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文章探究提高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細化目標,增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利用游戲,增強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利用問題,增強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讀寫結合,增強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挖掘教材,增強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目標;游戲;問題;讀寫結合;教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32-0096-02
作者簡介:王建英(1973-),女,福建莆田人,一級教師,從事語文教學與研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強化學生的審美素養,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助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提高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細化目標,增強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是教師設計教學活動、安排教育細節的指南。在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目標中融入、細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不斷豐富和拓展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先根據教學大綱分析課文內容,確定“了解按照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材料安排的方法”“理解五壯士英勇殲敵的句子”等,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隨后,結合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設定如下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引導學生正確讀寫“龍王廟”等字詞。(2)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背誦喜歡的段落。(3)啟發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了解五壯士痛殲敵寇的英勇事跡,感受五壯士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4)讓學生欣賞作者的語言表達風格,體會作者在文章中傳遞的思想情感,強化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顯然,上述教學目標既體現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要求,又體現了對學生審美素養、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的要求,可促使學生在落實教學目標的過程中,真正地發展語文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也是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教師圍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結合文章內容,優化、細化教學目標,能夠引領整節課的教學活動,并在逐步落實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二、利用游戲,增強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
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動力。當課堂教學活動趣味橫生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而當教學活動枯燥、乏味時,學生的學習動力明顯不足,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因此,在培養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主動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優化生字識記活動,讓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對漢字的印象,提高對漢字的認識。以《宇宙生命之謎》的漢字教學為例,在確認本節課的主要生字是“酶、謎、攝”后,教師可以創建“我來讀一讀”的游戲,打造趣味語言課堂。首先,組織學生學習“酶、謎、攝”等漢字的讀音、含義和字形結構。然后為學生講述游戲規則:每張卡片上寫有一個本課的生字,當教師拿出卡片后,學生舉手示意。最快搶到答題權,讀對字音,并會組詞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個小禮物。之后,教師為學生預留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漢字的理解、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游戲,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漢字的記憶。
游戲活動能夠將原本枯燥的漢字教學活動變得妙趣橫生,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漢字的識讀和記憶,并在反復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漢字的印象,從而豐富語言積累,促進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的發展。
三、利用問題,增強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
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素養,能讓學生形成對文學內容的直觀感受,從而在閱讀文本、鑒賞詩歌的過程中,有效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對文學內容的理解。此外,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素養,還能讓學生辨識、比較語言現象和文本內容,使用批判性的語言進行審視,并條理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問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重要“導火索”,因此,教師可以基于語文教材內容,為學生設計靈動、多樣的問題,讓學生透過問題完成對文本內容的解讀和審視,不斷提高思維品質素養。例如,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時,教師可將問題貫穿課堂教學的始末,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聰明的王戎》,并提出問題:這個視頻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讓學生在教學一開始就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當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簡單描述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通讀課文內容,并設計“王戎做了什么智慧之舉”等問題,讓學生快速篩選文章內容。之后,繼續提出“根據文章內容,說說他們看到了什么?這是一棵怎樣的李子樹?王戎是否跑過去了”等問題,促使學生圍繞文章內容,逐一辨析、解答問題。在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王戎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示”等問題,讓學生從王戎身上學習“遇事懂得觀察”的道理。
問題能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的思考方向。教師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設計問題,能夠讓學生根據問題對文章內容進行甄別、篩選和思考,并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實現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四、讀寫結合,增強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
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是指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體驗、欣賞和表現的素養。語文教材不僅包含語言基礎知識,還包含藝術性的語言和豐富的情感、深厚的人生哲理等內容,而這些內容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引導學生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寫結合的學習活動,在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觀潮》教學為例,教師可先組織學生賞析文章內容,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順序和寫作方法。之后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模仿作者的描寫方式,描寫自己熟悉的場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通過欣賞文章增強審美鑒賞素養,通過寫作練習提高寫作能力,實現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不斷提升。
教師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整合,可在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審美與創造素養。學生從文章中汲取養分,獲得寫作靈感,能提升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五、挖掘教材,增強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依據。在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為學生創建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例如,語文教材安排了“中華傳統節日”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這一活動的目的就是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通過學習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在教學中,教師可先通過圖片為學生展示中華傳統節日的場景,讓學生回憶、思考自己是如何過節的。之后,為學生創建合作交流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講述自己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以及喜歡這一節日的原因,使學生在發展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拓展對傳統節日的認知。教師還可開展寫作練習,讓學生以書面表達的方式,描述自己過節的過程,逐步將節日文化印刻在內心深處。
語文教材充滿了傳統文化元素,教師可認真挖掘,并指導學生以多種方式感知文化,理解文化,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使學生逐步體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并通過交流、寫作等活動,完成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六、結語
語文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占據重要地位。因此,教師要深入分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積極優化、調整教學方法,通過細化教學目標、開展游戲、設計問題、讀寫結合、深挖教材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珊珊.語文核心素養的低年級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0(01).
[2]吳瑾.基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課外語文,2019(34).
[3]郭娜.關聯學生生活培養語文核心素養芻論[J].成才之路,2019(31).
[4]陳靜媛.淺談閱讀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2019(22).
[5]祝井霞.核心素養下高年級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9(27).
Insert the Wings of Core Competence to
Make the Chinese Dance Trippingly
Wang Jianying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Xianyou County,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351200,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idea of Chinese curriculum i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subject core competence: refine the objectives and enhance the Chinese subject core competence, using games to enhance languag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competence, use problems to enhance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competence, combine reading and writing to enhanc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e competence, Excavat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enhanc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understanding competenc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re competence; objectives; game; problems; combin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ate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