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婭妮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尤其是小學,他們正處于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基礎階段。因此在學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且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家校合作進行探討分析小學生出現一些心理障礙后所采取措施為學生提供幫助;同時也指出當前社會,上存在的弊端及影響因素,并對這些原因提出建議對策。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生心理健康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水平和文化素質等方面因素快速發展。家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學校中存在著很多不良風氣,如不注意自身言行舉止;有暴力傾向;在生活上沒有與父母溝通交流等等問題都反映出學生身心健康問題日益嚴重.而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也是目前教育部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如何解決這一社會難題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和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二、家校合作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
2.1家校合作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不足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筆者發現大部分同學都認為學校和家庭是最重要、最有效地橋梁。在與父母溝通交流時遇到問題大多數家長不愿意跟老師進行面談或問卷等形式。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說了話就走過來做決定,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孤獨感;還有部分小學生存在自卑心理而感到委屈的情況下也不能及時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更不會向身邊的親人朋友傾訴心聲或者尋求幫助。在對家校合作進行時,由于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導致教師無法指導學生開展活動。同時也沒有相應地組織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所以家長與老師之間存在著溝通不暢等現象;其次就是家庭因素和社會環境中所出現的一些不好情況影響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狀況及對策研究工作進展。
2.2家校合作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由于學校和家庭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差異,導致他們對家校合作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家長與老師之間缺乏溝通。有些教師認為自己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或伙伴;有一些人覺得學生不愛學習才會影響到學校學習成績、甚至造成心理疾病等這些現象都表明了家長和班主任對兩者關系不夠重視而出現矛盾沖突時雙方間缺少交流互動;其次,家庭教育在教學上也面臨著挑戰性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個長期性,不可能完全得到解決,而應該從家庭,教師以及社會三方面來考慮。
三、家校合作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策略
3.1樹立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在學校,教師和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首先,應充分認識到家校合作對學生心理健
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主要、也非常關鍵性因素。因此作為父母應該重視起家庭與幼兒園之間關系是否友好和諧;其次就是班主任老師要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并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情況以及學習狀況等問題,同時學校還要定期組織教師和家長進行互動交流以促進師生間的溝通交流。
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不能因為家庭原因就放任自流,應以身作則。作為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具備良好道德素質、行為習慣。首先是要端正自己對家校合作認識上的錯誤態度;其次在平時生活中多與班主任溝通交流;最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參加一些有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等方面相關活動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增強他們自身心理素養水平,以促進小學生身心發展。
3.2營造良好的環境
學校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活動環境,給家長和學生提供一些有益于健康發展的信息。比如,在進行“校園食堂”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等方式了解孩子們對食堂飯點是否滿意。學校也應該定期組織教師與家長一起開展關于家校合作方面有關教育問題.上交流會或舉辦講座讓老師及時掌握最新消息;還可利用網絡平臺如微信微博發布相關新聞和資料來吸引學生關注此類網站。環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非常重要作用,良好的.生活習性,舒適溫馨氛圍等都能讓小學生感受到家校合作帶來愉悅、溫暖。學校應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營造一個適合孩子們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
3.3加強學校教育,促進學生參與
家庭對孩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在小學生時期,父母往往會忽視或者直接忽略了子女。所以說教師應該重視和加強與家長之間關系建設學校要多開展一些關于家校合作方面活動來增進師生間感情交流、增加彼此溝通了解以及促進相互理解;其次就是組織豐富有趣多樣且具有教育意義教學形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讓學生參加各種主題班集體比賽,如“爸爸去哪兒”等。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是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因此要加強家校合作來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首先應該讓家長和孩子參與進來;其次教師需要定期對學生進行思想、知識等方面指導與監督工作;再次老師可以組織活動并開展相應講座以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以及教學水平等等.系列措施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校教育更好地實施,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家校合作關系。
四、總結與展望
學校與家長的合作,通過家校合作,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首先要在教師方面進行引導。父母是孩子最熟悉和了解社會環境、接觸最多的話題之一;其次要對老師有耐心輔導:第一點就是班主任對家庭教育工作非常重視;第二點是家長主動配合學校開展活動或向老師請教問題等方式來提高自身素質,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交流。
參考文獻:
[1]孟令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探討.魅力中國.2015.
[2]曹俊紅.家校合作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文學教育.2019.
注:本文為2021年度平涼市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送你一米陽光”家校協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立項號:【2021】PLG491)重要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