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公
干大事、創大業、建大功,是否借助大城市、大地方、大平臺更有利,也許是;但作為與時俱進的共產黨人和政府官員的沈濟賢卻在面積僅 723 平方千米、人口約 70 萬的縣級市—— 桐鄉市, 集公共關系的思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這“三者”于一身,自覺運用公共關系的原理、職能和方法,積極發揮公共關系的優勢,干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為桐鄉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公共關系特有的貢獻,其用事實證明:只要目標明確、帶領團隊,有想法、有辦法、肯干事、有擔當,小地方可以有大作為,照樣能干出大事業、產生大影響。這就是沈濟賢向世人、向公關界揭示的“大小”辯證之道。
提起桐鄉,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濮院羊毛衫市場。而濮院鎮因市而生、因市而興,被譽為“中國市場名鎮”“中國毛衫第一市”“全國百佳產業集群”等,其銷售占整個中國羊毛衫市場銷量的70%,與一個人分不開,他就是沈濟賢。
沈濟賢擔任濮院鎮黨委書記、濮院羊毛衫市場管委會主任期間,即積極運用公共關系理論指導實踐、自覺務實開展公關活動。他親自策劃并組織舉辦每年一屆的“中國 · 濮院毛針織服裝國際博覽會”,邀約國內外同行云集濮院共商發展大計,大大提升了濮院毛衫在國內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同時,他善于以危機公關原理為“武器”,面對危機處驚不變,一次次消除危機、化危為機。當市場受到假冒偽劣產品沖擊、市場形象受到嚴重威脅之際,他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將其引導到創建“品牌市場、誠信市場、生態市場、平安市場”上去,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市場質量監管、鼓勵企業創牌,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市場健康發展與提升,使壞事變成了好事。當更大危機、挑戰來臨之際,他鎮定自若,主動出擊,積極公關。
2004年正值全國大力削減開發區之時,當時濮院毛衫園區僅是縣級工業園區,而桐鄉已有一定規模的經濟開發區,正值濮院園區面臨關閉的緊急危急關頭,他先后跑省發改委、國家發改委、國家紡織工業協會,向政府有關部門宣傳溝通,說明濮院毛衫園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濮院毛衫園區不僅沒有被砍掉,反而晉升為省級工業園區,從而不僅保住了市場,而且還為濮院作為我國紡織服裝時尚產業名鎮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必不可少的良好基礎。
沈濟賢創建并擔任桐鄉市首任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后,盡管崗位、職務幾經變化,但他一直都認真負責處于良好的“公關人”狀態,想公關、謀公關、傳公關、做公關、用公關。
人們不會忘記,沈濟賢作為公關協會會長和統戰部長的雙重身份,成功運用公共關系原理進行社會治理創新的探索。他積極組織送公關知識下基層、到農村進企業,實施相關培訓;他親自進行公關專題調研;他親自登臺宣講公共關系對社會治理的作用;他還親自撰寫了《充分認識公共關系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學好公共關系服務社會管理》等系列文章。當他接到某鎮一企業老板和員工的糾紛因未及時處理,而可能上升為民族宗教矛盾之際,沈濟賢親自出馬、沉著冷靜,以高超的公關協調藝術,成功化解了這一矛盾糾紛,保住了一方平安。人們不會忘記,沈濟賢積極推動公共關系的社會實踐:領導組織“大學生走讀桐鄉”,爭取“全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大賽總決賽”在桐鄉舉辦,舉辦“助推中國女鞋名鎮科學發展”、“助推旅游大市建設”等一系列公共關系活動等。
沈濟賢作為兩屆浙江省公共關系協會的領導成員,對全省公共關系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