境,立足于多元化角度開展自主探究教學活動,不僅可以促使學生迅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這對于學生的深遠發展的促進作用是不容忽略的。所以本文將會重點探討分析,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中的應用,以求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自主探究;信息技術;實踐應用
在現階段基礎教育改革的嶄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升高,對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科學合理地完成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工作成為現階段教師所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本人也將會以此為基礎,分析探討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旨在通過此種方式促進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形成,使得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能夠顯著提高,在今后課程學習中有意識地融入其中,這具有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作用。
一、從信息技術著眼,分析自主探究的重要性
小學近期技術可以說是學生初步接觸計算機的課程,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和理解的一門學科內容。小學信息技術介紹的通常是各種各樣的基礎知識,旨在通過此課程的支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人素養以及應用能力。身為信息技術教師,有必要充分意識到自己所承擔的重要責任,為學生傳授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開放性以及活躍度。對于小學生來講,信息技術普遍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面對各種難以理解的專業名詞的過程中,學生常常表現為興趣缺缺,更有學生認為信息技術課是用來放松和玩游戲的,所以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但伴隨現代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創新型課堂教育模式已經逐漸走上舞臺。比如多媒體教學可以提升教學內容的具象性,助力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理解和認識,比如互動式教學,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并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知識儲備。在新時代下,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幫助學生學習各種信息技術知識。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WORD的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操作,包括調整字體和段落格式、插入圖片等,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自主創作,看看誰能夠將版面設置的更為美觀。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探索的機會交給學生,如果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則需要迅速幫助學生進行調整。保證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以此來為學生的深遠發展提供幫助。信息技術教學需要做到循序漸進,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群體的實際狀況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相應的操作方法,加深理解和記憶。
二、結合具象化元素,加深理解記憶
由于學生是剛剛接觸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所以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不免會面臨著相應的問題,在此種情況下,自然要求教師能夠迅速發現問題,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以此來助力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雖然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操能力都處于發展階段,但是其對于部分新鮮事物的理解的視角是非常獨特的,所以教師有必要充分彰顯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針對化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擺脫傳統的思想模式的限制,也就是說,不僅要教授學生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知識,而且還需要引導學生將此類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當中,以此來實現活學活用的基本目標。對于知識的傳授路徑也可以更為多元化,可以從課中延展到課后和課前。學生在學習各種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有必要積極的為學生提供教育引導,不斷強化學生群體的實踐應用能力,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際上,許多信息技術知識都因為較為晦澀難懂,難以吸引學生群體的關注,所以這更要求教師能夠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優化更新,切實有效地加強和學生群體的互動交流,以此為基礎,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打字游戲來進行教學提問,增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便于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環境。在實際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認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理解和認識情況,學生也可以從傳統的被動接受各種知識傳遞的角色,轉化為主動探索的角色,在此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產生顯著提高,同時對于各種信息技術的學習也將會更為徹底深入。又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畫圖軟件的使用方法的過程中,可以著重加強對學生的創造力的應用,要求學生結合自己在美術課上學習的知識,自主地創造出相應的美術作品。
三、強化互動交流,活躍課堂氛圍
互動教學可以說是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方法,在開展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切實有效地完成對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設計,提前設計安排相應的互動內容,以此來促使學生敢于互動且樂于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得其能夠更為全面,具體地掌握所學習的知識內容,為今后信息技術學習奠定下堅實的支撐作用。
教師在為學生講解powerpoint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定相應的操作主題,學生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此舉也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創作能力。而教師則應該給予學生積極有效的鼓勵,引導并幫助學生從多元化的視角著手創作,保證每名學生都能夠打造出具備自己的個性化的作品。在實際互動的過程中,著重強化學生群體間的合作交流是必不可缺的環節,當然,因為學生都是剛剛學習相應的信息技術知識,所以難免會遇到相應的問題,在此種情況下,教師自然需要進行更為正確合理的引導,也就是說承擔起引導者的責任。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互動教學對于學生的實際發展的促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授更為充足的信息技術知識,另一方面則是能夠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良好的課堂氛圍的烘托,改進優化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產生更為積極自主的思考,此舉意義非凡。
參考文獻:
[1]陳永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施策略研究之計算思維的培養[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Z2):83-85.
[2]沈林燕.基于創客思維視角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分析[J].知識窗(教師版),2021(07):69-70.
[3]趙海霞.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小學數學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7):112-113.
[4]馮黎明.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教學實踐與思考[J].試題與研究,2019(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