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二十一世紀,一些先進的技術形式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對社會范圍內各個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機電一體化技術就是時代發展背景下出現的一種先進技術形式,將其引入到智能制造領域能夠解決當前制造領域發展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的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為此,文章結合工業制造發展實際情況,就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智能制造;技術運用
引言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對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研究逐漸加深,尤其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運用。為了促進我國制造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須加強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運用,堅持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創新運用。
1機電一體化技術基本含義
機電一體化技術包括各種機械制造系統技術以及電子信息處理系統技術,同時也包含壓力傳感器、光學傳感器等電子技術,在相關技術的研發應用過程中需要將各類高新技術成果融合在一起,結合開展相應的信息技術研發應用作為目標,對相關技術研發實施的全過程系統進行自動控制和管理優化,提高整個信息技術系統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效率,提高系統正常運行的技術整體管理效率,并在保證高質量運行的同時有效降低系統成本能耗。機電設備一體化技術主要包括系統機身、框架以及各類相關連接基礎設施,在搭建連接設施過程中,運用自身壓力傳感器等設備對系統主要運行物理參數和具體運行系統狀態信息進行自動設定,將這些信號數據轉化為自身可以識別的相關信息。根據各種相關信息傳輸的指令要求,對運動部件進行實時控制,確保系統正常安全穩定運行。機電一體化系統控制技術在相關信息采集傳輸操作過程中,還要根據既定的相關信息及時進行數據的采集、加工、處理、傳輸。實現智能化和一體化的控制系統包括自動計算機、可遠程編輯的微控制器以及邏輯電路等部件組成。將上述部分進行整合管理起來,明確各個功能部分之間的功能分工和合作關系,進而有效提高整個系統的技術運行管理效率,使制造行業不斷發展和創新。
2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運用分析
2.1智能機器人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可以適應較惡劣工作環境,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仿生學技術和信息化技術以及機器人控制技術等,進一步優化企業生產環境,智能化篩選生產信息,同時智能化地判斷信息準確性,高效完成產品生產和管理工作,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智能機器人技術具有較大實用價值,首先,可以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拓展企業利潤空間,完善企業生產鏈。其次,可以使企業生產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實現實際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優化生產流程模式,以解決傳統生產工作中的不足,保障系統運行效率,提高整體生產效率。最后,可以降低安全問題發生率,避免傷害工作人員。因為工業生產環境非常復雜,企業雖加大力度監督生產過程,但是無法完全杜絕生產事故,運用智能機器人技術可以保障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此外,運用技術化手段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是實現制造產業以人為本的生產理念的重要方式。
2.2數字化柔性生產線
在工業生產加工領域引進了比較多的加工設備,從實際運行發展情況來看,這些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處于一種獨立的狀態,不同設備之間的聯系封閉,因而在工業化加工生產過程中會出現信息孤島問題,本來能夠實現自動化的生產加工就此就不得不使用一些人工輔助設備,最終會導致在機械設備生產制造的過程中一些先進設備的使用性能無法有效發揮出來。在工業化生產加工初始設計過程中會充分考慮人工作業操作的方便快捷性,在工業產品生產加工中所遵照的思想理念是流水線設計理念,工業產品生產加工自動化水平不高,特別是對于一些機電設備的配電作業操作都需要依賴人工的方式來完成,生產效率低下,借助基于智能技術的柔性生產技術形式能夠有效發揮出機電設備的自動化生產能力,提高生產效率。在自動化生產線建設管理過程中會應用到機電一體化技術,考慮到產品生產裝配作業是勞動密集工作模式,主要工作任務是對服務于人工操作電子信息的推送、數字化物料的配送、產品生產加工信息的分析整理等,在綜合整理這些信息之后實現裝配工作的模塊化、數字化生產,在工業領域打造出機電一體化生產管理模式。
2.3傳感器技術的運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包括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技術,對我國智能制造業的快速發展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與傳統人工制造相比,智能制造不受勞動能力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制造效率,減少人力資源成本。因此在智能制造中,傳感器技術的運用應充分發揮其精度和靈活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外部信號對機械設備的干擾。在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傳感器也必須依靠無線傳感器,通過高效的信息采集技術將信號傳遞給使用計算機系統的相關技術人員,并利用信息技術對信號進行合理處理。該功能可以實現對整個制造過程的實時監控、合理管理和優化。智能制造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傳感器的穩定性,又能提高傳動的精度和效率。因此,將傳感器技術運用到智能制造過程中,可以有效減少數據傳輸壁壘,優化制造過程,促進智能企業制造業的順利發展。目前,為了提高效率,系統傳感器網絡已在我國大部分機械制造行業得到廣泛運用。
2.4柔性制造系統的應用
柔性制造系統是一種包括數字控制管理系統、信息過程控制管理系統以及各種物料運輸儲運控制系統在內的一種綜合性制造系統,屬于工業自動化制造系統范疇。柔性制造系統在工業智能設備制造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在市場分析統計結果的準確引導下,對加工產品整體生產流程進行整體相應的結構調整與綜合優化,不僅可有效使現有生產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綜合利用,還能有效促進加工企業整體生產管理效益不斷提升。從企業信息系統管理角度來講,該系統不僅可以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自動產生的各項機械數據通過信息系統進行自動整合、處理與數據分析,之后它還會以各種計算機信息技術軟件為信息載體,將各種機械設備按各個層級不同級別進行自動控制。從加工物流配送系統設計方面角度來講,主要特點是在品種多樣化物流運輸以及聯合配送裝置等的輔助下,將各項加工物料物流配送作為實際加工過程任務中的重要組成任務,是系統構成柔性制造系統結構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對柔性制造系統而言,利用該系統進行軟件設計、管理、控制和產品質量監督等工作均可以高效完成。
3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制造模式,使得制造效率與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也是制造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傳感器技術、工業機器人以及專家系統等,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大,建議加強這些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將能夠更大程度解放人力,從而促進我國制造水平的實現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思哲.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發展與應用[J].南方農機,2020,51(24):147+157-158
[2]關娜娜.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實踐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0(12):176-177
[3]張麗娟.智能制造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20(24):195-196
[4]雷藝聰.剖析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智能制造中的應用與實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0(12):175-176
作者簡介:
孟凡永(1989.12.16-)男,漢,河北省廊坊市,全日制專科,助理工程師,機電一體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