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敏
師幼關系如同一碗水,而端著這碗水的,正是幼兒教師。年輕的李老師剛剛工作半年,她特別喜歡班上的妞妞,因為漂亮的妞妞不僅嘴巴甜而且聰明伶俐,經常做老師的“小幫手”。李老師經常將她抱在懷里。時間一久,妞妞儼然成了班里的“小公主”,其他孩子經常告狀說“妞妞搶玩具”。李老師不以為然地把妞妞叫到面前,不問發生什么事情,而是把她抱在懷里和她玩鬧。這種情況時有發生,班里小朋友搶玩具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一天,妞妞想得到一塊圓形積木,一把推倒了壯壯的“城堡”,調皮好動的壯壯也不甘示弱地推了妞妞一下,兩個人都大哭起來。李老師聞聲跑過來,問也不問先把壯壯教育了一番。旁邊的小朋友大聲說:“是妞妞把壯壯的‘城堡推倒了。”李老師看了看兩個孩子,仔細詢問事情的緣由,的確是妞妞推倒了壯壯的“城堡”。但她還是懷著惻隱之心,只是簡單說了一句:“這樣可不行呦,妞妞?!比缓笈牧伺膲褖训募绨?,說:“好了,別哭了,繼續玩去吧?!眽褖涯刈唛_了。
李老師對妞妞無限偏愛,讓妞妞在班里“肆無忌憚”。她忽視了那些安靜、不愛說話,但同樣渴望得到老師愛的幼兒,還有那些為了引起老師注意、常常做出怪異行為的幼兒。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應把握好師幼關系的邊界,不僅僅要愛幼兒,還要教授幼兒為人處事的道理。
師幼關系這碗水不僅影響著幼兒的心靈,還影響著班級風氣和幼兒的行為習慣,甚至會影響幼兒未來的人生走向。身為管理者,我們要細心引導老師“端平這碗水”,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以綱為引,提高教師自身師德修養。首先給予老師充分的學習機會,引領他們研讀《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綱領性文件,領悟其中的理念。通過組織老師參加培訓、觀看視頻、分享優秀案例、研討等,探討今日的教育行為是否合理,對自身行為做進一步改進,了解偏愛行為的不合理性,提高精神境界和職業道德素養。案例中的李老師應根據事件情境,理論聯系實際,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效指導幼兒的行為。
以愛為基,創設和諧的師幼環境。幼幼及人之幼,生生如己所生。愛是教育的源泉,是幼兒的一種迫切心理需要,以愛為基礎的師幼關系,能使幼兒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每學期初,幼兒園需要開展教研活動,用愛心、細心、耐心陪伴幼兒適應幼兒園。幼兒們離開朝夕相處的父母,難免會感到焦慮、擔心和恐慌。老師應當蹲下身子,看著幼兒的眼睛,傾聽他們說話,這樣不僅能給幼兒視覺上的平等,還能給幼兒心靈上的平等。李老師應對妞妞和壯壯抱一抱,詢問事件發生的緣由,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并用無私的愛消除他們的戒備心理,在愛的氛圍中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良行為,建立起師幼溝通的橋梁。
以活動為媒,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其性格、言語、表現各有不同,他們都十分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喜愛。幼兒園可以開展“快樂六一”“粽飄端午”等主題教育活動,給予每個幼兒參與的機會,給他們平等展示的舞臺,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李老師應站在幼兒的視角觀察幼兒、引領幼兒,關注每一個幼兒、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
為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溫暖、關愛、尊重、平等和支持的教育環境,公平愛護所有幼兒,才能讓每個幼兒臉上都開出幸福的花。
責任編輯: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