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現代電子技術行業企業對一線應用人才的需求,明確高職電子專業的培養目標,解構教材重組教學內容,以項目為驅動,設計制作電子電路作品為目標,在做中學來實施專業課程教學,引導學生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學習掌握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具備的職業技術能力及素質。
關鍵詞:現代 電子專業 教學研究
高職電子專業是為現代電子行業企業培養一線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的。以新型電子器件與集成電路為基礎現代電子技術發展迅速,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2020年湖南省光伏、風電、監控、安全、通訊等產業值分別為5000億元、7000億元和10000億元,同期長三角地區電子制造、家電、自動化生產線電子技術產業值分別為7.5萬億元、8.5萬億元、10萬億元,每年保持高幅增長,其一線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持續旺盛,但還是存在高職電子專業對應培養的學生在素質、知識、能力等方面與企業對就業人員的要求不少差距,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更加凸顯了這個需要與供給的矛盾。為解決這個問題,高職電子專業人才培養與專業教學應該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1 明確專業教學要實現的培養目標
經過不斷的調查研究與實踐,明確專業教學要實現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的電子專業畢業生要能夠具備電路分析計算、電子儀器儀表使用、元器件識別檢測與應用、基本電路識讀與分析計算能力、電子電路設計及電子系統設計能力。電子專業的學生,要能熟練地分析電路,計算電路的參數;掌握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能熟練地測量電阻、電容、電感、二極管、三極管、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及電壓電流,能通過測量來進行分析判斷;要熟練掌握基本單元電子電路的結構,分析其工作原理,確定其元器件的參數,能夠通過各關鍵點電壓的情況判斷電路的工作狀態,了解單元電子電路的應用;通過簡單單元電子電路的組裝與調試,熟練掌握焊接技術,學會電子電路的組裝調試;具備利用硬件與軟件設計制作電子系統的能力。
2 項目驅動,做中學實施專業教學
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大力采用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以項目為主線,設計制作作品為目標,整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學習所要求掌握的知識、具備的職業能力及素質。
在模擬電子技術的教學中,通過對教學內容和課程要實現的培養目標的分析研究,對課程內容進行了解構與重組,確定該課程名稱改為“模擬電子電路設計與制作”(簡稱“模電”),按直流穩壓電源電路設計與制作、信號放大電路設計與制作、信號產生電路設計與制作、控制電路設計與制作等四個項目來實施教學。各項目設計制作各自電路為目標來展開教學。
3 在項目教學中,開展探索式學習
在進行課程項目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提高學生知識與技能水平的同時,提升高職學生的素養。
每個項目引入時,以實際問題提出開始,進行討論,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設計出所需要的電路,從而完成項目教學任務。同時,引導學生對電路進行廣泛深入的探究,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模電》課程項目三“信號產生電路設計與制作”的教學中,應用RC振蕩器設計出正弦波振蕩器,如圖1所示。引導同學們通過改變負反饋電路R4、R5的參數,發現在滿足振蕩與振幅平衡條件基礎上,改變R4的大小關系既影響到起振的快慢,也影響波形的幅度與線性,R4越大起振越快且振幅增大,R4太大則會使輸出正弦波波形失真;改變R5的大小只影響起振的快慢,R5越大,起振越快,反之亦然。
在電子專業教學中,明確專業培養目標,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專業,在做中學實施專業教學,引導學生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學習掌握所要求的專業知識、具備的職業技術能力及素質,事半而功倍。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資助項目(15C0311、16C0367、17C0366)
湖南省2017年度社科基金教育學專項課題(構建湖南高職院校共建共享教育信息資源云體系的路徑研究)。
參考文獻:
[1] 胡宴如,耿蘇燕.模擬電子技術.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第5版.
[2] 王成華,王友仁,胡志忠,邵杰.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11第1版.
[3] 周少華. 基于Multisim的RC振蕩器的高職教學設計. [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學術專刊,第38卷第2期:200-203.
[4] 周少華. 基于Multisim的高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實踐--RC振蕩器的設計. [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195-197.
[5] 熊琦,周少華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改革與實踐. [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7,Vol 2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