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各大企業不僅需要改革創新工業結構、生產技術等,更需要在財務管理、經濟責任審計、企業發展取向等進行創新研究。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分析基于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實際運行效果面臨的問題,結合實際工作完善審計內容要求等,讓經濟責任審計的價值效果得到完全發揮,為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新經濟;新常態;經濟責任審計
引言:
新常態是一個非常新穎且具有豐富意義的表述,新常態的“新”就是要改變以前傳統的方式,“常態”就是要保持正常穩定的狀態。[1]經濟新常態要求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方式必須有所改革,同時也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這些經濟政策的建立必然會影響其他相關的領域,經濟新常態和社會建設等其他領域相互結合、互相影響,彼此促進發展。主動適應新常態,在新常態下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進行改革創新,是當前企業發展工作的重點任務。
一、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政策形勢
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給予了非常大的關注,尤其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有關部門更是注重經濟責任審計的機制建設,防止出現相關責任問題。在新的社會政治和市場經濟經濟環境下,面對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社會發展形勢,如何更好的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責任審計發展趨勢,現在已經發展工作的重點內容。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時代黨的領導團隊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尤其重視,與此同時,在國家各項會議上,有關部門明確提出了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監督和監管力度,國務院有關部門也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和制度。
二、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運行出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
(一)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任務責任的劃分不夠明確
準確和充分的落實審計工作的責任,才能夠讓企業以及相關部門的審計工作人員做到認真且負責的對待自己的工作,這是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取得高質量、高效率運行效果的重要基礎。雖然我國相關部門有指定關于審計工作要求的各項管理、評價制度,但由于各種項目處于的地位、階層、需求高低并不相同,所以導致審計工作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差異性和合理性,出現了審計工作內容和職責的混亂,讓經濟市場有所風險問題。
(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責任機制不完善、不健全
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對象包括的范圍廣、內容全面,各大工業企業的經濟活動、項目成立都需要進行審計工作。目前階段的工作情況是,企業內部工作機制、配合情況都不太符合要求,審計工作相關人員在工作室也遇到一定程度的阻力。并且,相關部門也沒有制定合適的獎懲機制,審計人員工作資源浪費、工作動力不足。
(三)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方式、方法單一
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執行標準力度和方式方法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突破和改變。但在實際現實的企業中,該項工作所運用的方式方法依舊是老一套,沒有對此進行項目創新和改革,并且支持力度也不夠。
三、基于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的運行效果的可觀之處
(一)堅持科技強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要堅持科技強審,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面對當前經濟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科學技術在各項領域里擁有突出的作用,在當前的審計機關的工作中更是與科技融合應用,深刻結合進審計工作的各個環節。科技強審戰略是基于經濟新常態下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的重要手段,是充分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重要作用的基本保障。為適應新時代審計工作發展需要,2018年3月,經報人民政府批準,某地成立了電子數據審計處,對口審計署電子數據審計司,專門負責審計電子數據的集中采集、整理、存儲管理和綜合分析等工作。[2]
(二)堅持黨史教育與審計工作相結合
黨史學習教育是目前我國正充分展開的教育內容,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緊密結合審計工作實際,以學促知,以知促行,做到知行合一。在學習黨史中,加強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精神建設,對于審計風險、審計能力等進行提高,提高素質、豐富知識技能。黨史教育使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得到有效運行成果,堅持做好審計各方面的工作內容,積極協調各方面的審計數據的支持度和有效性,這對于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任務的完成是十分有效的。運用黨史教育對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進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推動各個有關部門的經濟責任審計政策的充分有效的實施,促進地區的經濟責任審計有效推進,有利于當地經濟產業成上升發展趨勢。
(三)能夠充分運用“三結合”加強對企業的審計監督
“三結合”是結合內部審計結果、結合不同審計方式、結合部門合力監督。[3]“三結合”的提出為我國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有效推進的效果是十分顯著的。在結合內部審計成果方面,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審計成果,在審計工作前的調查過程中,充分掌握了解企業每年的內部審計成果,并且發現各種問題并進行統計,結合企業內部的資源力量,部門的審計人員與內部審計人員充分協調溝通,將審計結果做到充分而有力。在結合不同審計方式方面,審計部門結合各項審計方式,積極利用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成果,將審計工作方式進行提升,有利于審計質量和效率的快速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常態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整體運行已經小有成效,但還不夠對新常態進行充分貫徹理解。不斷調整審計工作的責任機制、執行標準和工作方式,對充分發揮新常態的有效作用都有促進作用。基于新常態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充分調動企業積極發展,有效促進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使當地的經濟成果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徐明容.基于經濟新常態的經濟責任審計探究[J].經濟視野,2020,4期.
[2]王慶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問題研究-國有A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案例研究[J].吉林財經大學,2015.
[3]馬志娟,劉士林.“大審計制“國家經濟監督系統的構建及動力機制探討[J].會計之友,2012,35:56-60.
作者簡介:葉欣 出生年月:1989.10.21 ?性別:女 ?民族:漢族 ?籍貫: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 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中級職稱 ?研究方向: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