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潔
近年來,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成為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筆者嘗試利用情景式教學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形成融洽自主的學習氛圍。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中也發現了情景式體育活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缺乏專業的體育知識,教師情景創設單一、缺乏層次性,教師注重物質準備、缺少情感渲染,教師參與過多、幼兒參與性少。針對以上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意見。
健康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不少于兩小時,其中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季節交替時要堅持。”為了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筆者嘗試把情景式教學法運用到幼兒體育活動中,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活動效果不佳。本文將探尋情景式幼兒體育活動的發展路徑。
(一)偏離活動目標,缺乏體育知識
以小班體育游戲“捕小魚”為例,游戲情景是我們面前的這塊場地就是一個大池塘,有許多小魚在里面游來游去,我們用圈圈當作漁網,一部分小朋友扮演小魚。游戲過程中,“捕魚人”捕不到“小魚”,跑得很累,心情很沮喪,而部分“小魚”還在場地外瘋跑,甚至有幾條“小魚”摔跤了。
筆者反思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認為本次活動的難度已經超出小班下學期幼兒的發展水平,其中的四散跑、追逐跑、閃躲、變速等環節已經是對中班孩子的能力要求。另外,教師設定的場地也不夠明確,導致場面混亂。陶行知說:“教師不重在教,重在引導學生怎樣去學。”有時教師過分強調對幼兒基本動作和運動技巧的訓練,活動卻沒有趣味性與針對性,背離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初衷,這會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情景創設單一
以小班體育活動“運西瓜”為例,游戲情景是夏天來了,水果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老板想請小朋友幫忙把西瓜從地里運到店里來,教師安排幼兒往返推小車運球。一輪游戲結束后,教師總結運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請幼兒示范推小車,講解正確推小車的方法,幼兒再次嘗試,游戲結束。
活動中存在如下問題:首先,小班的幼兒以具象思維為主,而教師設置的情景太過抽象,“幫老板運西瓜”的情景并不能很好地引起幼兒的共鳴,而且幼兒對“老板”“幫忙的人”這樣抽象的名詞不夠熟悉;其次,采用往返運西瓜的方式違反了生活的常識,孩子們會疑惑,為什么我們運過去的西瓜又運回來了;最后,情景創設浮于表面,反復的練習只會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
(三)注重物質準備,缺少情感渲染
以小班體育游戲“小兔找家”為例,該游戲的情景是小兔西西一個人外出玩耍迷路了,她可著急了,于是打電話給她的4個好朋友,請他們幫忙。于是小動物們就出門尋找小兔,他們經過重重困難,鉆山洞,爬泥地,跨柵欄,過木樁,終于找到了小兔并把小兔帶回了家,大家開心地笑了。
筆者發現,孩子們嘗試著通過了重重障礙之后,馬上就回到了自己的隊伍里,并且還在為同組的小朋友加油,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也沒有為救出朋友而感到喜悅。從此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教師為孩子們準備了墊子、木樁、跨欄、門洞、小動物頭飾等材料,也為幼兒創設了不同的角色,但是從游戲結果來看,孩子們并沒有融入角色,只把這次活動當成一場接力賽。這是因為教師沒有喚起孩子的情感,孩子們沒有因小兔迷路感到著急,沒有感受到救出好朋友之后的喜悅。陶行知先生說過:“行是知之始。”教師沒有喚起幼兒實際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就很難達成教育的目標。
(四)多為教師創設,缺少幼兒參與
陶行知先生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幼兒園游戲道具豐富,教師創意不斷,但是孩子們的參與度還是不夠。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參與度,教師要不停調整活動的設計,積極思考怎樣布置戶外體育環境,怎樣讓孩子們積極參與環境的布置。
(一)瞄準目標,熟悉幼兒體育知識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者的責任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望遠鏡去找機會,會拿靈敏的手去抓機會”。教師要通過不斷督促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長發育特點不同,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目標時也應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教師只有熟知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才能更好地設計活動、組織活動、開展活動。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更新舊觀念,提前做好專業知識的儲備,根據幼兒的特點及時調整教育教學計劃,保證幼兒得到充分的鍛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感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打破界限,優化幼兒游戲體驗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要具備“孩子的心靈”,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天地,發現他們潛在的創造力。情景式體育活動可以打破班級界限,幫助教師走入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真正的需要,創設出讓孩子喜歡的情景。教師在進行情景創設時,要充分考慮到游戲的趣味性、連續性以及難度梯度,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兒童的需求。教師要創設豐富有趣、打破固有模式的體育活動,幫助幼兒健康愉悅地成長。
例如,教師在晨間戶外鍛煉時可以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場地,如山坡、草地、坡道、彎道等等,讓幼兒開展“運貨”“送快遞”“挑竹籃”等任務游戲,同時與滑滑梯、跑道、沙池、水池等設施相結合,以激發孩子們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以情入景,滿足孩子情感體驗
生活即教育。情景創設類游戲需要孩子們有相應的生活體驗,因此我們在選取素材時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如教師可以創設情景“如果我們的好朋友小兔迷路了,我們要怎樣去營救小兔呢?”教師從生活中提煉情景,能讓幼兒產生參與游戲的興趣和滿足感。
(四)靈活多變,激發幼兒創造欲望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讓幼兒參與活動前的場地布置和游戲的難度設定。幼兒參與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在趣味情景式的體育活動中,教師可指導幼兒進行投票,做好前期的調查工作,幫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在探索情境式的體育活動中,教師可邀請幼兒一起布置場地,如搬運輪胎、搭建通道、放置平衡木等,布置結束后,幼兒可以自創情景進行游戲。
總之,教師開展情景式體育活動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進行體能鍛煉,幫助幼兒掌握基本動作、技能要領,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教師在活動中要不斷改變觀念、解放思想,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探究情景式教育的創新方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鎮湖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