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蕾,楊旻星,葉 赟,韓文娟,張海云
蘇州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江蘇213000
糖尿病高危足(糖尿病足0級)指糖尿病病人足部有嚴重的周圍神經病變和(或)周圍血管病變,有發生足潰瘍危險因素但目前無潰瘍[1-2]。對糖尿病高危足病人盡早進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可預防45%~80%的足潰瘍發生[3]。回授法(teach-back),是通過病人復述醫護人員指導的內容,了解其是否理解并掌握,降低誤解信息的發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4-5]。多媒體教育具有高效、直觀等優勢[6]。有研究顯示,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可明顯提高病人疾病認知水平和健康意識,但目前多用于圍術期或康復功能鍛煉[7-9]。本研究旨在探討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對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護理知識和足部自護行為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危足病人12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2018年7月—12月入院的為對照組,2019年1月—6月入院的為觀察組,每組6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0]的2型糖尿病者;②符合糖尿病足Wagner分級0級[10]的2型糖尿病人;③年齡≥18歲;④意識清楚,認知無障礙,能配合完成調查,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糖尿病急性并發癥者。脫落標準:研究期間出現嚴重病情惡化。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健康教育:住院期間參加糖尿病足大課教育,發放教育手冊,由責任護士一對一宣教并解答病人疑問。在病人入院時、出院前1 d完成足部護理知識問卷及足部自我護理行為量表測評,出院后3個月病人電話隨訪時完成足部自我護理行為量表測評。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
1.2.2.1 錄制糖尿病足教育視頻
課題組成員查閱文獻,咨詢專家并組織討論,錄制3段糖尿病足教育視頻并上傳至床邊多媒體播放器,每段視頻均穿插與內容相關的錯誤案例介紹。
1.2.2.2 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步驟
①傳遞信息:床位護士從入院第2天開始,向病人簡單介紹當日所學主題,打開床邊多媒體讓病人觀看糖尿病足教育視頻;第1天視頻內容為“糖尿病足概述及常見危險因素”;第2天內容為“足部日常檢查、足部日常護理、足部指甲修剪”;第3天內容為“鞋型選擇、足部護皮膚干燥處理、足部問題治療”,觀看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講解,結合病人本次住院足篩查異常結果講解預防要點。②提問評估:使用統一開放性的提問語,鼓勵病人回答、提問,并進行實際操作,列出每天需掌握的內容清單,切實了解病人的掌握程度,提問語如:“為了確保視頻里講解的關于糖尿病足有的危險因素內容是否清楚,您用自己的語言重復說一遍好嗎?”“您能說一下如何選擇鞋型?”“日常足部需要檢查哪些?”等。技能評估包括:“您演示一下……操作好嗎?”鼓勵病人現場演示足部的自我檢查。③澄清糾錯:針對病人掌握不到位的知識、技能再次講解并示范,病人掌握正確后再進入下一個環節,如果病人復述錯誤,重復以上內容直至病人熟練掌握,可使用統一語言“我可能沒講清楚,我再為您講解/示范一遍”。④效果確認:使用統一語言“您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嗎?”進一步確定病人是否掌握當日所授知識及正確操作。
1.3.1 足部護理知識
采用李饒等[11]設計的足部護理知識問卷,包括6個維度、24個條目。6個維度分別為足部檢查(4個條目)、足部日常護理(5個條目)、足部趾甲修剪(2個條目)、足部問題治療(4個條目)、鞋型選擇(5個條目)、足部皮膚干燥處理(4個條目)。總分24分,得分越高,說明足部護理知識掌握情況越好。該量表內容效度為0.92,Cronbach′s α系數為0.91[12]。
1.3.2 足部自我護理行為
采用李饒等[11]設計的足部自我護理行為量表,包括5個條目,詢問病人過去7 d中有幾天進行了正確的足部自我護理,總分35分,得分越高說明足部自我護理行為越好。該量表內容效度0.88,Cronbach′s α系數為0.77[12]。

本研究最終納入對照組60例、觀察組60例,兩組病人在糖尿病并發癥數量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足部護理知識評分比較 單位:分
兩組病人在入院時,足部自我護理行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人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個月足部自護行為均高于入院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病人足部自護行為高于對照組病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相較于出院前1 d,兩組病人在出院3個月后足部自我護理行為均有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干預前后不同時間點足部自我護理行為評分比較 單位:分
要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率,早期預防尤為重要,而糖尿病高危足病人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人群[13],而高危足病人的足部健康教育方式應該個體化且有針對性,這樣才能激發病人改變行為的動機。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病人足部護理知識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干預后病人對自身足部的日常護理、足部問題處理、皮膚干燥處理、鞋型選擇等知識能有效掌握,比干預前兩組病人掌握情況均有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顯示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高危足病人總體足部護理知識。常規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單向宣教,由于未及時評價病人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宣教內容,沒有建立有效的評價和反饋機制,因此無法明確病人教育的效果。而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通過分階段按計劃播放多媒體視頻,結合實際案例,使教育內容生動,便于病人理解,采用回授法法能進一步明確病人掌握情況,鞏固每天所學,加強護患互動,使其更為主動、全面、深刻的掌握足部護理知識,這種系統且新穎的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本研究采用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對提高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護理知識掌握程度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顯示,兩組病人入院時足部護理行為均處于較低水平,兩組病人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個月足部自護行為均高于入院時;出院前1 d及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病人足部自護行為優于對照組病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進行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能很好地幫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我護理行為習慣。
病人對疾病狀態的認知直接影響其重視度,糖尿病高危足病人存在發生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病人對此是否充分認知與其足部日常自護行為息息相關。例如本研究問卷調查時發現部分病人沒有檢查鞋子的習慣,還有部分病人對“每次洗腳后擦干腳趾間隙”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通過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使病人充分認識到以往足部護理知識的匱乏,只有采取正確的足部自護行為,才能更有效地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通過鼓勵病人現場演示足部自我檢查,使病人從被動教育到主動參與,有效激發了病人對所學內容重視度和掌握度,有助于改善其足部自我護理行為。但隨著出院時間的不斷延長,受周圍環境因素影響以及自我護理意識下降,兩組病人在出院后3個月比出院前1 d足部自我護理行為均有略微下降,因此病人行為改變的效果是否能持續,還有待完善出院后延續護理,定期加強病人知識教育,以強化鞏固病人的足部護理行為,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綜上所述,加強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教育和護理干預成為目前解決糖尿病足的迫切手段,有效的預防意義大于治療。采用回授法聯合多媒體教育能有助于提高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足部護理知識掌握程度,改善足部自我護理行為。通過建立良好的足部自我護理行為習慣,有利于病人更積極地進行自我管理和堅持長期的行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