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志華
(1 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2 安徽淮北煤電技師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習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三全育人的新局面。這就意味著未來職業院校的方向就是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的新目標。即課程思政,也就意味著各專業的專業課程必須滲透思政內容,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有專業知識目標,也需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與道德教學目標。
會計行業具有特殊的行業性質,會計人員基本上或多或少都需要與金錢打交道。這是由會計的基本特征決定的。因為會計是一門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行各業都有著會計人員的身影,而會計人員的工作成果也直接影響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例如,企業的財務報表直接反映出企業在本年度的經營成果,而作為一個上市公司這個經營成果直接影響到企業股票的價格,這就可能會出現營私舞弊的現象,利用虛假報表來提高股價。
在例如,出納人員直接與現金打交道,如果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很可能會出現不合理的報銷業務。從此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會計人員沒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僅是危害企業自身的利益,同時對社會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就更加要求專業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思政課程的內容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的專業體系。作為會計專業教師通過將思政教育貫穿專業課教學的全過程,才能發揮好課堂教學的教人、育人的功能,才能真正地將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緊密融合到一起,改變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張皮的現象。
通過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看出思政方面的課程主要都開設在第一、第二學期,而在這個期間基本上學生學習的都是公共基礎類的課程,既是開設了專業課程也只是一兩門專業基礎課,而在這個期間,專業課教師把主要的教學精力和教學重點都是放到專業基礎知識的教授和講解中,為了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專業課程的基礎理論,為以后學習專業核心課程打牢結實的地基。專業課教師不會把過多的時間花在學生德育的培養上面。更甚者會錯誤的以為思想教育是思政課教師的工作,專業課教師只要教好專業知識就可以了,完全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從而使得學生所學的思政知識完全代入不到專業學習中。使學生失去了為社會建設發奮圖強的動力。這也就造成了學生在上專業課的時候,提不起興趣,沒有目標,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學習。這樣的后果是學生既沒有學會專業課知識,也沒有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全可以說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摘了芝麻丟了西瓜。
就會計專業來說,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師隸屬于財經商貿類系部,而思政課教師則是負責全校的思政課程的教學工作,他們通常情況下有公共基礎部來進行管理。兩個部門由不同的領導負責,兩類教師也分布在不同的辦公室。這樣就造成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都是根據自己的的需要來進行教學準備,全程沒有任何的交流與溝通。而且通常情況下思政課程的教學實施的是大班教學,很多專業課的學生在一起集中進行思政課程的學習,思政教師不可能針對某一個專業來設置教學內容,并且作為思政教師也不知道每一個專業以后的專業崗位是什么,每一個專業崗位所需的職業道德素養是什么。沒有辦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素養的教育和培養;對于專業教師來說,因為不知道思政教師的授課內容,在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時候遇到有關思政相關的知識往往會認為思政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已經講授過了,故不會在把這部分職業道德知識過多的贅述,只會把有限的時間放到專業理論知識的教授中。因為兩者缺乏溝通,就沒有辦法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效果。
專業課程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根據國家的最新政策和制度,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庫,才能給學生教授能夠適應社會發生的新知識。這就迫使專業課教師在平時的時候要不斷地學習新的專業知識,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這樣就造成他們把大多說時間都放到了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另外教師還有一些教學之外的事情,比如說要面臨職稱評審,這樣就需要他們拿出一部分精力去準備職稱材料。在比如說每一個教師都承擔著教科研的任務,這又需要他們花費精力去進行研究。專業課程教師要將思政融入課堂,就需要他們能夠了解每一個專業知識點點對應的思政元素是什么,還要研究這些思政元素所對應的思政理論是什么。而過多的事情,導致他們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去積累和學習這些思政知識。
由于對思政知識不能夠充分的了解,這就造成在思政教育的過程要么是無從下手,要么是效果不佳。
會計人員需要什么樣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這都是有自身的會計職業崗位來決定的。但是現代社會在飛速發展,不斷有新的文化、新的理論、新的制度產生。
為了適應這些新的事物,就需要不斷地對原有的事物進行調整和改變,這也就是說會計崗位所對應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也不能在一成不變了,它會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不斷地添加新的內容。但在改變的過程中,一些最基本的內容確是不能變動的,比如說會計人員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確是不變的,它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做到誠信、忠誠、合作、協同、融入等精神,要具備持之以恒、遵法守紀的職業態度等。針對這些改變的和不變的內容,專業課教師要通過對會計職業崗位的素質需求的分析,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將其融入到專業理論知識中去。
專業課教師需要將思政知識融入到專業課程中,這要求專業課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首先會計專業課程教師應該有著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其次還需要會計專業課程教師要有這敏銳的思政嗅覺。因為有著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法教學經驗,才能夠知道在專業課教學中哪些專業知識能夠和思政元素相結合,才能夠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來完成思政元素的融入,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把思政內容提出來單獨講解,這樣讓學生產生自己是在上思政課而不是專業課的錯覺。有經驗的教師會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思政完美地融入專業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另外專業教師有著敏銳的思政嗅覺,才能在平時的各種的社會報道中及時的發現能夠與專業課程相聯系的思政內容,給學生提供最新的思政知識。而不會讓教學中的案例過于陳舊。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到要為學生做表率的同時,將思政教育真正的與會計專業知識課程相融合。
進行課程思政需要重新對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在培養目標中加入思政元素。并且要有針對性的調整會計專業的課程標準,凸顯出每一門專業課中的思政教學目標。在進行每門課程的整體設計時加入適應本門課程的思政目標,然后在進行每個任務設計的時加入本次教學內容的課程思政目標。這樣從人才培養方案到課程標準再到整體設計在到每個任務設計中都融入課程思政,層層細化,逐項分級,更有利于思政內容與專業課程完美融合。
修訂會計專業課程標準,將會計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融合。本次以基礎會計為例進行具體設計見表1.

表1 基礎會計“課程思政”教學內容
在課程思政的改革中,將社會上發生的時事熱點、學生自己身邊的故事作為課堂案例進行展示講解,把其中涉及的職業道德內容和專業知識聯系在一起,這樣學生更能夠感同身受,不僅能夠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夠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如講解基礎會計中的成本與收入的內容時引入近幾年盛行的網貸。讓學生明確當成本大于收入的時候會產生虧損,而非法網貸造成的后果就是學生一直要背負債務,永遠都是成本大于收入。這樣學生就能夠及時的理解所學的專業知識,同時也知道要遠離非法網貸。在課后在要求學生結合上課中的案例內容學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有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思政內容的理解和運用。
綜上所述,在今后教育和發展環節中,教師要緊緊抓住課程思政理念,將思政教育理念貫徹到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會計人才。在課程思政視角下,通過課堂理論教學,讓學生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夠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意識,具備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會計職業行為,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會計工作之中,做到“愛崗敬業,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作為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