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家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在教育焦慮蔓延的社會背景下,建設家長學校,向家長傳播科學系統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有助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融合、形成合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在此方面,棠湖中學進行了系列探索,力求建設“共創、共促、共生,育善、育美、育德”的家長學校,服務家長、服務學生、服務社會。
科學規劃,精心制定家長學校建設實施方案
家長學校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在學校的統籌規劃下,由學生處牽頭,匯集初高中有經驗、有成效的班主任,系統學習家長學校建設相關文件精神和研究論文,厘清家長學校建設的有效途徑、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反復研究棠湖中學各學段學生和家長的實際,精心制定家長學校建設實施方案。
理論構建,積極探索新時期家長育人規律
在“六會一長”育人目標的統領下,棠湖中學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率先實行選課走班,給學生充分選擇的自由和權利,促進學生個性而全面地發展。這無疑會對學校教育教學方式和家長教育觀念形成沖擊。為此,家長學校不僅要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推廣家庭教育成功經驗,還要轉變家長教育觀念,使得家長真正理解選課走班對學生長遠發展的價值和意義,從而積極主動配合學校,實現家校共建、共育。
隊伍建設,注重打造專業精干的教師隊伍
精選教師。學校精選有教育情懷、工作經驗豐富 、成效顯著且具備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師作為家長學校教師,為家長學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專家指導。學校聘請有關專家擔任家長學校顧問,并對家長學校教師進行理論指導。
團隊研究。研究把握不同學齡段學生成長的共同特點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重點研究學習困難學生、有心理障礙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等的家庭教育問題,以提高家長學校教育的實效性、針對性。
課程打造,實現家長學校課程專業化、理論化、系統化
棠湖中學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求,并根據不同學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學校教育要求,梳理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形成專業化、序列化、系統化的家長學校課程,如面向初一學生家長的“科學施教,智慧成長——如何做一名智慧型家長”、面向初二學生家長的“提升意識形態 構建新型親子模式——叛逆時期的親子關系處理方式”、面向高一學生家長的“給予孩子公正的評價與正確的期望”等。
另外,為保證課程內容的專業化和時代性,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固定負責一塊教學內容。教師要及時汲取與課題相關的最新科學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充分體現時代發展賦予學生的新特點和教育觀念的新變化。
制度保障,確保家長學校持續、高質量發展
組織落實。健全組織機構,校長統領,部門(學生處)牽頭,年級組統籌安排(各年級建立本年級家長委員會),教師負責課程內容編定和教學實施。
時間落實。“家長學校”每月學習一次,每次一小時左右,由家長委員會確定每月的學習時間并發布培訓教師和培訓內容。
考核落實。學校利用問卷調查,定期對教師上課效果進行評價。同時,根據家長參加家長學校的學習次數、教育理念和方式的改變及學生在校表現情況,為家長頒發“合格家長”證書,并邀請其在年級家長會上做交流分享。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