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徐進 王峰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下,要想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可以通過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來提高閱讀效果,而在“新經驗語文”的指導下,通過新課程改革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積極進行語文教學,實現加強不同教學方法的有效融合,通過創新策略,培養語文思維和語言能力,更好的提高閱讀可操作性和指導性。
關鍵詞:“新經驗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
引言
整本書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內容,在當前中小學教育過程中,通過全新的課程標準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培養學生閱讀時,要拓寬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通過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在這樣的指導理念下,通過讓學生擁有整體感知的能力。應用整本書閱讀的系統方法指導,來解決學生存在的整體感知問題,更符合我國當前語文教育要求。
1整本書閱讀文本選擇方式分析
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通過在整本書內找到文章中的關鍵點,讓學生掌握閱讀能力。所以教師在選擇文本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語言架構和核心素養的提升,通過特定的歷史、文化以及交際情景構建應用作品,對語言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理解,通過前期和后期的整體把握,加強整本書那歷史文化和相關背景的理解,才能提高閱讀能力。所以,學生在選擇整本書閱讀時,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通過整本書那對文學作品的感知,通過更有情感和形象,體會書中的重點。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文化傳承素養,通過更有理解性、包容性的內容才能夠體現出文化的多樣性,使整本閱讀的指導方向,更加明確系統。
2基于“新經驗語文”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分析手段
2.1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有效觀察封面激發閱讀興趣
對于不同年齡階層的學生來說,對學習的興趣不同,而在第一年級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要遠大于閱讀的數量,對于整本書閱讀來說,難度較大,故事連貫性較強,一些學生很難有耐心對一本書完成閱讀,所以當前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有效地觀察書面,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可以按照當前學生的喜好選擇合適的內容,教師通過文字和圖片兩個層面觀察學生,除了表面外,還需要對作者、出版社、書明等細致的定位和評價,并對寫作背景詳細的分析,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始閱讀前,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封面,并對封面進行聯想,按照封面和題目內容對故事中的細節進行分析,學生通過一本書的閱讀,細致的觀察,通過多方面的內容來滿足當前的學習要求。而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通過切實培養好學生的閱讀習慣,扎實掌握當前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后續的語文的讀寫奠定基礎。
2.2善于運用多維度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當學生在封面中獲得了閱讀核心理念后,可以通過多維度的閱讀方式提高閱讀水平,對于一本書來說具有不同的風格,整本書有的是故事類型、有的是篇章類型,還有一些情節較為有趣的內容,也比較容易吸引學生進行閱讀。所以對于不同閱讀篇目,教師要留給學生不同的時間,讓學生在充足的時間內了解故事內容。如果過于急于求成,教師要積極找到不同故事和題目之間的問題,加強固執內容的全面把握,對于一些適合當前年級的故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同時,教師在教學引導時也要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引導,對選擇多元化的閱讀讀本,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產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才能實現學生閱讀效果的提升。
2.3靈活借助閱讀與記錄結合的方法促進閱讀情感
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要加強閱讀和記錄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閱讀情感的提升。閱讀不僅僅是學生和書本的對話,也是與作者的思想交流,學生在閱讀時很難達到從一而終的保持良好的思維,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出現后續閱讀和前面閱讀發生不連貫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借助閱讀與記錄相結合的形式,對當前書中的寫作模式和形式進行摘抄和仿照,并且對一個階段的閱讀內容進行小結,在一定時期內,教師可以用打卡的形式,讓學生對當前所閱讀的內容進行記錄,通過將閱讀內容整理成閱讀心得,制造閱讀記錄卡來提高閱讀的成就感。學生在閱讀積極促進下,加強閱讀項目的綜合把控,刺激學生進行閱讀,同時去教師也要確定多樣化的閱讀篇目,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出重點問題,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和閱讀能力。
2.4巧妙組織學生分享閱讀收獲形成及時性的反饋
“新經驗語文”下高效的完成一本書的閱讀,必須要加強基礎的奠定,每一項工作任務的完成都不在一朝一夕,當完成整本書閱讀時,也應該通過有效的分享,加強閱讀積極性提升。教師可以靈活地引導學生選擇分享形式,當自己讀完一本書后,可以寫一個閱讀感言在課上進行演講,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推薦這本書,并發送到班級閱讀群里,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下自己閱讀,通過閱讀分享,會能夠讓每個學生接觸的閱讀內容不斷增加。同時,對于一些簡單的內容從表面上看似比較淺顯,但是教師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通過分析加深理解,從背景以及時代年份等對人物事跡進行整理和篩選,奠定閱讀基礎,同時對于同一個人物出現在不同故事中所體現的形象,也要深入解讀,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行綜合培養。
結語
整本書閱讀是當前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在新經驗的教學理念下,必須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結合不同的新課改要求,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可以身臨其境的了解故事的內容,是培養學生審美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所以,當前無論是興趣方面,還是學以致用方面,都需要應用有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一本書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珍. 語文,永遠是“第三等級”么——語文教學中的反思 [J]. 中國高新區. 2017(01)
[2]張冬梅. 語文教學對發展學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意義 [J]. 文學教育(上). 2017(11)
[3] 高俊清. 共生的阻抗因素及破解之道——我對語文共生教學的觀察與思考 [J]. 語文知識. 2018(12)
[4] 何羚杰. 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訓練思維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1(03)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劉徐進(1984.04- ),女,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西南大學文學學士,陜西省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寫作、閱讀。第二作者: 王峰(1981.08- ),男,漢族,陜西省西安市人,陜西省西安市西大附中浐灞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寫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