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倫杰,林梅,方賢繼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在婦產科中屬常見、多發的由復雜的內分泌及代謝異常所致的生育年齡婦女疾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目前PCOS 的發生率約占不生育癥的10.0%~20.0%,這不僅增加了病人的不孕率,也在某種程度上給病人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有學者針對當前多囊卵巢形態多由超聲醫生主觀判斷而無法進行精細量化的現狀進行了相應研究,對三維超聲技術在多囊卵巢病人卵泡自動計數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相應的報道,這不僅為卵泡總數、卵泡大小或卵巢體積的精細量化研究指明了方向,也為PCOS 病人的排卵特點的研究提供了指導依據。中醫治療PCOS 的案例隨著我國傳統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隨之遞增,其臨床效果也越來越得到肯定。借此,本研究選取60例PCOS病人,在準確掌握其排卵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其具體病情予以針灸聯合中藥治療,探討其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海口市人民醫院收治的經病理學與影像學診斷確診的PCOS 病人60 例,在觀察其排卵特點的基礎上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B 組,其中A 組(31 例)予以針灸聯合中藥治療,B組(29例)單純予以西藥(炔雌醇環丙孕酮片+氯米酚)治療。所有病人均有月經先期、月經后期、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過多和月經過少等癥狀,年齡(28.5±5.0)歲,年齡范圍為20~45歲,病程(4.1±2.0)年,病程范圍為9 個月至12 年。西醫診斷:(1)有月經異常(月經稀發、閉經、功血)、不孕、多毛、肥胖等1 項或≥2 項癥狀者;(2)B 超診斷有1 側或雙側卵泡數≥10 個,最大徑<10 mm 者;(3)基礎體溫(BBT)連續90 d 呈單相者;(4)黃體生成素(LH)、睪酮(T)升高,LH/卵泡刺激素(FSH)≥2.3 者;以上指標均按《中華婦產科學》進行篩選。中醫標準: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的月經失調和不孕等判定標準者。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1.2 方法
A 組:(1)針灸治療:主穴為百會、靈骨、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子宮、下三皇(腎關、地皇、人皇)、血海、足三里、太沖。配穴(結合病人具體病情選取不同配穴)為①陽虛:灸神闕、關元;血瘀:針刺膈俞(瀉);痰濕:針刺尺澤(瀉)、陰陵泉(瀉);郁熱:針刺曲池(瀉)、內庭(瀉)。②操作手法:在針灸治療前各個步驟均進行全面消毒后方可選穴進針,采用提、插、捻、轉等補瀉手法進行施治,其中補法施治穴位為靈骨、中脘、下脘、氣海、關元、下三皇(腎關、地皇、人皇)、足三里,平補平瀉手法施治穴位包括百會、子宮、血海、太沖。令病人取仰臥位,針具為0.3 mm×40 mm毫針,針刺深度以針刺穴位得氣為度,留針時間為30 min。針刺膈俞時采用俯臥位快針。針刺下三皇的順序為:先針刺地皇,再針刺腎關,最后針刺人皇,形成倒馬針法以加強針刺療效。針刺時間為周一、三、五,其余時間結合病人病情進行艾條溫和灸神闕、關元各10 min,4 周1 個療程,月經期停止治療,連續針灸4個療程。(2)中藥治療: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按中醫辯證施治原則擬定中藥治療方法,藥方:丹參、菟絲子各15 g,熟地黃、山藥、巴戟、當歸、山茱萸、續斷、香附、皂角刺、蒼術、淫羊藿、象貝母、川芎各10 g;加減方:①茯苓、澤瀉、法夏、陳皮等主要用于痰濕偏重者;②鎖陽、覆盆子、肉蓯蓉等主要用于淤血偏重者;③合歡花、白芍、柴胡等主要用于肝郁癥狀者;以上諸藥均加水煎煮40 min 后取汁600 mL,分2 次服用,1 劑/天,治療療程與針灸治療相同。B 組:單純予以西藥治療。炔雌醇環丙孕酮片(上海信誼天平藥業,2 毫克/片,批號H20094005 口服,2毫克/次,1次/天)的基礎上加用氯米酚(上海衡山藥業,50 毫克/粒,批號H31021107,口服,50 毫克/次,1次/天,持續治療5 d)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A 組和B 組子宮內膜厚度及卵泡發育情況、妊娠率、排卵率、早期流產率以及治療前后激素水平等,及月經紊亂、閉經、不孕等治療的療效。1.4 療效標準
(1)月經紊亂療效標準:治愈為治療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等均恢復正常,且持續時間≥90 d;好轉為治療后病人月經周期、經量、經期基本恢復正常,但持續時間<90 d,無效為治療前后月經周期、經量、經期均無顯著變化,甚至有月經紊亂加重。(2)閉經療效標準:治愈為有連續≥3 次月經來潮,且行經正常;好轉為治療后月經來潮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但月經周期、經量、經期尚未恢復正常,無效為治療前后始終未見月經來潮。(3)不孕療效標準:有效為月經、性激素水平均恢復正常,BBT 呈雙相,B 超診斷卵泡發育正常;無效為月經輕微改善或無任何變化,性激素水平均無改善跡象,BBT呈單項,B 超診斷無任何排卵和受孕跡象;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人數×100.00%,以上標準的評定依據均按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
2.1 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及卵泡發育情況比較
A組子宮內膜厚度、優勢卵泡數量、卵泡總數量顯著優于B 組(P
<0.05),卵泡生長時間與B 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多囊卵巢綜合征60例子宮內膜厚度及卵泡發育情況比較/± s
2.2 兩組妊娠率、排卵率、早期流產率比較
A 組排卵率、妊娠率顯著高于B 組,早期流產率低于B 組(P
<0.05)。見表2。
表2 多囊卵巢綜合征60例妊娠率、排卵率、早期流產率比較/例(%)
2.3 兩組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
A、B 組治療前的FSH、LH、T、LH/FSH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治療后優于治療前,且A 組優于B 組(P
<0.05)。見表3。
表3 多囊卵巢綜合征60例治療前后激素水平比較/± s
2.4 兩組月經紊亂、閉經、不孕療效比較
A 組月經紊亂、閉經、不孕改善有效率分別為96.77%、100.00% 和93.55%,B 組分別為86.21%、86.21% 和82.76%,A 組以上三項指標均顯著優于B 組(P
<0.05)。見表4。
表4 多囊卵巢綜合征60例月經紊亂、閉經、不孕療效比較
從目前已知研究數據來看,PCOS 不僅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極易導致代謝障礙的發生。PCOS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月經稀發及繼發性閉經,同時也存在其他癥狀,如多毛、痤瘡、肥胖等。根據《中國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標準》明確規定,除月經稀發、閉經或不規則子宮出血是其必須的診斷條件外,還必須對其疑似PCOS的診斷條件進行逐一排查才能最終確診,如一些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和引起排卵異常的疾病,這對PCOS 病人排卵特點的研究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PCOS 作為導致排卵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PCOS 病人一般有月經周期與閉經周期延長、雌酮(E1)增多、體質量超重、小卵泡增多等臨床特征。有的病人還出現胡須、黑棘皮癥以及卵巢增大、包膜及間質回聲增強等現象或癥狀,其原因與高雄激素癥、胰島素抵抗、瘦素變化等相關。
有研究表明,在PCOS 病人的臨床治療過程中,針灸與中藥聯合治療在改善其月經失調、促進排卵、增加受孕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中醫理論中并未有PCOS 之病名,但根據其臨床表現,其與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有顯著的相似之處,辯證施治主要涉及脾腎虧虛和痰瘀交阻等兩方面。如女子無子,多因經候不調(《萬氏女科》)和求子之道,莫先調經(《丹溪心法》)等相關記載,由此可見,中醫治療PCOS 的案例由來已久。通常情況下,腎作為人體生育重要的器官之一,《素問·脈要經微論》說“腰者,腎之府”,為臟腑陰陽之本,生命之源,腎藏精,它在生殖、生育方面均扮演著重要角色。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腎對女性天癸、沖任、子宮的平衡、協調作用舉足輕重,而充實的腎精又是保證排卵正常的物質基礎。故在PCOS 治療中補腎十分必要。腎為先天之本,又賴于后天之本脾胃為其輸布水谷精微,提供氣血生化之源,故健運后天之本之脾胃亦顯得尤為重要,培補后天之本是治療PCOS 的根本,意在治本。而化痰祛濕、活血化瘀、清熱等則為治標之法,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靈骨位于第一、第二掌骨分歧之部位,為董氏奇穴之要穴,擅于溫陽益氣,與日本澤田派之合谷的位置暗相吻合,亦是益氣之要穴,可見其溫陽益氣之功強效宏;配合董氏奇穴之下三皇為益腎之要穴,共具溫補腎陽之功;另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四者為薄氏腹針引氣歸原之要穴,皆為任脈之穴位,又任主胞胎,故對子宮、卵巢等生殖系統具有較強的改善作用;又中脘、下脘、足三里具有健脾益氣之功,培補后天之本;上述配穴共具培補先天之本、后天之本之功,使之相輔相成,為治本之法。另血海、膈俞具有活血化瘀;尺澤、陰陵泉具有行氣化濕祛痰;曲池、內庭具有清熱之功,為治標之法。共具有健脾益腎,培補先、后天之本,兼以活血化瘀、化濕祛痰、清熱治標之法,標本兼治,重在治本。中藥治療亦是以健脾益腎為主,兼以活血化瘀、化濕祛痰、清熱等,相互配合,針灸與中藥并用以加強治療效果。
高翠霞、宋紅湘對120例PCOS病人進行分組實驗后發現,雖然聯合(針灸聯合中藥)組、中藥組和針灸組的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發育均有所改善,但聯合組以上兩項指標與其他兩組相比顯著更優(P
<0.05),提示在PCOS 病人的臨床治療中采用針灸聯合中藥治療能有效的改善其子宮內膜厚度和促進卵泡發育。本研究發現,A組的排卵率、妊娠率顯著高于B 組,早期流產率低于B 組(P
<0.05),A 組治療后的FSH、LH、T、LH/FSH 顯著優于B 組(P
<0.05),佐證了針灸聯合中藥治療的有效性。鄧春梅的研究發現,針灸聯合中藥治療組(治療方法與本次實驗相同)的FSH、LH、T、LH/FSH 等指標治療后的效果優于西藥治療組(P
<0.05),提示PCOS病人的臨床治療中采用針灸聯合中藥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其體內相關激素水平,臨床應用價值較好。本文中A組的月經紊亂、閉經、不孕改善有效率與B 組相比同樣顯著更優(P
<0.05),提示針灸聯合中藥治療PCOS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傳統方法的PCOS 治療多為直接促排卵,藥物包括克羅米芬、炔雌醇環丙孕酮片等,但從相關文獻來看,西藥在治療后常引起多胎、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等,故探索一種自然的、安全的、有效的、作用持久的、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就顯得十分必要。從筆者多年臨床經驗與相關文獻來看,針灸、中藥結合治療PCOS 的整體療效與西藥相比更具優勢:(1)中醫通過自身相關理論對PCOS 進行分析,掌握其基本癥狀和臨床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按辨證施治和辨病論治更具針對性;(2)針對性的選取具有健脾益腎、化痰、活血,敢結的中藥和選擇腎經、肝經、牌經、膀胱經、任脈上的相關穴位進行施治,能更有效的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促排卵更顯著;(3)PCOS 病人的卵巢增大、包膜增厚,中晚期則卵巢變硬、間質纖維化等癥狀與中醫學中的痰濕和瘀血等病理學上有相似之處,故在臨床治療時適當的加入化痰散結、活血化瘀之中藥,對促進卵巢包膜變軟和變薄幫助極大;(4)針灸聯合中藥治療PCOS 副作用,醫療成本低廉,病人易于接受。
綜上所述,PCOS 病人的排卵特點在臨床中常表現為月經周期延長、體質量指數超標、卵泡個數增多等,針對該病的這些排卵特點科學、合理的予以針灸聯合中藥治療效果較好,無副作用、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