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佟
摘要: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領域,在傳統的教學中,人們大多只重視顯性課程的“教與學”,忽視了隱性課程的重要性。充分挖掘語文課程中的隱性資源,有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教師教學積極性的提高,本文試從多種渠道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視角進行研究,以期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語文課程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領域。其中,隱性課程資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廣大教育者忽視的部分。隱性課程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擁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但目前語文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仍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及廣大語文教育者應積極關注,努力開發探索,建造一個開放多樣的語文生態環境。
一、隱性課程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分類
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分類主要分為兩部分:物質文化形態的課程資源和精神文化形態的課程資源。其中,物質文化形態的語文課程資源是指那些以客觀事物為主要形態的對學生的身心產生影響的語文資源,包括校園景色、班級布局、多媒體教學設備等。精神文化形態的語文課程資源是指那些以精神、意識為主要形態的對學生的審美、態度、思維、意志等產生影響的語文資源,包括課內外文化活動、班級管理制度等。
(二)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功能
1.具有德育功能
在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當中,可以在無形中對學生的思想、認知、德行進行啟發,讓學生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道德意識,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例如:舉辦校園十佳學生干部、十佳教師等主題的表彰活動等。為學生提供榜樣以便其主動地用高水平的道德水準來約束自己。
2.具有智育功能
在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對學生智力、理解吸收知識產生影響,幫助學生在課堂和生活中搜集語文素材,提高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進而發展語文能力。例如:晨讀、定期課外閱讀、舉辦語文知識競賽等活動。
3.具有美育功能
在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開發利用的過程當中,對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學校本身就是一個絢麗多彩的美好環境,學生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校園當中,在無意間接受著學校環境和人與人之間美好關系的感染,間接地接受審美和人文的教育。
二、高中語文在隱性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難以創造性地開發利用
在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大多注重課內顯性資源的利用,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集中在課本和練習題當中。教師上課模式死板不靈活,預習、朗讀、字詞、語法這一標準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語文課堂逐漸失去興趣。
(二)忽視生活中的隱性資源
教師過于注重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大量的刷題、練題,進而追求成績排名,把語文和學生的生活相分離,造成生活中大量的語文資源浪費。
(三)研究層次淺、難度大
在近期的語文教育中,對于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理論研究尚淺,文章數量不多,而關于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實踐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三、隱性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的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指導語文教育實踐,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方法策略也是教師進行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
(一)創設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環境
1.創設優美文雅的校園文化環境
從學生進入校園開始,學校就是學生進行活動最主要的場所。優良的校園環境是一本絢麗多彩的畫冊,更是一本寓教育無聲的課本。在一個環境優美、優雅閑適、古色古香的校園環境中,學生會不自覺地享受、沉醉其中,自主地制約自身的言行舉止,減少惡習的發生。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心境,古代大量寫景的詩詞歌賦都是作者在面對祖國大好河山、幽靜美景中創作的。李清照面對黃花凋零、北雁南飛的景象時,總會產生一種悲涼蕭瑟的感覺,進而借酒消愁、日漸消瘦。
2.創設整潔多樣的班級文化環境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構成,是學生接受語文教育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隱性資源的關鍵。一個班級干凈整潔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師生的心情,所以在裝飾教室時,在教室的窗臺邊擺上一些賞心悅目綠植盆栽,在墻面上張貼一些書法作品,學生在學習之余可以得到放松,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3.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文化環境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最重要的場所,教師要盡可能地避免枯燥乏味的課堂,減少教師單方面輸出的現象,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作用,在晦澀難懂的部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形象生動而又靈活的講解,例如;在講解《離騷》時,借助多媒體以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現屈原當時的情景,兩千多年前的汨羅江畔,面對亂臣賊子、國破家亡的悲慘處境,屈原悲憤交加卻無力反抗,只能葬身于江河之中,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屈原不畏強權的詩人風骨。
(二)重視有人文素養的精神文化建設
1.舉辦校園活動
高中的學習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學生一味地讀書考試很容易導致學生神經緊繃進而喪失對學習和生活的樂趣。定期舉辦一些課余活動能夠更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緩解課業壓力,積累生活素材,加固班集體的團結性。例如:軍訓、團體操比賽等活動,使每一位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都能夠有展示自己才能的一片天地。
2.設立學習制度
教師為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保持學習的勁頭設立不同的學習制度。這種制度,規定的不是課本內的學習內容,卻能取得正規課堂內所達不到的效果。例如:每日的晨讀,每半月定期開辦一次“語文閱讀交流會”,分享好文好段,交流讀書心得,每學期定期舉辦趣味語文知識競賽,包括“詩詞大會”“有趣的漢字”等比賽項目,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能力水平,還可以通過競賽拓展語文知識面,一起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
3.重視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的綜合素質是體現其教學水平的基本,一個教師是否能夠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取決于其綜合素質。首先,教師作為語文課程的條件性資源,是語文知識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師將課本中難懂的知識重新拆解、再構,把知識點以一種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其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幫助學生消化吸收。其次,教師是語文課程中的素材性資源,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學方法、個性品質等方面在日常的教學中都直接呈現給學生,對學生的學習、做人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的語文素養和個人魅力是不可忽視的語文隱性資源,教師要不斷充實自身,與時俱進,更要注意自身言行舉止,教會學生正確為人的方法。
4.巧創語文課堂活動
教師要創造性學習語文地設置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首先,良好的課堂導入會第一時間激發學生深入學習課文的積極性,課堂導入的設計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結合時事熱點,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接受和學習外界新鮮事物,以便更好地學生的心理接軌。其次,語文課堂的結構要脫離以往的“三步四段”,所有的課程都是老套的分層次結構,總結段落大意,升華主題。年復一年的老套路已經讓學生疲憊不堪。所以,教師對課堂步驟和活動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課堂活動有創意時可以有效地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中來,使學生有興趣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和理解。另外,教師要學會巧設教學問題,關注疑難疑點,促進學生思維的轉換能力和多角度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當教師能夠完美處理好課堂情景和活動的問題時,那么,課堂帶給學生的價值將是無窮的。
(三)建構團結友善的人際關系
1.建立親密友好的師生關系
語文教師對學生身心發展和品德的養成發揮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因此,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有許多學生因為不喜歡自己的任課教師就處處與老師作對,長期以往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狀況。所以,教師在授課的同時也要多多關心學生,在嚴肅的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真心,以便他們更好地專注于學習。
2.建立團結友愛的同學關系
學生是構成班集體的基本要素,一個團結友好的班集體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每一個同學都是班級中獨一無二的個體,這些獨立個體在相互交融中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班集體,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建立團結友愛的同學關系,這是任何知識都替代不了的價值。
對于語文隱性課程的開發和利用,我們應根據一定的科學原則和手段對語文隱性課程資源進行搜集和處理,更好地為廣大語文教育者服務,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語文教育者要學會積極開發語文隱性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使其能夠有計劃、有方向、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教師以及語文教育領域都將是受益無窮的。
參考文獻:
[1]陳力.論語文隱形課程的開發及利用[J].現代語文旬刊,2000.
[2]楊定勝.隱性課程視角下的生活化語文教育[D].云南師范大學,2006.
[3]虞淑娟.語文隱性課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0.
[4]丁峰.語文隱性課程探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
[5]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