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是依托互聯網技術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也對各行各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內設計行業也不例外,這也就促進了室內設計專業建設的改革與發展。互聯網技術的加入,有利于高職院校專業教學平臺的搭建,促進教學模式的創新,拓展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以培養出更適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這也是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探討高職室內設計專業建設的目的。
關鍵詞:室內設計;高職;專業;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個人生活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室內設計行業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系,市場對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在數量上逐漸增長的同時也對其所具備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更加重視室內設計專業建設。本文通過對我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分析,探討我國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一、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存在的問題
1.課程體系與本地區產業需求不匹配
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職院校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學生學習自主性相對較差。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指定方面大多參照本科的課程設置,力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參照這樣的課程體系,一方面,學生學習效果大多略低于本科生;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缺乏自主訓練等,以至于無法匹配當地市場對于室內設計專業人才的專業要求。
2.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缺少相應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相對本科院校來說比較薄弱,尤其是一些民辦院校或是校址相對偏遠的院校,師資力量更為薄弱。其實師資力量的不足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教學經驗不足,許多高職院校迫于教師資源或是經濟條件等原因,師資隊伍中會吸收大量應屆畢業生,缺乏必要的工作經驗。另一方面,應屆畢業生在室內設計專業中缺少了實踐工作經驗,在教學活動中無法依據實踐經驗,依據市場需求進行更加精準的教學。以至于高職學生或許可以在更加嚴格的校園管理和傳統教學中學習專業基礎知識,但很難與市場對接,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3.在教學中缺少實踐性環節
當前的高職院校,大多采用兩種教學方式,一種是遵循當前教育環境的發展,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翻轉課堂,力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高職學生知識水平層次不齊,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弱。盲目采取翻轉課堂等學生自主性較強的教學方式,反而使部分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尤其是室內設計中的一些專業軟件的學習,學生理解難度較大,故而缺少積極性。另一種是依據學生學情,采取嚴格管理,將教學活動嚴格限制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學生甚至沒有機會進行實地觀察學習。這兩種現象的產生,都來源于無法平衡市場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關系,自然也不利于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二、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課程建設探究
1.注重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與修訂
針對室內設計行業特色,其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更應凸顯出“注重專業實踐,適度理論教學”的特點。高職院校所面對的學情與本科院校有所不同,故而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不應盲目參照本科院校的培養方案。應立足于當地市場需求,根據學生特點,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綜合化的課程體系。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時,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分析當前行業要求的側重點,依據崗位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實現課程與崗位任務的對接;針對高職學生基礎知識薄弱的特點,在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的選擇上可以進行精簡與整合,從而加強學生對核心課程的學習。
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提升高職專業教學的必要途徑。有些院校會聘請相關企業在職人員到校任教或兼職授課,這一舉措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間接地增強學生實踐能力,但這類教師往往不具備授課經驗,在教學中很難實現預期目標。故而,構建學習自己的雙師隊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促進專業建設的良性發展。這就需要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創造實踐機會。通過優化授課任務布置,減輕部分教師授課任務,從而鼓勵一部分教師參與專業實踐活動,分批次、有計劃地對教師進行專業能力提升。指定激勵制度,提升教師參與實踐的主動性,把完成學校硬性要求轉為主動提升自我能力,從而更快、更好地提升“雙師型”教師比重。
3.加強與企業合作,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
院校可以與當地室內裝飾相關行業展開交流合作,借助企業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途徑;亦可根據企業實際需求,調整學生培養方式,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人才儲備,最終實現雙贏。在企業選擇上,在符合資質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增加企業數量,以滿足工學交替以及學生實踐的要求。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擴大企業實質性參與教學活動全過程(包括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安排頂崗實習、承擔授課任務等)。在授課內容的制定上,將崗位標準融入教學內容,適時地調整實驗實訓課時和訓練強度,引進企業真實案例、真實項目作為實驗實訓課題,使得實踐內容緊追行業最新發展和應用。室內設計專業大多分為家裝、工裝、全屋定制等相關崗位,可結合不同的崗位需求,依據學生興趣進行專業分組。通過專業細分調整不同方向授課內容,使人才培養更加精確,同時也精簡了學生的學習任務。以企業具體崗位需求為導向,結合不同時期專業發展趨勢,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授課重點。
結束語
室內設計專業是一門實用性學科,其發展特點與不同時期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這一特點要求其專業發展需緊貼市場需求,把握市場發展動向。在進行專業建設時應立足學情,不盲從,更不拘泥于傳統模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付星星,武姝彤.淺談互聯網環境下的高職室內設計專業建設[J].磚瓦,2021,{4}(05):201-202.
[2]朱香菊.基于核心素養的高職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28(03):21-25.
作者簡介:袁冰(1990.5~),女,漢:籍貫(河南省濮陽市),單位(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職稱:講師 學歷(2014級(2017年畢業)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