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琪云
特邀嘉賓:
呂小鵬 省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夏正芳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何 平 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江蘇省公路條例〉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為了更好地宣傳貫徹決定,本刊特邀幾位參與決定制定的嘉賓為您做全方面的解讀。
問:我省早在2000年就制定出臺了《江蘇省公路條例》,對推進我省公路事業的發展,適應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需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次條例修正的背景是什么?請介紹一下為什么要進行此次修正?
何平:隨著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上位法的施行、交通運輸改革的推進,以及交通運輸領域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需要對原條例進行調整完善。一是適應《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上位法要求。如原條例第十條有關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等建筑群與公路用地最小間距的規定,與《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不完全一致,亟需優化修改,與上位法更好地銜接。二是適應我省交通運輸改革的需要。目前,我省交通運輸領域省和市縣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已出臺,省級、市級層面已完成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和綜合執法改革,縣級改革也正在加快推進。公路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需要結合改革的需要和江蘇實際,對原條例確定的公路管理體制、管理主體等進行重新調整。三是解決我省公路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如:公路超限超載違法行為難以得到有效根治,非法改裝、拼裝車輛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百噸王”時有發生。
問:此次修正主要對條例作出哪些調整?

呂小鵬:原《江蘇省公路條例》自2000年實施以來,有力促進了我省公路事業發展,對百姓出行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次修改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我省交通運輸領域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省和市縣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際等,進一步調整、明確公路有關管理職責。二是在路政管理這一章中,根據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對公路建筑控制區外一定距離控制新建公共場所的相關規定進行修改;增加要求縣級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開展平交道口安全治理,對交通事故多發的平交道口,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善標志、標線,設置信號燈、示警樁、減速裝置等設施,必要時予以改造或者關閉;增加應對重大疫情在公路上設置檢查站點的內容,對因實施交通衛生檢疫、動物疫病控制,確需在公路上設置臨時交通衛生檢疫站、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作出規定。三是增設“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管理”專章,突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綜合治理、源頭控制、科技治超和信用監管,切實保障公路安全。同時,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增加規定“禁止在公路兩側違規占用耕地建設綠化帶”,防止公路兩側過度綠化,浪費耕地。
問: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對保障公路安全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源頭治超是治超的關鍵,控制不住源頭,僅靠路面執法,無法從根本上治理公路違法超限超載,請問條例對加強源頭治超有哪些規定?
夏正芳:源頭治超是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的關鍵。這次條例修正,全面總結了我省已有的成功做法,并借鑒兄弟省市的立法經驗,著重在三個方面對源頭治超作了系統性制度設計。一是在車輛管理源頭方面,條例規定,工業和信息化、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對車輛生產、銷售、改裝、維修企業和貨運車輛、拖拉機實施監督檢查,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行業標準車輛和非法改裝、拼裝車輛等違法行為。二是在貨物裝載源頭管理方面,條例明確貨物裝載源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車輛裝載配載安全管理制度,掌握承運車輛核定載質量,按照規定裝載配載貨物,如實登記車輛證件信息、計重、開票、簽發貨運運單。貨運車輛駕駛人應當隨車攜帶貨運運單。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確定本行政區域重點貨物裝載源頭單位名錄。重點貨物裝載源頭單位應當安裝稱重監控設施,確保正常使用,并向相關監管部門實時傳輸稱重監控記錄。三是在法律責任設定方面,條例規定對貨物裝載源頭單位未按照規定裝載配載貨物,或者未如實登記車輛證件信息、計重、開票、簽發貨運運單的,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重點貨物裝載源頭單位未安裝稱重監控設施或者未確保正常使用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問:除了源頭治超,條例在加強科技治超方面還規定了哪些具體舉措?
夏正芳:科技治超是在抓好源頭治超基礎上,實現路面治超改革的一項重要創新,對于解決傳統完全依靠“人海戰術”、治超成本過高、治超效率偏低等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條例主要作了三個方面規定:一是對設置超限超載檢測監控設施進行了全面規定。條例明確,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劃建設固定超限檢測站點、設置動態檢測監控設施;公路收費站、公路渡口應當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范安裝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檢測監控設施;重點貨物裝載源頭單位應當安裝稱重監控設施。以此構建完善的超限超載檢測監控網絡。二是對貨運車輛通過動態檢測監控區域的行為進行了規范。隨著動態檢測監控設施的建設和完善,貨運車輛通過各種手段規避、逃避檢測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條例要求,貨運車輛行經超限超載動態檢測監控區域時,應當按照交通標志、標線行駛,不得采取多車輛并排、首尾緊隨等方式逃避檢測,并設置相應的法律責任。三是對超限超載檢測監控設施的應用進行了明確。條例明確對動態檢測監控設施記錄的超限超載事實和檢測確定的質量、外廓尺寸等,經查證屬實,可以作為處理的依據。同時,為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條例明確,用于超限超載檢測的設備應當依法定期進行檢定;啟用動態檢測監控設施應當提前十五日向社會公告,并在來車方向至少二百米處設置提示標志;對貨運車輛進行超限超載檢測,不得收取費用。
問:超限運輸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牽頭、部門協作、區域聯動、綜合治理,請問條例對此有哪些具體規定?

何平:系統治理非常重要,在條例修正過程中,我們對此作了反復研究,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規定:一是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方面。條例第五十四條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交通運輸、公安、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農業農村、應急、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完善治理超限超載運輸工作機制,加強超限超載運輸的源頭管理、綜合治理,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二是在區域聯動方面。根據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活躍,交通聯系緊密的實際,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應當根據省際公路路網的實際情況,加強與長三角區域以及其他相鄰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安機關的協調,建立聯動治理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工作機制,統籌布局超限超載檢測站點,加強執法信息共享。三是在信用治超方面。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公安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信用管理制度,依法對相關單位和個人實施信用管理。
問: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路的入口檢查起到了很大作用,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后,如何處理好疫情防控與公路通行的關系,這次條例修正作了哪些規定?
夏正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交通運輸部門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這次條例修正,常委會組成人員就如何處理好疫情防控與公路通行的關系,也提出了修改建議。對此,針對因實施交通衛生檢疫、動物疫病控制,確需在公路上設置臨時交通衛生檢疫站、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規定的程序,報有決定權的人民政府批準。此外還明確,臨時交通衛生檢疫站、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設置和運行,應當在滿足衛生檢疫、動物疫病控制需要的同時,減少對公路通行的影響。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應當配合做好相關工作。新增的這些規定,目的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采取緊急措施時有法可依,實現最大限度地控制相關傳染病的傳播、擴散,同時降低對公路通行的影響。
問:修正后的條例已于8 月1 日起施行,對貫徹實施條例有什么要求?
呂小鵬:條例的修正為推動我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特別是對于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而言,增設專章予以調整,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當前,要著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法規學習宣傳,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包括報紙、網站、新媒體等進行全方位宣傳和解讀,加深社會各界對條例的知曉和理解,增強相關市場主體對條例的執行和運用能力;此外,各級執法機關要帶頭進行學習和培訓,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和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二是抓緊制定配套政策,要認真對照條例修正內容,全面梳理現行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根據我省實際和有關行業特點制定或者修訂相應的實施細則,確保行政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三是創新執法監管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加快推進公路治超信息化平臺建設,促進路警協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省聯合治超工作機制,完善超限超載運輸治理信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