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推進恩施利川大水井紅色旅游發展

2021-10-27 20:20:22
公關世界 2021年17期

歷史是繼往開來的借鑒,文化傳承是民族興旺的關鍵,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聚焦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文旅產業融合等重大問題,弘揚學術、傳承文明,創建“紅色旅游基地”,融合創新恩施利川文化與文旅產業,打造國內領先的省級紅色優勢旅游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紅色文化傳承創新、挖掘紅色文化特色資源,推進利川大水井創建世界級文化旅游景區和知名的紅色文化旅游綜合體。重點接軌紅色旅游,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大水井的紅色文化歷史底蘊。

一、恩施在抗日戰爭中起的作用

1937 年 7 月 7 日抗日戰爭爆發,1938 年 10 月,武漢淪陷,國民黨湖北省政府西遷恩施。省內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機構同時遷到恩施境內,湖北省政制機構與駐地主要設土橋壩。八年抗戰,以嚴立三、石瑛、張難先等為代表,時稱“賢人政府”的省政府主要領導,立足于恩施,致力于“新湖北計劃”,發展經濟、培植民力,支撐著湖北的抗日全局。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和加強對恩施地區抗日統一戰線的領導,先后派出雍文濤、何功偉等10余名干部到恩施建立組織,發展力量,廣泛聯系各階層人士,組織各種形式的抗日救亡運動。隨著中共組織宣傳影響的增強,中共黨員隊伍不斷擴大,時有黨員 1900 多名,成為恩施地區領導抗日救亡的中堅力量。

1940年6月,陳誠受命到恩施組織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部,并出任司令長官兼湖北省主席。戰區轄 4 省 81 縣,兵力 30 余萬人,擔任正面戰區防御作戰任務。對日作戰達 10 次,特別是“鄂西會戰”,被譽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小小的恩施山城成為湖北省戰時省會、六戰區指揮中心,長達 7 年之久。 恩施人民為了奪取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恩施地區征兵 10 萬余人,出征民夫 61 萬余人,征集民工110 萬人次。這段時間,恩施山城與恩施人民承載了難以承載之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恩施有戰時省會這段歷史,從而也加深了其歷史底蘊。

二、抗戰期間大水井李氏族人和川東游擊隊(劉孟伉)的聯系

劉孟伉(1894—1969),名貞健,字孟伉,別號藝叟,云陽人。集革命家、藝術家與學者于一身。為 20 世紀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之一。劉孟伉5歲喪母,他先入私塾開蒙,后隨其長兄劉貞安學習經史、書法、詩詞、篆刻等。劉孟伉天資聰穎,在6歲到 16 歲,學習《十三經》,書法則以北魏《鄭文公碑》和顏真卿、歐陽通楷書為主。 從 16 歲到 26 歲,攻讀古文,朝訂暮考,條分縷析,書法則擴展到對甲骨、金文及 秦漢碑刻的廣涉博取。

1927 年投筆從戎,他參加了劉伯承同志領導的“瀘順起義”,并經劉伯承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與劉帥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瀘州起義失敗后,劉孟伉先生回到家鄉,從事地下革命工作。他在云陽、開縣、萬縣等地興學校、辦教育,也曾開設字畫裝裱店,兼鬻文、賣字、刻印。1939 年,他和當地的地下革命工作者在萬縣創辦了國華中學,自任校董。因從事革命宣傳活動,該校被國民黨當局查封,劉孟伉則回云陽鄉下學習、研究、傳授書法、篆刻諸藝事。1947 年末,劉孟伉出任川東游擊縱隊七南支隊政委兼司令員。

劉孟伉的劉氏家族與大水井李氏家族是世代開親,興公之曾孫勝秋公任李氏家族第四代族長。勝秋夫人劉氏為四川云陽縣清水鄉斑竹臺劉孟伉先生的姐姐。

茂公曾孫勝崗公,號瑞卿,生于公元1899年,行四,家住原奉節縣大水井洋沱壩。不幸英年早逝,年僅二十九歲。勝崗夫人劉季卿,世居云陽縣清水塘冉家溝,系劉孟伉的姐姐。1948 年舊歷6月24日半夜,設在土祥的國民黨軍“七曜山剿匪司令部”的官兵,將洋沱壩李勝崗家團團圍住(另還有李汶舟、李元州兩家)。凌晨,官兵破門而入,聲稱捉拿劉孟伉,未見其人,便將劉季卿進行拷問,也未得結果,于是將劉季卿和李汶舟、李元州三人押回土祥指揮部。劉孟伉兩天前來過一次,坐不久就離開了,他的夫人曾在李家躲了半年之久,也在前不久轉移了。后經不少周折,才得到“給錢放人”的結果。

中共地下黨萬縣特支,萬縣縣委、萬縣中心縣委委員劉孟伉分管奉節南岸統戰工作。劉孟伉利用與李家的姻親關系開展統戰工作。劉孟伉的統戰工作及李蓋五女兒李琴風寄回的家信促使李蓋五認清形勢,站穩立場。李蓋五常利用工作之便保護并掩護劉孟伉等地下黨。

發公支下的先翥,字鴻勛,生于 1923 年,成都大學外語系畢業,1948 年,參加了劉孟伉的青年軍,隨劉孟航一起工作,于 1950 年參加抗美援朝,戰功累累。

1953 年與同班同學劉建華結婚,劉建華是劉孟伉的妹妹。 解放后,劉孟伉歷任川東行署副秘書長,四川省政協第一、第二、第三屆常委,四川省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1952 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后升為館長。

三、李蓋五與大水井和平解放,后成為土改工作隊副組長

民國三十七年,中共川東游擊隊齊南支隊在齊岳山一帶開展武裝斗爭。國民黨齊岳山清剿指揮部,四處懸賞緝拿齊南支隊司令劉孟伉及游擊隊員。民國三十八年農歷六月,奉節縣新任縣長屈敬修致函李蓋五,密令協助捉拿在龍門鄉境內潛伏的劉孟伉。李蓋五知道劉孟伉隱蔽在龍頭山保長劉貞康家中,暗中給劉透信,劉孟伉化裝從大水井轉移到柏楊壩,后又轉移到利川縣城、毛壩等地隱蔽。1949年 11月下旬,劉孟伉與中共利川縣委取得聯系,請求駐利川解放軍派出高德峰連隊,與齊南支隊會合解放柏楊壩后,李蓋五以開明紳士身份支持解放軍取道大水井解放奉節吐祥。12 月,奉節全境解放,柏楊區副區長李金斗住大水井,當地土匪乘黑夜偷襲,李金斗退進李氏宗祠,土匪包圍祠堂欲擒李金斗,李蓋五站在祠堂墻上叱退土匪,李金斗安全脫險。

1950 年 4 月奉節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李蓋五以民主人士身份作為特邀代表參加會議,并被選為第一屆第二屆奉節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副主任, 第三至第五屆奉節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特邀代表,直到去世。

四、大水井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值得繼續推崇和發揚的紅色文化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水井位于鄂之西、川之東,地靈人杰。大水井李氏宗祠位于梁王山羅漢坡,北對齊岳山,南依寒池嶺,東仰尖刀觀,西鄰九龍關,四至皆險,四周俱美。群山環抱,地勢險要,崇山峻嶺,氣勢磅礡,層巒疊嶂,風景如畫。大水井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是長江中下游現存規模最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極高的古建筑群。整個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亮清莊園和李蓋五宅院等三部分組成,占地總面積 2 萬余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2 萬余平方米。

今之大水井在地方政府的重視下,在有識之士的推介下,于 1992 年大水井古建筑群(李氏宗祠、李亮清莊園、高仰臺李蓋五莊園)申報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功。2001 年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功。這是利川的一塊金字招牌。文物的價值在于其自身的不可復制性、唯一性。大水井古建筑群是清道光年間至民國年間莊園建筑實體,凡第一次到大水井參觀的人,無不為之驚嘆。

大水井李氏家族是大水井古建筑群的創造者,謹從人文角度談談“八大莊園由來”。

明清兩朝,大水井屬龍潭安撫司下屬支羅峒的轄地。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 朝廷實行“改土歸流”,改土司制為流官制。據《四川通志》:“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據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統計,經歷過大規模戰事的四川省僅余人口 9 萬余人,康熙七年(1668 年),四川巡撫張德地向康熙帝上了一道奏折:“要重振四川天府之國美名,惟有招徠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朝廷正式頒布《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下令從湖廣大舉向四川移民,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征稅。并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在清廷的政策鼓勵下,整個康熙年間(1662—1722年),來自湖廣的移民達 155 萬人。雍正年間(1723—1735 年),四川限制人口流入。但到了乾隆、嘉慶年間(1736— 1820 年),朝廷再次放開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 420 萬人。 湖廣填四川從康熙朝始,一直延續到了乾隆朝后期。

由于移民劇烈猛增,后來的移民已經錯過了早期通過“插占”即可大量占有, 或廉價購買土地的黃金時機。到了乾隆時期,整個四川的土地已經是“開墾殆遍, 幾于野無曠土了”。無奈之下,他們只得靠著幫人做傭工,或者租田佃種方式謀生。

大水井李氏始祖光輝公,世居湖南巴陵(今岳陽),育五子:龍、虎、鳳、 凰、顯。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光輝公遣龍、虎二公入川,虎公不幸病故于湖北長陽,龍公返回岳陽,帶上鳳公再度入川,叔父光極先于川之奉節南岸大水井租地耕種,乾隆三十年乙酉秋九月,龍鳳倆兄弟循著叔叔光極所走的路線而來到了大水井,當年大水井屬四川夔州府奉節縣都里九甲,“乾隆三十一年丙戌,龍公齊春班為人力田,鳳公幫極公牧牛,倆兄弟佃黃大海乾田口荒邱一幅,茅屋三間,煮酒畜豚熬糖兌谷,日耕夜作,從不懈怠。”

龍鳳二公于1776—1795年間育有八子,分別是龍公四子:德、澤、盛、茂;鳳公四子:興、發、芳、述。龍鳳二公重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幸得名士陶稚明秀才相助,始得八子七秀才之美譽,五文(德、盛、興、發、述)兩武(澤、芳)。茂公雖入庠,亦為太學生。八子個個聰明能干,均為李氏后來發家致富及培養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

嘉慶十三年(1808年),發公受總督舉薦,任陜西雞鳴縣縣令。此地民有冤情,慘死數十人。發公去后,化服私訪查明冤情,后為民平反昭雪,法懲罪魁,驚動四野。聞奏朝廷,皇恩欲賜,怎奈原薦之人,賴其功而奪其名,以重金相賜,讓發公隱其名。發公見此官場腐朽,遂攜銀還鄉,經理家事。此后,發公為李氏一家主持人,將攜回之銀兩,置田莊五百多石課。后經發公精心策劃,妥善經營,家資年增,逐漸擴壯李氏家業。至道光初年,擁有近兩千石課,創興八大住宅。又于嘉慶十七年,遵龍鳳二公之遺囑,主持邀八姓巴陵人主建巴陵祠于洋沱壩右山,又名學士廟,這是李氏家族第一個族產,主要用于供奉大學士李勣以及用作小學學堂,后為“魁山書屋”,民國年間名為“龍門小學”。

嘉慶中期至道光初年(1821年)李家開始大興土木,先后啟動八大莊園和祠堂建設。八大莊園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完工,祠堂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完 工。德公之孫鑒遠公,書法有名,曾于宗祠留“忍耐”二字,迄今尚存。以祠堂為象征的大水井李氏宗族,川東一帶遐邇聞名。

李祖盛,字占春,號登墀。嘉慶三年戊辰入武庠。道光初,由秀才提為稟生,欽賜縣令兩任。道光五年,祖盛公告假病還鄉于大水井,緬懷父與叔之德、嬸母哺乳之恩,公常嘆慨:生不及養,必豐于祭,而缺其祠,殷殷然則思創造焉。于道光丙戌年(1826年),發盛二公量忖其家資,謀終其志,李氏宗祠奠基于大水井,李祖盛到峨眉山,路過文殊院,命人按文殊院結構用高粱秸扎成模型,返鄉后遍請四川能工巧匠和梁平雙桂堂穿坊斗式木構架的木師,繪設圖樣,按模型施工,在羅漢坡建造李氏宗祠。造型生動,工藝精湛,盛公主管全局,澤、述、茂三公監修,永常公監工,十年苦斗,宅基初成。此地系魁山二公在世時,購置于陳氏所售,并非坊間傳言之黃氏墳宅。

李氏宗祠打地基就花了15年功夫,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落成,宗祠磚木結構,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120米,南北寬90米,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占地面積(含圍墻)10000余平方米。主體三進四廂,前廳、祖堂、后寢三重主要建筑,由北向南依次排列;東、西兩側各建有一組“四水歸池”的廂房。建有大殿3個、廂房4排、天井6個,講禮堂1個,共有房屋69間。三大殿均寬17米,進深10.5米,四 廂房中分別設有講禮堂、倉庫、銀庫、財房、族長住房及客房等。大山門兩旁的屏形墻面用特意燒制的琉璃塑畫磚砌成,頂上為門樓式垛墻,彩瓷拼嵌的“十八學士登 瀛州”、“洛陽橋”故事畫在垛墻上熠熠生輝,正中匾書“李氏宗祠”,左右山門上分別題有“居之安”、“平為福”字樣。前修保坎,高8.8米,長90余米。欄墻上有放禮炮長方形孔眼24個。咸豐元年,依山勢修筑城墻總長500多米,高8米,厚3米,梯石均為整塊巨石,重達千斤以上,最重者達5000多斤。墻上依次布設槍炮孔108個,嚴密封鎖 著祠堂外所有通道,城墻四角原有炮樓。東西側分別開“承恩門”和“望華門”供出入。祠堂西側有口水井,族長李蓋五于民國十九年(1930年)修建圍墻,將水井與宗祠連為一體,大水井因此得名。

龍鳳二公沒多少文化,李氏第一代過的是男耕女織的生活。龍鳳二公在自己有生之年奮發進取,到大水井后,前十年為傭,后二十年為人之尊,第二代八子七秀才,教育改變了命運,通過科舉,有了功名便可以做官,第三代四代更是興旺發達人才輩出,道光年間李永堃考中進士,光緒年間李濬遠、李緒遠考中舉人,李紹遠官鄂三十年,晉通奉大夫、三品道員;任知縣者有李祖發、李祖盛、李緒遠、李勝椿、李勝楠、李勝權;民國間李孟洋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惟耕惟讀,育人為本”, 是大水井李氏家訓。據考證,在廢黜科舉之前,李氏計有進士一名、舉人二名、稟生一名、秀才五十二名。

永堃(發公之子)字載庵,號培厚。貢生,后中進士,敕封徵仁郎,晉封文林郎。少承庭訓,善書,初學柳公極,后喜懷仁圣教序,為學使何紹其(1799—1873)所拔賞,因從受筆法,得古人回腕余勢,故書名益播。書法文章都冠絕一時。嘗任貴州縣令,因受豪門陷害,賠銀500兩,方得回鄉。晚歲得通判不欲仕,徜徉泉石以終(《益州書畫錄》)。任李氏宗族二代副族長。

永蔚(茂公之子)字玉田,后補同知銜。十八歲時,推任為李氏宗族二代族長。 咸豐元年,堃蔚二公接任族長,繼修宗祠未完之工程,增砌四面高壁圍墻,祠內陳設具道,扁額、門楹聯精作四十余副,族規、族訓、家規、家約、遏欲文、勸孝文諸多精湛之作,標志族氏之旺、文史之興。二公于龍橋豎立“魁山二公入川故里”碑, 堃公三次復修余母墓,迄今尚存洋沱壩。更建有兩地書院,影響深遠:一擴巴陵祠為學士廟,曰“魁山書屋”,供本族子弟啟蒙,后亦收外姓子弟就讀。本族子弟概由宗祠提供糧食補貼,每年小學生五石、中學生兩石,大學生則提供求學基金、聘良師以從。歷經幾代族長,培育數輩人才。二建柏楊壩峨麓書院,層次彌高,雖為四姓聯辦,惟李氏宗祠出資兩佰石為巨。間有不愿出資者訴之公堂,終賴堃蔚二公精謀 以成。書院高薪聘得何進臣、金榕樹、李植厚諸才子從教,享譽一方。

永蔚公子睿遠,字小田,光緒丙子科考取北闈詹試府秀才,少年成智,詩詠絕 妙,很受器重,曾遺學士廟一副長聯曰:

學問莫他求告諸生兩句真言馬帳虛心董幃矢志

文章無定價遏知已一經品題江花入夢竇桂騰芳

鮑超與大水井李家有很深的淵源。據說李小田的父親李永蔚與鮑超是結拜弟兄。鮑超入行伍前流落奉節街頭,以撿煤渣、打短工為生。一次鮑超正在李永蔚親戚家磨石凳,李永蔚來親戚家玩,兩人相識。李永蔚與鮑超年齡相當,有共同語言,常去幫鮑超磨石凳,送東西給鮑超吃。一來二去,兩人很投機,于是結拜為弟兄。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鮑超請假回奉節葬母。派親兵從大水井接出李永蔚,兩人相認。后兩家常有來往,李小田從小就在鮑家玩耍。光緒十年鮑超告病還鄉。鮑蘭舫、李小田等陪同游覽白帝城、賞八陣圖,“流連久之”,李小田撰寫對聯,鮑蘭舫等評品修改。鮑超興起,寫下了“巫山峽鎖全川水,白帝城排八陣圖”這副對聯。

李睿遠善行商,并發揮其能,開辦鐵廠、鹽廠兼運鹽,一舉致富。后擴置田莊,洋沱壩造建優美花屋一棟。公文才兼備,傳授于后,嗣四子,皆行于讀與商。其長子勝泌,字孟洋,清末舉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自費留學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醫學,六年中結識社會名人無數。并一度參加了同盟會,聽過孫中山先生演講,結識秋瑾、熊克武、馬宗漢等革命志士,參加東京留學生舉行的“戊戌六君子 ”殉難紀念會,在日本留學6年,于1908年回國。

李孟洋歸國時篋中有一幅一尺七八寸寬、二丈長的白綾書畫長卷,上面署名的詩文,有當時留學生的,有日本人的,有朝鮮和在哈爾濱擊斃日本伊藤博文的安重根的……長卷第一首詩是革命烈士秋瑾寫的古風《上野公園觀劇》,蒼茫雄健,議論縱橫,乃秋瑾詩歌的一貫風格。李孟洋之孫李漫記得中間幾句是:

地球面積為舞臺,無色民族各一派。

太素元素作帷幕,精神腦力為器械。

斗志斗慧斗新奇,雕篆狡獪眾稱快。

或和或戰或悲歡,意態分明演百般。

但知日日登場好,哪曉天公冷眼看。

此詩不見于《秋瑾集》,當為秋瑾軼詩,極有價值。

著名浙江志士馬宗漢也在上面留下詩文,可惜這幅長卷毀于20世紀50年代,令人遺憾。

李孟洋交友廣泛,且與川東眾多名士、名門望族有親戚關系。李孟洋的岳父是萬縣舉人譚以大(即譚直方),著名教育家,曾任夔州府中學堂監督(校長),大膽改革,廣納人才,當時的校舍、設備、師資堪稱全川之冠。李孟洋的妹夫為成圣作(1891-1944)奉節新碼頭入,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曾參加同盟會,1919 年任四川省高等審判廳廳長。由于留學日本,當時經李孟洋推薦,州府中學堂聘日本人豐田太少郎和扈成為洋教習。豐田少太郎在中國生活30余年,講得一口流利的漢語,其書法以魏碑方筆佐以行草,極有特色。李孟洋與豐田友善,但“九一八” 事件以后,李孟洋痛恨日本,兒孫想從他那學習日語,他即嚴歷呵斥。

李孟洋留學回歸之日,正是國家動蕩之時。李孟洋一位云南好友,正在密謀革命,因他在日本曾參加過同盟會,于是到云南幫助這位好友,歷經艱險,幾乎喪命。辛亥革命后,他的好友為云南軍閱唐繼堯所疾,被逼出云南,李孟洋失去依靠, 只得回到家鄉。

幾年后,李孟洋在日本結識的好友熊克武在四川任督軍,上任不久就到大水井李孟洋家中造訪,贈李一幅廉溪別墅楹聯:“訪君喜獲隆中對,覓句還思塞上吟。”在熊克武的力邀下,李孟洋出任四川省第一屆議員,任熊克武的特邀顧問。由于時局動蕩,政治腐敗,李孟洋很快就急流勇退,棄官歸隱。回鄉后詩書自娛,曾四處收集珍本善本。

李孟洋從日本回國時,與駱成驤同船,相談回家后各建一座“奇書閣”,駱成驤贈李孟洋“奇書閣”楹聯一副。夔州府中學堂禮聘的洋教習日本人豐田,嘗到李孟洋廉溪別墅做客,參觀奇書閣后留下楹聯一副:“地非宏景二三層杰閣;櫥有中西百萬卷奇書。”李孟洋的藏書得益于鮑蘭舫贈送,李家與鮑家是世交,鮑蘭舫與李小田是結拜弟兄,聽說孟洋愛藏書,贈送百余擔珍藏的古籍,其中宋版書百余部,蘇軾、黃庭堅的書畫作品等多幅。孟洋得之后,遂將奇書閣改名“秘書閣”。而鮑蘭舫贈送給李孟洋的珍貴書籍就是鮑超轉戰南北,多年積存下來的。

李孟洋著有《扶桑求學記》《嬰育學》《廉溪詩鈔》《廉溪雜議》等。曾參與修萬州志。鼎革前夕,曾編修族譜,費心費力,寫了數年,于民國三十八年(1949 年)草稿將定,書未問世,于炬火焚之。

大水井李氏家族是湖廣填四川移民中的一分子,耕讀傳家,通過科舉,改變了命運。辦學士廟、建書院,其辦學理念簡潔、勤奮、宏大,“學生是國家未來”也是其校訓;辦學宗旨開始是針對李家,后來針對社會;“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大水井文化底蘊本不淺,有許多私塾,比如龍河壩、上丈溝都有私塾,而整個龍門小學在當地是名符其實的新學,它是一種表現出“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新學新風氣。龍門小學還有童子軍,在肖義德老師的“訓育”之下很火,龍門小學的童子軍大隊曾多次去柏楊壩、梅子關交流會操,成績很好,名氣斐然。抗戰時期產生了一首龍門小學校歌:“龍門春色燦爛,龍門景物鮮妍,龍崗郁秀,龍溪回環,學校何巍然。地靈產英賢,奇志文理兼研。新青年,意志堅,愿大家努力, 韶華如龍飛升青云端。前途無限,莫虛度少年,莫虛度少年。”這首歌,是洋沱壩李同鈞先生作詞,肖義德老師譜曲,學生們天天早晚歌唱。

李氏祠堂與學士廟已介紹。再講講李亮清莊園,盛公早年中秀才,后補為廩生,入四川總督府任繕寫員,旋薦舉為貴州知縣,因為人正直而辭歸。盛公有二子, 永綏、永延,俱秀才無仕。綏公早逝,有賢內牟氏夫人撐其家,居孀育子成大器,蒙皇恩旌表貞節坊。

綏公長子紹遠公年輕時從軍,曾在川、黔、甘三省提督周達武的帳下當幕僚。在與太平軍作戰中屢立戰功,平亂后出任荊州府候補同知直隸州(見《奉節縣志》),后擢升正三品道臺,晉通奉大夫。光緒二十五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委任知州李紹遠、副將吳元凱等承修省城之北武青堤,后任武漢“百貨厘金總辦”。此職是一大肥缺,前兩任“厘金總辦”皆因貪污被殺。公審時度勢,上任年余即辭官返鄉,平安回到大水井,以積蓄置田1200多石課,并修建興隆口水田灣莊園。園內設有演武場,莊外建跑馬場,馬道壩因跑馬場而得名。公官鄂三十余年,春風得意,生前有兩子一女,皆死于非命。遂過繼其弟少鴻之子華卿為嗣。民國四年(1915年)紹遠病逝,其家產為少鴻繼承。李亮清系少鴻公長子,繼承了父親手中的家財,隨之擁有出租土地四千多畝,兼掌管著云陽鹽井、奉節綢緞鋪等生意,從而大興土木修建李亮清莊園。

李亮清莊園與八大莊園不同時代。八大莊園建于清嘉慶至道光年間,是李氏第二代祖字輩人手里開創的基業;亮清莊園建于民國十三年至民國二十八年,凡十五年,是李氏第四代勝字輩人手里所創造。李亮清莊園,中西合璧,土漢兼容,氣度不凡。朝門門楣上“青蓮美蔭”四字據說是李少鴻在襄陽做官時請一位名人所書。其前廊西洋式卷拱,方形立柱,雕鑿精美,堆塑華麗。歐式柱廊的柱頭部分選白菜造型,寓意清白,格調自見;兩邊廂房則為吊腳樓,西廂兩層,東廂三層,底層有馬廄。走馬轉角樓的樓梯沿天井回旋,逐臺升高,憑欄可觀整座大院。小姐樓、繡花樓的構件精巧別致,一柱六梁、一柱九梁獨具匠心。建莊園的掌墨師傅是當地有名的黃開益師傅,在李家主持了幾十年修建,李文郎母親的貞節牌坊也是由黃開益師傅掌墨。

李氏宗詞及李亮清莊園與龍橋河刑場等,豐厚的人文景觀與雄奇的自然景觀,構成大水井系列文化景觀,它不僅是李氏家族的傳奇故事,亦是巴山蜀水間歷代鄉紳的成長史。在經歷了改朝換代的歷史洪流的沖擊之后,大水井古建筑群依然佇立于崇山俊嶺之間,它濃縮了漢土苗建筑之精華,成為了鄂西歷史的一部分。

大水井李氏家族值得繼續推從和發揚的精神和文化,茲列舉如下:

1.蓽路藍縷的開拓進取精神

2.誠信守諾的感恩回報精神

3.族產辦學的尊師重教精神

4.回岳陽修祖墳、道光年間建魁山堂,立族規家訓,2017 年修《李氏宗譜》, 敦親睦鄰,敬宗收族,弘揚傳統文化,自律自強精神。

李亮清莊園、李蓋五莊園、李氏宗祠隸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 年成功申報為國家 AAAA 級景區。

歷史是繼往開來的借鑒,文化傳承是民族興旺的關鍵,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聚焦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文旅產業融合等重大問題,弘揚學術、傳承文明,創建“紅色旅游基地”,融合創新恩施利川文化與文旅產業,打造國內領先的省級紅色優勢旅游群。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紅色文化傳承創新、挖掘紅色文化特色資源,推進利川大水井創建世界級文化旅游景區和國際知名的紅色文化旅游綜合體。這即是發展方向,也是現實目標任務。我們有義務,有信心做好本職工作,重點接軌紅色旅游,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大水井的歷史底蘊:

1. 從《利川市志》《奉節縣志》《云陽縣志》及其三地檔案館和黨史辦,收 集相關資料。

2.從劉孟伉家族的《劉氏宗譜》和大水井《李氏宗譜》里尋找共產黨人的活 動軌跡。

3.邀請專家做大水井專題訪談,譚宗派、李君鑒、田赤、野夫、李宗族等人,集思廣益。

參考文獻:

[1]李漫著《大水井李氏軼事》.

[2]李宗族李倫主編《李氏宗譜》.香港歷史文化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

注:本文為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21年度“中國調查”項目。

(湖北省公共關系協會黨支部供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香蕉伊思人视频| www精品久久|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a| 一级在线毛片|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77美色|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丝袜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成肉网| 在线观看的黄网| 99re视频在线| 91亚洲精品第一|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午夜免费小视频|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不卡网亚洲无码| 成年人国产视频|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成人午夜天|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欧洲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在线亚洲小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在线色国产|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9cao视频精品| 国产综合欧美|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免费一级毛片完整版在线看|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国内毛片视频|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毛片不卡|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看国产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性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