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幼兒年齡較小,尚未具備完善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幼兒園教育階段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語言的培養,不僅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作用,也會影響幼兒的智力發育與行為選擇。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將游戲運用到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能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本文簡要闡述了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現狀,分析了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優化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當前,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多以繪本故事、看圖講話、兒歌等形式開展。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過程中,多數幼兒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在這種情況下,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優勢無從發揮,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教師的預期,幼兒的學習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
(一)對游戲化的認知存在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幼兒教師都能意識到游戲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價值,但效果卻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游戲的認知存在局限性。一方面,教師沒有把游戲放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導致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內容失去了其獨特性。另一方面,教師仍然將游戲當作語言教學的調味劑,認為其主要作用是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而不是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將游戲貫穿于整個語言教學活動中,而不是借助游戲調整幼兒的學習狀態。
(二)語言教學活動趨向程序化
游戲化的語言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細致地安排各個環節,并針對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訂解決方案。教師還要設計與語言教學活動相符合的游戲內容和環節,從而全面、系統地把握教學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游戲環節與語言教學內容不相符的情況,難以實現游戲化語言教學活動的價值。同時,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工作的展開也逐漸趨向程序化。如教師在語言教學的導入環節,固定選用謎語游戲;在課堂探究環節,組織幼兒一起合作游戲;在總結環節,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這種近乎程序化的游戲教學設計,嚴重削弱了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魅力,容易讓教師教學陷入被動。
(三)教師的干預性較強
幼兒的價值觀念、規則意識還處于初步構建階段,他們性格活潑,自我管理意識較差。為了保障幼兒語言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會管控幼兒的行為,要求幼兒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不過,教師要把握好度,要始終將幼兒置于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
(一)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游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還原游戲的本質,充分發揮游戲化教學活動的價值。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減少對幼兒的干預,避免出現要求幼兒怎樣做、有意引導幼兒向教學任務靠近的行為,要把自己當成幼兒游戲的旁觀者、參與者和引導者。
例如,在設計故事《三只蝴蝶》的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將故事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教師講述,另一部分讓幼兒自主理解感悟。在幼兒理解感悟的環節,教師可以組織幼兒演繹小蝴蝶和小花朵,讓幼兒通過講述和表演的方式體會三只蝴蝶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情感。在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力,模仿蝴蝶、花朵在風中的不同表現。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減少對幼兒學習過程的干預,能有效提高幼兒參與語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示蝴蝶的形象,豐富幼兒腦海中對蝴蝶的印象,引導他們描述蝴蝶的外形特征。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旁觀者、參與者與引導者,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幼兒支持和幫助,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合理開發游戲資源
當前,幼兒園開展游戲化語言教學活動時,其中部分游戲活動都是直接從網絡中復制而來,這對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工作的推進、教師創新意識的提升都存在一定的阻礙作用。針對這種教學情況,教師應對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工作做出一些調整。首先,教師應多開發拓展多元化的游戲資源,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多觀察周邊生活環境、巧妙利用自然資源,開闊思維,啟發靈感,從而豐富語言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其次,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為游戲化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積累基礎知識,以實現語言教學活動效果最大化。最后,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游戲化教學方式。例如,民間游戲具有濃厚的地域性文化色彩和趣味性,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容易被幼兒接受,對幼兒的吸引力較大。教師可以利用民間游戲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組織幼兒一起玩跳房子或捉迷藏等游戲。此外,跳皮筋和踢毽子等民間游戲也能為幼兒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豐富幼兒的語言知識,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設置游戲化的教學活動。比如將班級布置為購物中心,讓幼兒分別扮演商場中的顧客和售貨員。教師要為幼兒準備豐富的游戲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角色扮演游戲,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設計出具有豐富層次的游戲活動,將游戲活動與幼兒的生活相結合,確保游戲設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三)尊重幼兒的游戲行為
幼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工作的重點是幼兒,教師無論是在游戲的設計環節,還是在游戲的指導環節,都應給幼兒提供充足的發揮空間。游戲化的語言教學活動應兼具教學性與游戲性,教師不僅要懂得如何“介入”游戲環節,更要懂得如何“退出”,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教師要把握好介入游戲的時機和方式,過度的干預會適得其反。例如,在游戲活動“動物聚會”中,教師可以構建一個活躍的學習情境,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有的幼兒會以“老虎”的身份講話,有的幼兒會以“猴子”的身份講話。教師通過這個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展幼兒的知識儲備,加深幼兒對動物的理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應充分重視游戲元素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充分開發利用周邊的游戲資源,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從而推動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馬家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