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審美教育承擔著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任務。語文作為一門具有審美教育作用的學科,需要充分調動其中的各項教育因素,尤其要利用古詩詞獨特的美學特征,對學生展開良好的審美教育。
關鍵詞:語文古詩詞;審美教學;小學高年級
引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應該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及品德修養的培養,促使其建立起完善的人格。古詩詞作為小學語文當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促使學生掌握更多詩詞文化,還能實現審美教育,即帶領學生感知其中的語言及文化魅力,并學會欣賞,形成個性化的審美觀。而要想通過古詩詞教學使學生審美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就需重點對其中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一、古詩詞中蘊含的美育因素
(一)語言美
一是凝練之美。一般小學階段的一首古詩詞基本都在百字之內,語言整體十分凝練、剪短,但表達的情感卻十分豐富,且具有一定哲理性。二是工整之美。古詩詞都十分講究句式統一,能調動人的感官,進而獲得更多美的體驗。其中最常見的則是對仗手法。
(二)音樂美
一是旋律美。古詩詞在遣詞造句方面都十分講究押韻,同時還要注重平仄結合以及朗誦過程中的抑揚頓挫。二是節奏美。古詩詞基本都是可以配合音樂吟唱的,這是因為其整體節奏十分明朗,在創作時作者也會結合內容與情感對每一個用詞進行仔細斟酌,并對不同音節進行重點組合,形成良好的節奏感,使人在朗誦的時候會產生整齊勻稱的感受。
(三)意境美
一是虛實結合之美?!皩崱笔茄矍爸?,“虛”是作者基于“實”的想象,兩者的充分結合能夠使詩詞在結構方面更加緊湊,形象更為鮮明。二是動靜結合之美。即將動態和靜態融合起來進行意境渲染。古詩詞中最常見的就是給靜態賦予生命,以動襯靜,進而給誦讀者帶來良好的畫面感[1]。三是情景交融之美。即在景物之中寄托情感。
(四)情感美
一是邊塞類。基本以思鄉和愛國為主。二是念友類?;就ㄟ^景物或環境渲染表達對友人、家鄉的思念之情。三是山水類?;疽员磉_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為主,或者托物言志,抒發自己的情懷。
二、審美教學策略
(一)通過字詞講解感受美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可以對詩詞的具體內涵進行充分理解,勢必就能夠對其中的美產生良好認知,為此教師在實際進行講解時,還需要特別注重對其內容的深刻剖析,注重情感表達的展現。比如在對山水類的詩歌進行講解時,通常都需要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因此則需要采用輕松愉快的情感,讓學生從中能夠充分感受到山水田園詩詞的韻律[2]。例如在教授《村晚》這首詩時,其重點是講述村莊傍晚的美景,用詞也都十分恰當和流暢,所以教師在把握整體情感基調時則應歡快一些。如“山銜落日”就極具畫面感,尤其要重點給學生講解“銜”這個字的妙用,通過這樣簡單一個動詞,使原本靜態舒緩的畫面頓時活潑了起來。這樣學生在理解時也會更加容易,極易深入其中與詩人共同感受落日余暉,體悟其中的美?;蛘咴诮淌凇稄能娦小窌r,其中的“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終”字就用的十分巧妙,教師需帶領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理解,感受戰士們誓死不歸的精神。
(二)通過情境再現感知美
對于小學生而言,詩詞是比較為晦澀和陌生的,理解起來也具有一定難度,因此為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必須給學生盡可能創造出適合的情境,引導其在情境中對詩詞內容和意境進行進一步感知,從而深刻體悟其中的美。比如在學習《山居秋暝》時,就可以先為大家介紹該詩詞當中的場景,具體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出情景動畫,營造出一個美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從中感受美的魅力,對畫面意境產生直觀體會,從而更加容易把握詩詞的意境特點,激發審美興趣[3]。如初秋季節天下完微雨,山谷之中格外清新空蕩,竹林洗衣折返回家的少女其嬉笑聲格外響亮動聽,雖然春天的美景讓人難以忘懷,但初秋的景色也依然十分感人。在這樣的情境引導之下,再繼續帶領學生對整篇詩詞進行詳細閱讀,就能保證其實現充分理解和感知,從而對詩詞中表現出來的對于自然的美產生深刻了解和認知。
(三)通過反復吟誦品味美
在實際應用古詩詞開展審美教育時,應該通過反復吟誦的方式,讓學生對其中的語言進行深刻體味,以實現對情感的深入把握與理解。對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則應該及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不要只將重點放在對古詩詞的背誦上,而是要將反復吟詠作為一項核心工作。具體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誦讀方法,讓大家通過個別誦讀、自由誦讀、配樂誦讀以及齊讀等方式迅速把握古詩詞節奏,形成良好的語感,充分體悟到古詩詞的語言韻律之美,并在感受美的過程當中受到良好的美的熏陶[4]。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情感表達的方面去對古詩詞的語言進行推敲,認真對其詞語在情意表達方面的作用和效果進行揣摩,從而明確其中是情感表現的基本方式,掌握語言情感表達技巧。例如比喻則能夠使整體畫面更加生動形象,使原本抽象的東西變得更加具象化;反問則能夠進一步突出情感表現;而對比則能使形象更為鮮明等等。
三、結束語
總之,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其觀察力和感知力都有顯著提升,為此對其加強審美教育十分重要。審美教育需要長期滲透,并與教學科目聯系起來,在語文古詩詞當中,教師應注重對其語言、意境、情感等方面的充分把握,帶領學生挖掘其中的美,形成良好的審美意識與觀念,實現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興紅. 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的課堂審美引導[J]. 語文建設,?2016(36):38-39.
[2]黃綠鮮. 新課標下的中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8(S1):146-148.
[3]張蒙,?王維超. 韻:古詩詞教學之審美追求[J]. 語文建設,?2018,?390(18):21-23.
[4]施麗. 古詩詞教學的審美實踐[J]. 上海教育科研,?2015,?000(008):81-83.
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碩龍中心小學?潘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