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玲玲
摘要:本文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特點,以師生為切入點,論述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的切入點以及合理的融入模式的探索,同時提出教師個人的思政意識和素養是促進思政元素融入效果的關鍵。
關鍵詞:思政元素;藝術設計專業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3號文件《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指出藝術教育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和內容,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和外國的優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響;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重要講話》中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要用好課堂這個教育平臺,做好立德樹人工作。
“課程思政”并不等同于思政課,不是思政課的替代,而是與思政元素相融合的專業課,要完成專業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同時潛移默化的傳播優秀的文化、正能量的思想,實現塑造人、培養人、教育人的目的。
一、專業課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能力培養,在思想引領、德育培養方面沒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教育過程中存在重技術實踐,輕思想內涵的現象,而在實際調研中發現,用人單位重視員工的行為習慣、團隊合作能力、責任擔當意識,德才兼備才是最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這僅僅依靠思政課教學是不夠的,只有將思想教育貫穿到各專業課程當中,融入到年輕人生活學習的各方面,才能落實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使命,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課程思政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階段的必修課,對學生思想認識、家國情懷、完善的人格培養起的積極的作用,現階段主要是由思政課程完成這一任務,專業課在思政元素融入中仍顯得較為缺乏。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更重視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效果,從而忽視了學生思想態度、情感上的變化,部分教師總認為思政教育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是輔導員的工作范疇,導致思政內容與專業課的結合中仍停留于形式。
在傳統的教學設計中,不會將思政內容作為專業課教學的組成,從教學大綱的設定到教材的選擇以及教案講稿的撰寫、教學方法的設計都不會把思政教學作為必要的內容;思政課程與專業課屬于完全不同的兩個專業領域,教師平時缺少工作上的溝通交流,專業課教師在思政教學上缺乏經驗;專業課教師在個人素養和思政意識上良莠不齊,在專業課中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內容與專業課深入融合顯得力不從心,想要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難以做到深度融合、潤物無聲。
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學習常常以創作實踐的形式展開,以主題設計進行實踐訓練,與思政元素結合更多的是停留在傳統文化方面,顯得較為單一,很多作品是為比賽而設計、為美觀而設計,形式美的思考較多,文化、精神、情懷的理念思考不足,主題文化內涵的解讀對師生的文化素養都有更多的要求。
三、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的切入點
思政元素與專業課程融合的效果如何,切入點很關鍵,生搬硬套的疊加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影響教學效果。思政元素的融入首先應遵循學生的個體特點,所選擇的元素應是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關的熱點和共鳴點;其次融入的時機也很重要,專業課中并不是所有知識點都適合融入思政元素,要找到恰當的題材,合適的時機才能將思政教育細無聲的融入到專業課教學當中;再次思政教育的融入方式也很重要,在專業課教學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關注點,以正面教育、側面引導等方式與思政教育內容相融合。
在藝術設計專業課程中關注以下幾個切入點,以點帶面,努力做到全方位融合。
1.從教學大綱入手,在教學目標中列入德育內容,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良好思想道德、社會責任心的公民。
2.教案講稿融入思政內容,教案是教學目標的具體實施,教學組織的計劃安排,教案講稿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要體現思政內容。如通過作品設計解讀主題文化,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設計需要讓學生先了解節氣知識,以此感受古人的智慧;通過建黨100周年宣傳作品的設計了解我黨的光輝歷程,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內容,課堂是思政教育的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入與設計主題相關的思政內容,組織學生主動探究、分組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4.在作業練習中融入思政內容,在以 “建黨百年”為主題的短片創作中,學生會主動、積極的探尋我黨光輝歷程、英雄故事,使思政內容更深入透徹的與專業課相融合。
四、結語
課程思政教育是一個很深的研究課題,雖然藝術設計各專業課程有著各自不同的專業要求和特點,但是無論從畫面形式和內涵亦或是主題內容的創新設計都有能夠挖掘和開發的思政內容,需要專業課教師首先提高自身思政意識和個人素養。教師作為思政教育的引領者,對于課程與思政內容結合的方式方法、內容選擇有很大的判斷權,也就是說,思政內容的融入效果與專業教師的個人選擇判斷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專業課教師個人需要有較高的能力和素養,才能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崔廣芹,王英浩. 將課程思政引入工科專業課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科技風,2020(17):47.
[2]楊颋晟. 理想信念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J].文教資料,2019(27):194-196.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
[4]邵杰. 大思政格局視角下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索[J].課程教育與研究,2018(3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