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榕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如何在幼兒園課程中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幼兒人際交往的能力,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課題。根據幼兒的特性和需求,本文將探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討論如何處理幼兒在游戲課程出現的問題以及正確進行游戲化課程的途徑。
幼兒教育向著更人性化、更個性化的針對性教學發展,這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能力、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幼兒天性活潑,喜歡模仿、探索與實踐。在游戲化課程中,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指導,讓其在感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訴求,了解什么行為是危險的,遇到問題該如何解決等,這對幼兒的成長發育十分必要。
在游戲中,教師要幫助幼兒在同伴和教師面前充分表達自己、表現自己,培養其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實現游戲化課程的目的。各種各樣的游戲能培養幼兒的不同能力,也可以讓幼兒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比如,搭積木游戲可以鍛煉幼兒的理解力與表達力,丟手帕游戲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游戲化課程可以讓幼兒融入集體,享受與同伴做游戲的樂趣。
(一)課程游戲化為幼兒提供了多樣化的語言環境
游戲化課程的完成需要多人協作,如幼兒與同伴、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家長。在互動中,幼兒要與他人交流,開口說話,讓大家理解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引導不敢或者羞于開口的幼兒勇敢表現自己,用精神獎勵或者物質獎勵激勵他,平等地與他交流,逐漸讓他敞開心扉,增強幼兒交流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不同的游戲化課程會營造各種各樣的語言表達環境。有些需要幼兒自主表達,例如,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讓幼兒說一說看到或想到的內容,大家展開激烈的討論,這就是幼兒表達自己的過程。或者,教師在小卡片上寫一些話,讓幼兒分組協作共同編寫一篇故事。幾個人的想法匯合在一起的過程就是鍛煉每個幼兒的交往能力和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的過程,這可以讓每個人有參與感,能使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小組討論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在競賽后發表獲獎感言,需要其在毫無準備的應激狀態下盡力克服緊張情緒,組織語句,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之后幼兒的表達能力可能會有質的飛躍。
(二)課程游戲化能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
傾聽有助于理解。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可以使幼兒獲取有益的知識,養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幼兒積極、耐心地傾聽,例如,講故事時,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抑揚頓挫的語調既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又能讓幼兒學習如何朗讀課文、表達自己的情緒,并模仿教師的節奏與速度去朗讀。在朗讀結束后,教師提出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問題,幼兒回答問題,這就是幼兒從傾聽到反饋的過程。
(一)游戲化教學淪為游戲
首先,一些幼兒園專業人才不足,各個課程無法安排專門科目的教師進行教學,開展游戲化課程時通常只有游戲沒有教學。其次,游戲設計不合理,模式陳舊,對幼兒沒有吸引力。幼兒無法投入游戲,在無趣無聊中浪費了寶貴的課堂交流互動時間。最后,一些教師沒有很好地融合知識教學與游戲教學,教學方式生硬,滿堂灌,讓幼兒產生抵觸甚至對學習的厭惡感。
(二)幼兒與他人交往時產生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幼兒交往玩耍時可能會出現意見不合、邀請被拒絕、受欺負感覺委屈、與他人搶奪東西失敗、被他人嘲笑等情況。幼兒心智不成熟,容易誤解他人的行為和言語,有時會以自我為中心做出一些傷害伙伴行為。教師要與幼兒交流溝通,幫助幼兒理解對方的行為,或者改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讓幼兒盡量理解他人、減少與他人的矛盾與沖突,在與人交流時更自信、不膽怯、不回避。
幼兒交往模式單一,會按照自己一貫的風格與人交往。不同家庭背景長大的幼兒性格也會不同,行事直接,缺乏思考,彼此容易產生矛盾。此時,教師可以在旁陪同,必要的時候進行干預,以減小幼兒之間的摩擦。
幼兒對待游戲的態度不同,一些幼兒在游戲中玩得火熱,十分積極,一些幼兒不與他人交流,不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獨自在一旁玩自己的游戲。教師可以將游離在游戲之外的幼兒拉回來,鼓勵其發表自己的觀點,對幼兒給予鼓勵,或讓同伴們為他鼓掌,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表達自我的快樂,讓幼兒逐漸地融入集體。
(一)設置合理的游戲化課程
游戲化課程內容要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鼓勵幼兒勇敢探索、理解父母朋友,培養其誠實守信等良好品質,向幼兒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幼兒從小懂禮貌。教師開展游戲化課程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設計,不能過于簡單流于形式,也不能難度過高讓幼兒產生挫敗感,最好是在常規課程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難度,讓游戲富有挑戰性的同時激發幼兒表達自己、爭取勝利的欲望。游戲化課程最好是幼兒感興趣的、日常接觸的內容,幫助幼兒活學活用,理論指導實踐。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家庭中的某一位角色,學習如何與親人相處,鼓勵幼兒將所學道理付諸生活實踐。
(二)上課過程中要幫助幼兒正確表達
幼兒進行自我表達時,如果表達流利清晰,教師應給予積極的肯定與贊美,使幼兒被肯定、被認可,增加其表達的信心與動力;如果表達有困難,講不清楚,教師應適度引導,給予提示詞或者再次提醒問題的內容,盡量理解幼兒的意思并且幫助其正確地表達出來。在幼兒表述之后,教師一定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告訴幼兒努力練習,下次一定會更好地表現自己。
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恰當的肢體動作能幫助說話者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活潑好動,喜歡動手和模仿他人,教師可以給予幼兒積極的引導,讓其用肢體動作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大拇指向上其他四個指頭卷曲的手勢是“你真棒”的意思,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利用這個手勢表達贊美,豐富幼兒的語言表達,鍛煉幼兒的大腦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三)創設一個輕松的游戲環境
在輕松自由的游戲環境中,幼兒能毫無顧忌地去表達自己。在游戲化課程教學中,教師不要對幼兒過多評價或批評,可以柔和地指出幼兒的問題,讓其意識到并且改正錯誤。教師可以不斷變化游戲的模式,營造活潑自在的環境,讓幼兒沉浸游戲,感受思維的跳躍,享受邊學邊玩的樂趣。
培養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游戲化課程中穿插各種機會,讓幼兒表達自己,教師妥善處理游戲化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尋找適合幼兒的游戲形式,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未來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