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寶娣
第一次模擬定點著陸、第一次沖索試驗、第一次駕機觸艦……航母艦載機試飛過程中幾乎所有的“第一次”,都由他來完成;他被中央軍委授予“航母戰(zhàn)斗機英雄試飛員”榮譽稱號,他就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基地司令員戴明盟,見證并引領著中國海軍進入航母新時代。
戴明盟出生于重慶市江津區(qū)石門鎮(zhèn),父親是重慶嘉陵機械廠工人,母親是石門鎮(zhèn)糧油站職員。小時候,戴明盟特別向往軍營,每當看到飛機從天空中飛過,他總是好奇地仰望。
1990年8月3日是戴明盟19 歲生日,這天,他如愿以償接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二基礎飛行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光榮地成為一名飛行學員。
由于在學院期間成績優(yōu)異、表現突出,戴明盟1994年9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海軍“??招埴棃F”。這是一支戰(zhàn)功卓著的英雄部隊,戴明盟一心夢想成為團里的“王牌”飛行員。但剛加入“雄鷹團”不久,他在一次常規(guī)飛行訓練中就遇到了飛機故障。

戴明盟
那天,戴明盟像往常一樣,按照規(guī)定動作操作,飛機起飛十分順利。十幾分鐘后,飛機突然連續(xù)發(fā)出兩聲巨大爆響。地面上塔臺工作人員也發(fā)現了他駕駛的飛機出現故障,當機立斷發(fā)出立即跳傘的緊急指令。
接到跳傘命令后,戴明盟發(fā)現地面情況十分復雜,當時飛機正好從機場和煉油廠之間飛過。如果此時棄機跳傘,將造成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不能馬上跳傘,再堅持一會!”戴明盟命令自己。
飛過煉油廠和機場,飛機上的火勢越來越猛,但戴明盟穩(wěn)住心緒,穩(wěn)穩(wěn)地操縱著隨時可能爆炸的飛機,一直開到一大片農田的上空,才決定跳傘。這時,飛機離地高度僅剩500余米。戴明盟跳傘成功,倒在農田里,他的果敢和勇氣,最大程度保住了地面群眾和重要設施的安全。
憑借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全面的飛行技能,戴明盟逐漸在“??招埴棃F”脫穎而出。當海軍決定挑選一批精英飛行員組成艦載戰(zhàn)斗機試飛團隊時,戴明盟被列為最佳人選之一。
當時,被譽為“飛鯊”的殲-15 戰(zhàn)斗機還沒有定型,戴明盟加入試飛團隊,參與戰(zhàn)斗機的設計和改裝。試飛團隊承擔了艦載機第一次模擬定點著陸、第一次沖索試驗、第一次駕機觸艦等。他用教科書式的完美操作,完成了一系列超高難度任務,真正做到了“零米、零秒、零誤差”,受到上級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要駕駛艦載戰(zhàn)斗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完成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兩項艱巨任務。航母飛行甲板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4.5 英畝”,飛行員從空中看航母小得像一張郵票。時速200 余公里的飛機,必須精確地降落在航母甲板的四條阻攔索之間,有效寬度不到陸地跑道的十分之一。
當天上午9 時,戴明盟進入艦載戰(zhàn)斗機座艙,收到起飛助理的放飛手勢后,駕駛戰(zhàn)機在艦首14度仰角處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順利起飛。戴明盟在完成著艦環(huán)境判斷后,果斷加入著艦航線,對準跑道,精準地放下尾鉤,靜心調整好姿態(tài)。9:07時,艦載戰(zhàn)斗機呼嘯而來,精準鉤住第二道阻攔索,一道嶄新的著陸胎痕“刻”在航母飛行甲板上。瞬間,掌聲雷動,響徹“遼寧號”上空,現場指揮員沖過去,一把抱住剛下飛機的戴明盟,興奮之情無以言表。
戴明盟作為中國實現航母攔阻著艦第一人,他深知航母要真正形成戰(zhàn)斗力,必須培養(yǎng)出一批成熟的艦載機飛行員。培養(yǎng)艦載機飛行員,風險高、周期長、成本大,這又是一個全新的探索過程。
2013年,艦載航空兵部隊正式組建,戴明盟擔任主管戰(zhàn)斗機訓練的副隊長,參與培養(yǎng)第一批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由于艦載航空兵部隊剛剛成立,艦載機組訓練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為了盡快探索形成一套艦載機飛行員培養(yǎng)模式,白天他帶領學員摸爬滾打,晚上總結經驗編寫教材。從理論改裝到模擬飛行,從制訂組訓流程到編寫訓練大綱,戴明盟帶領團隊一點點摸索。
半年后,戴明盟帶領團隊完成了飛行員編隊、海上超低空飛行、殲-15 特技等課目訓練,大大縮短了艦載機飛行員培養(yǎng)訓練周期。2014年8月27日,中央軍委授予戴明盟“航母戰(zhàn)斗機英雄試飛員”榮譽稱號。
2014年年底,我國自主培養(yǎng)的首批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成功完成艦上起降并通過航母資質認證,實現由試飛模式向培訓模式的重大轉變,同步形成了艦載直升機搜救、警戒引導及相關專業(yè)人員的培訓能力,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培養(yǎng)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的國家。
2020年11月6日,站在“遼寧號”上,戴明盟看著首批從高中招收的飛行學員駕駛殲-15 艦載機成功著艦,心中無比欣慰。這群年輕人創(chuàng)造了人民海軍單批認證人數最多、平均年齡最小、飛行時間最少、認證周期最短的歷史性突破。
如今,除了試飛工作,戴明盟還在繼續(xù)給新任飛行員授課。在他的指導下,一批新的艦載戰(zhàn)斗機飛行員正在快速成長。戴明盟說:“探路,是為了鋪路,要讓后面的人踩著我們的腳印,走得更穩(wěn)更快。”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