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
摘要: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大數據和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優勢日益彰顯。通用技術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有著更為明顯的優勢,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信息技術 通用技術 融合
21世紀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給教育領域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為課程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課程存在很多共性,同樣面臨著教學模式和結構進行轉變的挑戰。相對其他課程,信息技術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優勢更為突出。我們可以借用強大的網絡和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一、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融合的理論依據
(1)行為主義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可以從刺激預測反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手段多樣化的刺激,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巧用信息技術進行量化評價反饋。如通用技術中較難較危險的實驗操作課(如金屬加工),教師可以借助虛擬器材或者讓學生通過視頻觀摩的方式去模仿操作,既生動又安全。
(2)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內部思維的重要性。課前,根據學生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利用信息技術將知識情景化,通俗化、簡單化呈現。遇到困難,鼓勵學生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進行自主探究,調整認知結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者強調讓學生對所學知識主動建構,以學生為核心。備課時重視學生參與度,借助多媒體手段給學生布置一些有趣的任務,或者創設問題情景,將課堂大膽地交給學生;利用信息手段將其他學科與通用技術教學融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強調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以人的發展為本。教師可以利用博客、電子公告等一切可利用的平臺,為學生提供協作學習資源和工具,引導學生在線合作探究。學生學習手段的多元化,實現了以人為本,能更好的挖掘學生的創造力和潛能。
二、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教學內容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技術手段呈現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用技術課程學生不重視,還要好成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實踐證明,信息技術的引入是一條捷徑。動畫、游戲互動、音視頻、在線協作等媒體手段融入到教學內容的呈現上,學生興趣高。例如開學第一課,我們只一再強調通用技術課程的重要性,學生可能會視而不見,我給學生播放了一個“生活小白”身上發生的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視頻,在歡笑之余啟發學生思考,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大家有沒有過類似經歷?再放一些學生熟悉的技術產品的專利費和加工費對比,以及知識型富翁的案例,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等,給了學生很大的震撼,不用多做解釋,學生就能意識到提高自身技術素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在進行“控制的手段極其應用”時,我以《摩登時代》中吃飯機器控制失靈后引發的讓人啼笑皆非的短片導入課題,學生學習激情高漲。再如在講到 “結構的穩定性”時,筆者放了地震中的一段視頻,一邊播放一邊朗讀《我們和你在一起》這首詩,很多學生都被震撼了,充滿了“眾志成城”的心,此時追問“什么樣的結構才算穩定,影響穩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呢?”,一下子把學生的心拉入到了課堂,效果良好。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抽象內容具體化,突破教學難點
課程中有一些技術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抽象,我們不能停留在課本字面的意思上,而是要讓學生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具體化這些抽象內容,加深學生理解。例如《了解流程》的學習中,雖然學生早就已經接觸和用到了流程的基本知識,但是卻未上升到技術的角度上。因此我讓學生結合周一晨會升旗的過程,談動作的特定性、動作之間的連續性以及先后性,引導學生歸納流程的含義。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就輕而易舉地理解了流程。
(三)利用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教師要依托教學大綱,充分對教材進行開發,注重從學生身邊的實例向高科技延伸。例如介紹助聽器的發展史時,筆者拓展了荷蘭研發的眼鏡式助聽器及其近些年的“編碼”助聽器,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極大地引起了學生創造發明的熱潮,大家紛紛設想自己想要發明的助聽器。再如在《技術與設計的關系》中,講到電動剃須刀的設計推動電機微型化發展時,我進一步將電機微型化拓展到血管機器人的應用前景等。在進行汽車碰撞模擬實驗的介紹時,筆者給學生播放了吉利帝豪全球首次公開車對車垂直碰撞試驗的整個過程,不僅讓學生了解到試驗的流程,還對一些細節(如假人是如何被準確控制的,什么時候需要真人進行試驗等)進行了擴展,學生興趣濃,課后還表現的意猶未盡,這對學生內化知識點,突破難點有很大幫助。
(四)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
信息化時代,我們要有效利用學生碎片化的時間,解決課時不夠的問題。比如三視圖在初中學過,高一數學又進行了強化,我們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提供一些動畫演示三視圖的形成原理,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然后輔以線上考練進行強化和鞏固,課堂上只解答疑問。
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內容融合的形式豐富多樣,我們還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也可以線上展示優秀科技創新作品,拋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將發現的問題線上交流、討論,讓通用技術課程真正變成“課堂中的生活,生活中的課堂”,激發學生創造積極性。
教育就是不斷摸索,不斷創造的過程。我們要與時俱進,采取多種手段給通用技術教學注入時代活水,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探究,實現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課程的深層次融合。
參考文獻:
[1]宋秀雙.淺談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教學的整合[J].語數外學習,2013(4)
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槐芽中學?劉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