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佐愉
敘州區以評價方式改革為杠桿,撬動學校辦學行為和教師教學行為、教學方式的轉變,通過減負增效、提質,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共同發展。區教體局不斷強化質量生命意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突出教育主責主業,全區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前教育質量、義務教育質量、普高教育質量連續3年均榮獲市一等獎。
一、抓立德樹人,促品質提升
(一)持續探索“德育三化”實踐
以新時代、新思想、新使命為要求,著力德育主題教育系列化建設。推廣“德育三化”科研成果,教體局每年召開德育工作現場會,促進學校德育目標具體化、德育活動主題化、德育評價多元化;堅持每年開展主題班隊課大賽,一方面提高班主任主題班隊課的設計能力與授課能力,另一方面改變教師的教育形式及觀念,五育融合,活化德育,增強生命活力,激發身心潛能與興趣,建立自信,享受快樂。
(二)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敘州區未成年人心理成長指導中心”及鄉鎮學?!拔闯赡耆诵睦斫】递o導站”建設;建立心理教師種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活動,聘請省內外專家進行定期輪訓,聘請區檢察院“未檢室”檢察官進行法制培訓;繼續開展“5.25”我愛我主題教育活動;每年開展中高考考前心理輔導;各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進行了篩查;教體局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心理干預工作方案》。
(三)開展“好書伴我成長”主題閱讀系列活動
每年確定中小學讀書主題,要求學校開展“每月一書”主題閱讀活動,并與區科研課題整合閱讀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開展“讀書明星”“書香校園”“新時代的好少年”“美好生活?勞動創造”“輝煌七十年?奮進新時代”“百年光輝歷程?全面建成小康”等活動。
(四)開展“百名學子”紅色研學活動
組織全區100名學子,開展了“重走長征路,永遠跟黨走”赴興文紅色研學之旅。引導中小學生學黨史、知黨情、感黨恩、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愛國情懷,培育時代新人。
(五)開展第二屆“金話筒”小主持人招募暨紅色研學活動。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抓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播下紅色種子,傳承紅色精神,豐富少年兒童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鍛煉自我、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特與區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展此活動。
(六)提升全區中小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教體局每年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宜賓市第3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我區有61件作品獲省、市一、二、三等獎,區教體局獲市優秀組織獎。各學校組織開展科技節、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動,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防災應急、身心健康等知識。
二、抓教育改革,促質量提升
(一)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實施敘州區課程領導力項目建設。探索學校文化統領下的課程改革新形態、新樣態,聚焦課堂教學、課程計劃編制、教研活動組織、特色課程建設等學校內涵發展核心主題;開展集群研究,深化實踐探索,提煉策略方法,搭建分享平臺,促進智慧傳遞。建立健全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基本教學環節的規范,科學設計作業和測驗制度,促進課程、教學、作業和考試評價的一致性。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運用,優化教學方式,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推進自主作業實踐,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充分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開齊開足各類課程,廣泛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二)組建“片、學、城”教育共同體
一是“片聯?!薄S舌l鎮片區學校與所管轄村級學校組成片區聯合學校,實行二級管理體制,賦予片區學校人、財、物、事“四統一”管理統籌職能。實現了設備、資源、師資和管理上的整合和共享,有力地提高了村級學校的辦學水平。二是學區化管理、集團化辦學。由各地按照“不為所有,但求所用”的大資源觀,以“城鄉統籌、強弱搭配、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設置,根據城鄉學校辦學條件、師資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質量、學校分布、距離遠近等實際情況,將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若干個學區。由優質學校與多個學校聯盟成立名校集團,通過集團化增強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力度來提升規模較小的學校和薄弱學校的辦學質量,從而實現整個學區、集團內各類資源的整合。三是城鄉捆綁。通過對城區優質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實行“捆綁”幫扶的方式,由優質學校帶動農村學校的發展,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
2019年開始,全區以基點校加村小模式,組建了58個片區聯合學校,實行教學教研與常規管理的捆綁發展,實現了課程設置、計劃進度、教學資源、過程監測和質量評估的五統一;順應撤縣設區,分別組建了7個學區和城鄉教育共同體,由觀音鎮小學、觀音鎮初中、育才中學、柏溪小學、敘府實驗小學、戎州實驗小學等龍頭學校牽頭,積極推進“管理互促、研訓聯動、質量同進、文化共建、項目合作”五大工程,跨校同步教學教研有序推進,三級學科種團歷練壯大、合作共贏成為主流,文化構建更具品質,內涵發展更趨均衡
(三)改革教育評價機制,落實全面育人,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
一是分層分類評價激發學?;盍?。從2018年秋期起,全區學校按公辦、民辦學校分別評價,公辦學校按城區學校、鄉鎮小學片聯校、片區小學片聯校、初中學校四類進行評價,教學成績按名次積分與提高積分就高評價,充分調動各類學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整體提升辦學質量。
二是校長任期目標評價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結合校長三年任期目標,整合教體局、研培中心、責任督學、社會力量,對校長辦學質量進行定等、定級。
三是綜合素質評價讓每位學生個性成長,全面發展。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作為評價的基本標準,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評價傾向。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開足上好體育與健康課程,廣泛開展普及型體育運動,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實施學生體質健康報告書制度,每名學生至少掌握兩項運動技能。加快建立課內課外一體化、校內校外相結合的美育機制,提高美育課程質量,實施美育實踐活動課程化管理,將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畢業等級。
三、抓規范管理,促常規立教
依據《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規范辦學行為,提高辦學質量。
(一)抓好教學常規,實現教學管理的科學化、教學行為的規范化、教學常規的制度化。
完善了《敘州區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督查辦法》,修改“五大常規”檢查內容。落實教體局、研培中心、學校三級督查責任;落實督查指導,定期開展常規督查,加大隨機督查力度;強化整改和責任追究,相關情況納入對“三級督查責任主體”及相關人員的考核。
(二)抓實課堂管理
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發揮教材培根鑄魂、啟智增慧作用。充分利用種團力量,引領課堂和課程改革。
四、抓激勵機制,促示范引領
(一)全面實施“三名一優”獎勵工程
完善了“名教師、名學校、名校長、優秀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了名師、名校長和優生選拔培養和考核評估機制,形成名校長辦學、名師立教、名生揚校的氛圍,完善了獎勵機制。
(二)建立骨干教師考核獎勵機制
對評為區級、市級、省級及以上的骨干教師實行追蹤考核,制定考核獎勵細則,對連續兩年考核為不合格的骨干教師撤銷其骨干榮譽稱號。
(三)建立課題研究成果運用轉化考核獎勵機制
對區級及以上已結題的立項課題,每年進行“成果運用轉化”考核,按結題課題總數的60%,以2∶3∶5的比例分別給予一、二、三等獎。
五、抓特色品牌,促內涵發展
(一)堅持名牌帶動,實施集團發展
建立特色學校評價體系,激勵學校創建各級各類特色學校。整合區域歷史文化,倚重柏溪、南岸兩個城市核心區,培育品牌學校。2021年,重點打造宜賓名校(園)10所,分別為敘州區第一幼兒園、宜賓市戎州實驗小學、宜賓市敘府實驗小學、敘州區第一小學、敘州區柏溪小學、敘州區育才中學、敘州區第二中學校、宜賓東辰學校、宜賓龍文實驗學校、宜賓行知中學。
集中人力資源,整合教育資源,推進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助推優質學校集團化發展。2021年,在主城區,依托名校引領,采用名校辦分校、名校帶弱校等形式,通過捆綁考核,全區初步建成柏溪小學、戎州實驗小學、育才中學等7大共同體,逐步形成名校集群。
(二)著力推進學校特色建設
實施“四個一”學校示范引領工程,建立完善評價體系和管理辦法,遴選一批“德智體美勞一體化發展示范學校”
2021年3月,南岸黃岡實驗學校順利通過市級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復核驗收,戎州實驗小學彩虹合唱團通過市級優秀學生藝術團驗收,柏溪街道長沙小學校通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驗收,育才中學的“育才之聲”合唱團、五友路小學的“苔花”編織藝術團通過省級優秀學生藝術團驗收。
2020年4月—5月組織專家對各校申報項目進行了學校特色創建預檢工作,初步確定南廣中心校的糖畫藝術團等5個學校的特色項目納入今年的驗收工作,對預檢沒有通過的學校和項目采用延期驗收和建議更改項目的方式進行處理。
目前,全區共有區級以上各類特色學校、藝術團39所(個)。其中區級單項特色學校17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省級4所、市級6所、區級1所,市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1所,優秀藝術團省級1個、市級5個、區級4個。
(三)大力推進校園藝術教育工作
為隆重慶祝建黨100周年,我區舉辦首屆少兒合唱藝術節,活動主題為“童心向黨歌聲飛揚”。藝術節活動分為鄉鎮初賽、片區復賽和全區決賽三個階段。在復賽中,全區共有49個合唱隊2 140名學生參加,共選出10個小學、6個初中合唱團參加區級決賽。
在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上(糖畫工作坊獲國家級一等獎,并得到陳寶生部長的點贊),2021年2月,全區啟動了主題為“陽光下成長”的新一屆藝術展演活動。要求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園內廣泛開展藝術展演,同時選拔出高水平的隊伍參加區級展演。5月,81個優秀表演類節目、152件藝術作品、55篇美育文章、9個工作坊參加區級展演。6月,由敘州區推薦的22個表演類節目、31件美術作品、8篇美育文章、4個工作坊參加市級展演。7月,我區選送的4個表演類節目、10件美術作品、5篇美育文章、1個工作坊將代表宜賓市參加省級展演。
2021年上半年,在各校有序推進各項藝術教育工作的同時,區上還組織高場職中和戎州實小參加了“心聲向黨,向祖國敬禮”——四川省2021年中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校園舞臺劇展評活動,啟動了話劇《趙一曼》在全區5個學校的排練和巡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