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極大豐富了大學生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同時帶給大學生一定的思想沖擊和改變,這種形勢給大學生管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因此,高校應該充分重視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并且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開展自主管理,從根本上提高高校學生的管理質量和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人才?;诖耍疚纳钊敕治隽送菩幸匀藶楸緦W生自主管理模式的重要意義,并探究了具體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校學生;自主管理;有效策略
序言
高校是對大學生展開教育和培養的主要陣地,擔負著的培養創新性優秀的人才的重要責任。在高校大學生管理工作中,高校在重視學校管理、教師管理的同時,更應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潛能,推動學生積極開展自我管理,以進一步實現學生的自身價值,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推行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重要意義
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選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與學生的管理質量息息相關。良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態度直接影響管理結果,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是開啟學生管理工作的鑰匙。針對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高校應該綜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情況,選擇更為適合學生,更能幫助學生成長的方式來開展管理。其中以人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對于學生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以人為本是要求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從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發展。這種管理模式是當代大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的必然趨勢,是學生快速獲得進步的重要手段。高校學生在這個階段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觀念和價值體系,也具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和管理能力,這個時候給學生足夠的信任和支持,讓學生在自我管理過程中不斷成長,這種管理模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此外,隨著法制民主社會意識的不斷強化,更為自由公平的民主管理成為學生管理的大勢所趨,學生的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也為學生自主管理創造必要條件。與此同時,不少高校教師在對學生的管理過程中,無法充分實現全面管理和個性化管理,對于一些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能無法及時解決,自主管理模式大大改變了這一現狀,讓學生自我管理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以發揮,讓學生對自我管理有更科學更個性化的方式,這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二、開展以人為本自主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以人為本自主管理模式目標
在開展以人為本的學生自主管理之前明確科學正確的目標是順利推行自主管理的先決條件,良好的目標為自主管理道路指明了方向。高校學生在校期間主要面臨的是學習、生活、思想、工作等多方面問題,如何幫助學生協調個方面的事項,讓學生在校生活中各方面不斷取得進步,成為具備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優秀人才,這不僅是學校的教育目標,更是學生的自主管理的首要目標。在明確基本的目標方向后,學生開展自主管理更應該綜合考慮學校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嚴格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制定更為詳細的管理目標和管理計劃,盡量避免目標過高或者過低造成的自主管理效果不佳的情況。學生在進行自主管理時,還應該對自身學習、素質等各方面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既要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又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每一天、每一個月、每一年的計劃安排和預期目標,在不斷完成一個個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自主管理的熱情和主動性,讓自主管理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得力助手。學校在學生完成自主管理目標時,應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和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幫助解決,讓學生能夠更有信心開展自主管理。學校還可以舉辦多種活動,讓學生從中接受多方面的鍛煉,為學生自主管理目標的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二)營造良好的以人為本的學生自主管理氛圍
在高校中,自由、平等、和諧的校園氛圍和班級氛圍是促進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有利條件。良好的氛圍不僅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更利于激發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強烈參與感和積極性,讓學生更有動力邁向深層次的自我管理目標。因此,高校應該采取多種措施、活動等手段,營造更符合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校園氛圍和班級氛圍,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管理和班級管理中去,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在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班級和校園事務過程中,班主任和相關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以推動自主管理進行。同時,班主任還應該重點關注部分不積極參與自主管理學生的心理狀態,認真引導和鼓勵這部分同學為班級和學校貢獻自己的力量,并推動班級中形成正確積極的自主管理輿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用實際行動踐行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此外,學校和班主任還應該組織多種文化活動如辯論會、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積極文化和思想的熏陶和影響,讓學生的言行和情操更符合學校標準,讓學生在這樣積極因素的影響下更樂于參與自主管理。
(三)自主管理過程中融入個性化的思想
高校在推動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過程中,為確保自主管理順利進行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以規范學生的行為,這種方式為學生明確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約束學生的不恰當管理行為。但是,學校應該充分注意規章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學性,避免過分強硬的制度給學生自主管理帶來的負面影響,學校更應該廣泛聽取學生的意見,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對各種規章制度進行改進和調整。在規章制度執行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和學生的心理感受,以保證學生在規章制度的正確指引下開展自主管理。同時,學校還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來對規章制度進行適時補充,并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全面了解學生的變化和需求,讓相關規章制度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以促使其在學生自主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應有的價值,從而進一步優化學生自主管理工作的效果,為充分實現以人為本的自主管理工作保駕護航。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以人為本的原則下推動學生開展自主管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改變了傳統班級管理模式中過度依靠教師的弊端,轉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的處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鍛煉提供了有效渠道。因此,高校應遵循學生發展規律,給學生創造更多自主管理的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在生活、學習中充分實現自主管理,為實現學校的育人目標助力。
參考文獻:
[1]陳思陽.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J].才智,2020(06):20.
[2]唐紅艷.“互聯網+”時代高職高專學生自主管理探究[J].職業技術,2019,18(04):99-104.
[3]尹祖國.民辦高職院校學生自主管理探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8.
作者簡介:梁琦,女,(1971、11 -),漢族,籍貫:四川射洪,大學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學生管理,單位:綿陽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