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平



摘要: 為了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優勢,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限制,提高教學質量,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應用模式進行了研究。以C#程序設計課程在“91速課堂”教學平臺的實踐為例,探索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整合策略,構建涵蓋課前、課中、課后環節的混合式教學新模式。實踐證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變革的需要,促進教學創新,提升人才培養的效率。
關鍵詞: 91速課堂; 線上線下; 混合式教學; 實踐與研究; C#程序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8228(2021)10-103-04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on "91 Suke" platform
Zhang Yuanping
(Dongguan Economic and Trade School,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mode of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is studied. Taking the practice of C# programming course on the "91 Suke" teaching platform as an example,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online teaching and offline teaching to construct a new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vering pre-class, in-class, and after-clas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can meet the need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the new era, promote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91 Suk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C# programming
0 引言
以往,計算機程序設計的課程多采用任務驅動的項目式教學策略,在傳統課堂上存在講授周期長、教學互動欠缺、學生消化知識不及時等不足,如何提高程序設計的教學質量一直以來都是計算機專業重點關注的課題。近年來,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實施,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如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慕課等模式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取得了成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blended teaching)是指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融合在線教學和線下自主學習,使教學活動能突破時空限制,實現多元化教學的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1]。該教學模式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問題為導向、資源為手段”的理念[2],與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高度契合,能兼顧傳統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的開展,有效拓展教學活動空間,使線上學習與自主學習有機結合,從而大大提高學生探索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受教學環境限制,無法拓寬教學容量和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傳統的教學模式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很難使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效地結合起來,因而直接影響到程序設計的教學效果。例如,在C#程序設計教學中,由于程序運行的不確定性,常常使學生在課后留下許多未能解決的問題,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去解決。但是課后自主學習階段一方面缺少集體學習的氛圍。另一方面,教師的跟蹤指導無法得到保證。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無法形成“學習-探索-鞏固”的閉環。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C#程序設計時,只學會“抄代碼,看效果”,缺少深入探索和有效的復習。到了期末有些學生甚至對基礎控件的用法都未掌握,獨立編程就更難了。有數據顯示,普通職業院校中,學完C#程序設計課程后愿意繼續深入學習的學生不到50%,這說明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推動學生進行持續學習和深層次學習。
1.2 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效果欠佳
傳統的程序設計教學模式過于強調教師的講授,只重視知識的單向傳輸,沒有構建以應用為核心的學習共同體,導致學生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沒辦法獲得更多的幫助。很多教學設計流于形式,無論是小組教學,還是一幫一的學習活動,都缺乏一個持續穩定的支撐平臺。因此,傳統的程序設計課堂教師講解枯燥無味,教學氣氛沉悶,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很難形成思維的“碰撞”,于是使程序設計成為一門不太受歡迎的課程。
2 91速課教學平臺的特點與應用模式
2020年新冠疫情下教育部提出“停工不停學”的要求,促使各種在線教育平臺爆發式發展,如91速課、雨課堂、釘釘在線課堂和騰訊課堂等平臺,引領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活動的開展。速課網是國內首個將H5技術引入移動教學領域的移動教學應用工具平臺,致力于幫助教師打造移動線上課堂并建設適合移動端學習的創新型資源,強化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輕松實現資源建設、課前預習、課堂測試、課后復習、點名簽到等教學任務,并結合AI人工智能大數據,實時記錄學生學習行為,為教學教改提供數據分析基礎。在智能手機時代,速課網教學平臺提供了輕便的移動教學解決方案,創建了基于移動信息化的“速課堂”理念[3]。
⑴ 91速課教學平臺以校內課堂電子化、教學活動云端化為特點,提供了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最佳方案,打破了傳統教學“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播模式,讓課堂實時多方互動反饋成為可能。
⑵ 91速課平臺對接微信公眾號,學生無須安裝任何App即可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學習。移動學習以其獨有學習的碎片性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知識的便利,使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掌握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組塊。
⑶ 91速課提供了快捷的“開課”方式,教師只需要關注91速課的公眾號,就可以在網絡上構建班級和開通課程,利用微信的好友關系邀請學生加入到課程的學習。圖1是91速課平臺的教學應用模式。
3 借助91速課平臺整合線上線下教學的策略
3.1 課前信息傳遞,形成教學指引
首先,教師總結近期的教學情況,對學習者進行學情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和存在問題,得出學情報告,作為混合式教學活動開展的指引。然后,根據“以問題為導向,資源為手段”的理念,預設教學中需面對的問題,創建“學習任務單”,同時建立或整理教學資源,為課程的深入開展夯實基礎。91速課支持視頻、課件、文檔、壓縮包等文件的發布。教師可以在前期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收集或整理,形成教學資源庫,在授課需要時有選擇地進行發布。例如,利用91速課網提供的在線課件設計功能,教師可以快速高效地開發出移動應用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生通過91速課微信公眾號獲取學習內容與教學資源后進行自主學習。這一階段是通過傳遞教學信息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指引。
3.2 課中促進吸收內化,線上線下互補
課中階段,教師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適當結合線上教學,但不會把重點放在知識的傳授上,而是在履行控制、管理、幫助和指導教學活動的職責,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4]。具體來說,就是以前置作業的完成情況為起點,及時梳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討論、答疑來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這一階段,通過面授教學,發揮情感教學的優勢,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上教學的缺陷。
3.3 課后鞏固反思,促進教學決策
課后階段,通過91速課的互動模塊和教學分析模塊,再次實現線下到線上的遷移,91速課平臺的討論區和答疑區仍然是學生表達思想、溝通和交流的場所。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后,能幫助學生及時處理學習難點,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知識建構脫節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5]。教師在課后階段繼續發揮教學指導者的作用,通過推送試卷、發起測評等任務進一步保證教學的質量。同時,利用91速課的教學數據分析功能,可以獲取簽到率、作業提交率、測試達標率、學生的綜合積分等信息,豐富教學評價的模式,提高教師教學決策的能力。
綜上,91速課平臺的教學模式覆蓋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節,支持翻轉課堂、協作式學習和線上線下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推動了教學創新。其教學實施流程如圖2所示。
4 基于91速課平臺的C#程序設計教學實踐
4.1 學情分析
⑴ 學習者分析
某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二年級學生,分三二分段班和普通專業班,共有三個班級,其中男生92人,女生28人。學習過HTML和CSS課程,有一定的網頁設計基礎,現正同步學習JavaScript程序設計課程。男生多數喜歡電腦編程知識,女生比較文靜好學,但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生不多。三二分段班的學生由于入學成績相對較高,學風明顯比普通班好,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因材施教。
⑵ 學習內容分析
鍵盤事件是C#程序設計教學中一個實用的知識點,可以在程序運行時響應鍵盤的操作。中職學生比較喜歡編寫有趣的程序,所以教師設計了課題為“鍵盤控制飛機移動”的教學案例,希望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⑶ 教學設備環境分析
為開展線上教學,對學生的網絡學習條件情況進行了調查。經統計,九成學生家里配備了能獨立上網的電腦,智能手機普及率達100%,都安裝了微信軟件,并且全部加入了班級微信群。教師已在91速課平臺建立了班級和開設C#程序設計課程,并通過班級二維碼邀請了所有學生加入了在線班級。
4.2 課前階段
課前階段,教師利用91速課的“推送活動”功能,把教學資源推送到學生手機。學生以“學習任務單”為指引,利用學習資源,通過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完成預習任務。例如,在主題為C#鍵盤事件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前進行了以下的操作。
⑴ 發布公告
課題:鍵盤事件實例——鍵盤控制飛機移動
教學目標:①熟悉C#的基本鍵盤事件;②掌握獲取鍵值的基本方法;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學習任務單:①列舉C#的鍵盤事件名稱,并能描述他們的基本涵義;②能獨立寫出獲取鍵值的語句。
⑵ 推送H5課件“鍵盤事件的應用”
該課件利用91速課網的模板創建,直接推送到學生手機上演示。同時也提供課件的二維碼方便學生掃描瀏覽。
⑶ 發布飛機圖片、演示案例等其他教學資源。
⑷ 推送課前測試。
4.3 課中階段
課中階段實現線上線下教學相滲透。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常規教學活動占主要地位,同時借助91速課平臺開展信息化教學。為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在91速課平臺中邀請了兩位相近課程的教師作為協同教師,負責在平臺中對學生進行指導。線上教學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⑴ 考勤管理。教師可以根據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勤管理。例如授課前教師首先發起簽到,即通過班級微信群發送簽到口令,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進入91速課公眾號執行簽到操作。
⑵ 在線信息化教學。針對鍵盤取值這個知識點,以直播方式進行線上遠程教學,使教學空間擴展到教室之外,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直播回放,反復學習,理解和鞏固相關的知識點。同時,線上教學期間教師通過課件、彈幕、提問、搶答、測試、投票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
⑶ 測試。使用91速課的試卷管理功能創建試卷,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完成組卷后,直接把試卷推送到學生手機端。通過信息化的測試手段快速得到測試結果,提高測評的效率。
⑷ 布置作業。使用91速課布置作業:利用C#的鍵盤事件,獨立或小組合作編寫一個小游戲程序。
4.4 課后階段
⑴ 跟蹤輔導。教師和學生在91速課的討論區開展答疑和交流活動,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對線上教學的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測。
⑵ 作業管理及評價。教師執行作業批閱,查看作業的完成率,分析學生作業的總體表現,在線提醒學生完成作業。
⑶ 效果分析。使用91速課的質量監督功能,獲取班級線上數據。表1是C#程序設計課程實施“91速課堂”后任教班級的數據。由表中數據可知,學生的在線學習參與度是比較高的,基本上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4.5 教學效果反饋
在91速課平臺中發起問卷調查,通過分析反饋結果,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情況,了解實施線上教學后的學情。調查數據反饋(如圖3)顯示,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們普遍接受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方式,這意味著該模式值得進一步繼續深入開展。
5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對傳統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學環境、互動方式、評價體系,甚至繼續教育的模式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91速課堂”的實踐證明,新興的網絡教學平臺為混合式教學活動的實施提供了支撐,同時也為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教學生態。它使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同時也豐富了學生學習的渠道,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開展,最終使教學質量產生質的提升。展望未來,5G高速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概念在教育應用中此起彼伏,醞釀著更深層次的變革,將會為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契機。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郭麗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5:55-57
[2] 張欣.《國際商務(雙語)》混合式金課建設教學設計與實踐[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6:50-54
[3] 91速課網.91速課堂[EB/OL].https://www.91suke.com/intro/microclass.
[4] 王曉艷.混合式教學背景下課程改革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6:59-62
[5] 魏武華,羅雅過,侯敏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20.3:87-89
[6] 王苗.《C#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反思及改進[J].電腦與信息技術,2021.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