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瀾
摘要:隨著高校黨建對于推進學校文化建設,以及實現高職院校育人目標所起的關鍵作用。本文通過基于支部黨建引領學校文化建設的探析,闡述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黨建工作是引領思想的旗幟,從幾個途徑開展闡述:引領學校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設;引領制度文化建設;引領團隊文化建設;引領行為文化建設;引領優秀文化建設。黨建為學校文化建設創造積極氛圍,深挖學校文化內涵,彰顯核心價值,增加學生文化認同感,開辟學校文化新天地。
關鍵詞:黨建,學校,文化,引領
一、前言
學校發展過程中,黨建工作和文化建設一直是相輔相成的,學校文化是院校高效發展的緊要一環,學校文化是高校所有物質成果、精神思想連同行為方式的總和,它凝集了師生的思想,顯示學校的形象。黨建工作引領學校文化建設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與保障。
二、黨建引領精神文化建設
學校文化是持續積累而形成的,精神文化是各種意識形態的集合,是學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黨支部把加強學校文化建設作為支部的有效承載體與著力點從而開展建設。高職教育以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己任,學校文化建設可以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專業課程標準制定、課程建設、課程說課等專業內涵設計時,從頂層角度考慮,首先要植入精神文化教育,注重思想教育,全方位融入學校文化內容。學校文化建設,首先要重視精神文化建設,包括學校的德育觀、學校領導的管理觀、教師的教育觀與職業觀、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支部建設引領學校文化建設,著力培養既可以迎合智能設計領域有文化的急需人才,推進人才培養示范建設,目前的高職教育非常需要加快具有文化底蘊的設計人才培養創新。同時被全體在校認可的具有標志性、深刻意義的校園精神奉為制度,并體現這種精神氛圍的活動形式,是思想觀念價值的行為準則。黨建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很大且意義深遠,蘊含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學習形式、交流手段。學校以傳統繼承與發揚的國家、民族文化特色為己任,開展黨建對學校精神文化的作用意義重大。
三、黨建引領制度文化建設
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在實踐精神文化過程中所形成的組織構架、校紀校規、規章制度及管理方法的總和。黨支部要有明確的實施措施,積極探索學校制度文化建設的路徑,明確了解什么是應該做的,規范和保證,推動教師身心感悟,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工作。制度是標準,也是行動指南,學校的制度就是行動標準,教師在各個環節中應該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大家群策群力,工作富有成效。高校黨建文化是屬于黨的基層組織,黨支部作為其中之一開展建設學校文化。黨建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建設是指我黨長期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中培育形成的思想、價值觀而后形成制度規范。黨建文化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先進性,制度的進步性具有中樞核心作用;第二,它具有嚴謹的科學性。黨建文化中的制度建設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基礎上的文化制度,同時又符合了中國歷史規律與發展軌跡。第三是實踐性。黨建文化中的制度建設是在實踐中形成的,要求用于實際并經受檢驗,制度文化建設是與時俱進地發展的。第四是指引性也充分體現出來,黨建文化中的制度建設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實踐性充分給予了它在文化建設中必然對學校文化具有指導的作用。高校師生作為高校的學校文化主體,先進科學的制度文化在教育與教學、科學與研究、社會實習與服務等實踐中所繼承并創造,以反映師生共同信念、信仰和追求。通過高校黨建工作的制度文化建設,真正保證校園文化的科學性、先進性與實踐性。
四、黨建引領團隊文化建設
建立以黨小組為單位的教學團隊,在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國際化建設、學生實訓實踐教育中,黨員教師為骨干,新老師資配合教學,先行先試;黨員教師為工作室的領銜人,做好表率和模范;帶領群眾教師,凝聚在專業團隊周圍,積極進取努力拼搏。黨建引領的教師團隊建設可以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樹立明確目標:為黨育人、為國培養人;建立學校優秀的教師團隊不但可以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大大提升學校辦學水平與質量;教師黨員必須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教師團隊建設可以使專業建設更上一層樓,通過集體備課、集體做項目、科研課題研究、參加團隊組織活動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團隊充滿活力;教師團隊建設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營造和諧穩定的工作環境,確保學校文化建設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做到高校基層黨建“一支部一品牌”的創新實踐,為學校文化建設提供良好氛圍。
五、黨建引領行為文化建設
黨建引領行為文化是具體實施路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倡導教師黨員努力成為優秀的好老師,在行為上能做出榜樣表率,教學中能深入專業文化內涵,能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培養具有“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優秀學生、時代新人,培養振興中華,具有愛國情懷,傳承中華優秀文明技能的人才。一個黨員一面旗,黨員教師帶頭為工作室的領銜人、實訓室的負責人,實驗室的責任人,在工作中做好表率和模范;帶領群眾教師,凝聚在專業團隊周圍,積極進取努力拼搏,用行動來說明。黨建對校園文化的行為文化起引領作用,圍繞“立德樹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能全面發展的優質人才。教師黨員作為傳承者,必須樹立現代德育理念,注重自己的行為,以尊重和信任理解為強大精神力量,以師為范,用行動去影響學生,所以要用這種傳統文化來影響校園文化,使它起到引導引領作用,形成巨大的推動力。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優良的促進作用,她有著獨特的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審美情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的各領域及各方面,引導學生做到行為上的明大德、守公德,積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思想行動自發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之中。把立德樹人體現到專業學科、教育教學、教材建設、課程設計、管理體系等教學建設各個方面。立德樹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讓專業學科、教育教學、教材建設、課程設計、管理體系都環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才能取得實際成效。
六、黨建引領優秀文化建設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自然變化、環境遷徙、經濟發展等因素作用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積累,是有著獨特的思維構架、知識體系、價值觀和行為的綜合性審美情趣。從其傳承的角度而言,優秀傳統文化是在生產生活過程中不斷發揚,傳承下來的。它對社會的影響無處不在,那么對現代校園文化更是產生了積極推進作用,使整個校園文化生態不斷朝積極方向轉化。支部黨員教師,在各自教學崗位上,以“三全育人”體現課程思政的要義,做到課程教學與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愛國熱情;課堂教學與學生價值觀培養相結合,建立學生人生價值觀;專業教學與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職業道德操守;課程教學與學生社會公德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社會公德,優秀文化始終貫穿在所有的課程教學始末。黨建建設引領學校文化建設中的優秀文化融入教學是需要進行課程合理設計與安排的,教育學生文化自信,提升綜合素養,豐富精彩的授課內容和言傳身教的課程。弘揚我國優秀文化非遺項目,傳播經典國貨品牌、經典中國文化傳播,推進愛國主義教育。通過知識傳授,學校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建立健康的目標追求;通過價值引領,引導學生構建核心的價值觀、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支部黨員教師,引導學生把傳統文化、工匠精神、敬業精神、創新創意與專業知識學習相結合,提高激發學生關注、熱愛專業和學習熱情,探索創新課程思政實踐活動的教育教法,以繼承和傳承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為核心理念,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積極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設計的結合,通過設計作品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傳承及發揚特色文化。
建設引領高職學校文化研究作為起點,始終以黨建為引領,全局統籌推進,探索教育教學等工作,黨建為學校文化建設創造積極氛圍,彰顯核心價值,將學校文化核心理念有效貫穿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也是黨建引領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盧楊,張攀.新時代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力提升探索[J].科教文匯,2019(36).
[2] 王哲男,謝勝利,周郭許.新時代下高校創新團隊 推動"黨建—科研—育人"協同發展模式的探索[J].決策探索,2020(16).
[3] 郭茜. 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內涵與提升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9(02).
(作者簡介: 金 瀾,碩士學位,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