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旭 竇 丹 黃圓圓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研究
李 旭 竇 丹 黃圓圓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重慶 400065)
以Spencer(1993)的“冰山模型”為理論基礎,結合新時代要求、崗位需求、個人潛在特質和組織環境等多個因素,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針對目前重慶市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現狀,構建科學、合理的新時代教師勝任力結構模型,并提出促進其勝任力提升的路徑與方法,旨在為高校體育人才培養和教師隊伍建設、制定科學合理的選評考核機制、提升教學質量和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實踐依據。
勝任力;體育教師;高校教師;冰山模型
高校教師是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的成長引領著教育的發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中明確指出,全面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點任務之一。2019年教師法修訂的重點內容之一是提門檻,完善教師資格制度,提高教師職業入職學歷和能力標準。可見,強化教師能力,提升教師勝任力是當前教育發展的一大源動力[1]。由于體育課程的特殊性,其勝任特征、評價指標、以及結構模型與普通教師崗位存在差異,通用的教師勝任力結構模型不適用于高校體育教師。而目前關于高校體育教師的勝任力研究極少,因此,建立適合高校體育教師的勝任力結構模型成為迫切要求。
本文以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進行研究。
表1 優秀體育教師各指標頻數百分比情況(%)
題目選項不重要比較不重要重要比較重要非常重要平均值 1.體育理論知識16.1316.1316.1326.61253.282 2.體育專業技術14.5219.3513.7120.9731.453.355 3.技能展示能力12.120.9716.9420.9729.033.339 4.教學方法與手段15.3220.1611.2926.6126.613.29 5.體育教學藝術15.3220.1615.3220.9728.233.266 6.學習進程控制能力19.3514.5211.2926.6128.233.298 7.人際溝通能力16.9419.3514.522524.193.202 8.科研能力13.7123.3911.2923.3928.233.29 9.責任心及耐心15.3217.7410.4829.0327.423.355 10.正直誠實16.1320.1612.123.3928.233.274 11.積極關注與鼓勵11.2923.3912.921.7730.653.71 12.思想與行為引導13.7121.7712.925.8125.813.282 13.尊重他人17.7416.9415.3223.3926.613.242 14.分析性思維12.917.7416.1323.3929.843.395 15.創新性思維14.5218.5516.9425253.274 16.愛崗敬業1520.9714.5224.1928.233.355 17.教育理念15.3218.5512.125.8128.233.331 18.職業道德16.9420.1612.122.5828.233.25 19.團隊協作精神15.3220.1614.5222.5827.423.266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獲取教師勝任力特征詞匯46項,通過專家問卷訪談篩選出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特征指標19項,即體育理論知識、體育專業技術、技能展示能力、教學方法與手段、體育教學藝術、學習進程控制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科研能力、責任心及耐心、正直誠實、積極關注與鼓勵、思想與行為引導、團隊協作精神、職業道德、教育理念、愛崗敬業、尊重他人、創新性思維、分析性思維[2]。采用Likers5等級評定法,抽樣10所高校的124名體育教師和100名普通教師,調查普通體育教師與優秀體育教師勝任力指標頻數(見表1、表2)。
表2 普通體育教師各指標頻數百分比情況(%)
題目選項不重要比較不重要重要比較重要非常重要平均值 1.體育理論知識17141228293.38 2.體育專業技術1723424323.31 3.技能展示能力927930253.35 4.教學方法與手段17132125243.26 5.體育教學藝術1821631243.22 6.學習進程控制能力22131730183.09 7.人際溝通能力2116730263.24 8.科研能力14241622243.18 9.責任心及耐心2019632233.19 10.正直誠實13201231243.33 11.積極關注與鼓勵1819834213.21 12.思想與行為引導17171225293.32 13.尊重他人22151328223.13 14.分析性思維16161832183.2 15.創新性思維16241327203.11 16.愛崗敬業16201027273.29 17.教育理念22171222273.15 18.職業道德17201327233.19 19.團隊協作精神19201518283.16
調查發現,優秀體育教師與普通體育教師在各項指標平均值的差異值約在0.01-0.2之間,平均值差異越小,證明優秀教師和普通教師共同具備此類特征,反之,則其中某一類教師更具備此類指標特征[3]。通過對總體重要性平均值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優秀體育教師重要性平均值高于普通體育教師重要性平均值。
積極關注與鼓勵:優秀體育教師樣本大部分為“5”,共有38個,占比為30.65%。普通教師樣本中有34.00%為“4”。優秀體育教師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普通體育教師,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體育課與文化課的差異性表現在,它是即時表現、即時評價,與學生近距離接觸的課程,老師對學生的關愛不止體現在體育活動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積極關注并鼓勵學生。
創新性思維:優秀組樣本中重要性程度平均值為3.274,普通組樣本中重要性程度平均值為3.11。可見普通體育教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更傾向于墨守成規,善于使用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進行傳授。優秀教師更傾向于根據新時代提出的要求與時俱進,擁有獨樹一幟的創新性的思維,不斷更新自己教學的方法,更新教學的內容,從方方面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責任心及耐心:優秀組樣本中的平均分明顯比普通組樣本的平均分高,優秀組更具有責任心與耐心這方面的特質。優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表現為對崗位及學生負有義務,在教授學生時根據不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不厭其煩地講解。
教育理念分布:優秀組平均分為3.31,普通組平均分為3.15,優秀組比普通組更具備體育教學獨特的教育觀念和教學信念。
分析性思維:優秀組大部分樣本為“5”,普通組大部分為“4”。表明優秀組更注重嚴密的邏輯規則,注重培養通過推理得到符合邏輯結論的思維方式。
學習進程控制能力:優秀組“非常重要5”占比最高為28.23%。普通組選中“非常重要5”的比例為 18%。優秀組的重要性程度高于普通組重要性程度,優秀組體育教師更加注重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適當的管理和控制,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沖突和特殊情況能夠恰當地進行管理。
綜上,優秀組教師更加注重個人深層次的特征,例如:思維、理念、態度等。這與優秀組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技能展示能力:優秀組和普通組的平均分分別為3.34、3.35。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需要一邊講解動作要領,一邊示范動作技術。體育教師不僅僅要做簡單的理論知識傳授者,與此同時,更要做運動技能的傳授者。作為一名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要求教師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具備向他人展示自己運動技能的能力。例如: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運動訓練中、參加體育比賽時等各種場合靈活運用自己的技能展示能力。
教學方法與手段分布:優秀組和普通組的平均分分別為3.29、3.26。兩者平均值差異較小,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需要體育教師們在教學中為達到既定的課程目標,并完成課堂任務,需要采取的各種行為方法的總和。這就為體育教學增加了趣味性,利于調動學生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人際溝通能力:優秀組和普通組樣本中平均分分別為3.202、3.24。優秀教師還是普通教師都認為人際溝通能力比較重要,在學校體育中,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不僅要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還有做好與領導和同事的溝通,只有與對方進行溝通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并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想法。
思想與行為引導:優秀體育教師組樣本中選擇“4”和“5”的比例都為25.81%。達到一半以上認為非常重要,普通組樣本中“4”和“5”也較多,可以得出普通組的體育教師和優秀組體育教師都比較注重思想和行為上的引導。作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除了進行專業技能教學,也要注重課程思政教育。思想引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體育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世界和當前中國發展趨勢,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大環境;其次強化學生主人翁意識和歷史使命擔當意識,能夠樹立遠大抱負并且腳踏實地行事。
體育專業技術:優秀組和普通組樣本中平均分分別為3.355、3.21。作為一名普通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就是體育專業技術,它指教師對體育科目包含內容的了解程度,其中包括應具備的運動項目等級水平,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健美操等。
綜上,優秀教師和普通教師共同具備的特征多是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專業技術、技能展示、人際溝通等。普通教師具備的特征只能滿足日常教學的需要,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就必須發展深層次、潛在的個性特征。
1973年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提出"冰山模型"的概念,將工作人員素質的不同表現形式,劃分為"冰山以上"和"冰山以下"兩個標準。"冰山以上"的標準指外在表現,容易被人們了解、測量的部分,可以通過后天形成,主要包括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冰山以下"的標準即是難以測量和了解的部分,不容易受外界影響,這一標準對人員的行為表現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個人特質和存在動機。
分析普通體育教師與優秀體育教師勝任力指標頻數可以看出: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平均值在某一特征上差距越小,這一勝任特征越容易被發現。優秀教師與普通教師平均值差距越大,這一特征越難被發現[4]。基于"冰山模型"理論,依據平均值差距大小,可以將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劃分為鑒別性勝任力和共有的基準性勝任力,以此建立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結構模型如圖1。

圖1 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示意圖
優秀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在滿足基本教學能力的同時,還要具備高級別鑒別性勝任力。鑒別性勝任力是區分優秀體育教師和普通體育教師的重要依據。無論是教師個人發展,還是師資隊伍建設都要注重鑒別性勝任力[5]。參照普通高校體育教師勝任力模型建立體育教師成長檔案,對體育教師整體的工作現狀進行評估,有助于績效管理的實施,可作為招聘選拔、提升晉級、薪酬設計的參照標準[6]。采取獎懲制度,營造體育教師積極進取的氛圍,驅動體育教師自我成長、不斷提升。
[1]黃揚杰.高校教師勝任力與創業教育績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1):77-83.
[2]金禮舒.基于勝任力理論的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9(24):53-56.
[3]楊甲睿,史基升,張潔.教師的研究勝任力:內涵、結構與職前培養[J].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2019,2(5):135-143.
[4]蔣馨嵐.西部地區本科高校青年教師勝任力的調查與思考[J].重慶高教研究,2019,7(1):47-58.
[5]何齊宗,趙志純.高校教師教學勝任力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8(7):77-79.
[6]趙佳麗.基于教師勝任力的教學評價轉向[J].教學與管理,2017(16):76-79.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Xu, e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China)
李旭(1991-),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體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