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朱麗
病毒性腦炎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以顱壓增高、發熱、精神及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為突出表現,以腦實質為主要病理改變,在兒童及成人中均可發病,但多見于兒童群體。病毒性腦炎的發病與病毒感染有關,其中,可引起本病的病毒高達一百多種。而流行病學顯示,病毒性腦炎表現出流行性、散發性特點,發病率可達7/10 萬,若救治不及時,輕者遺留后遺癥,重者可導致患者死亡,這給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負擔。因此,探求病毒性腦炎可能的發病機制、干預靶點一直是研究者們的重要研究內容。輔助性T 細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調節性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T細胞中免疫應答功能不同的兩種類型,彼此存在拮抗關系,已有研究表明病毒性腦炎患者體內Th17/Treg 處于失衡狀態。microRNA-21(miR-21)是mi?croRNA 的一種,能通過多種方式影響免疫細胞的生長、分化,但這一點在病毒性腦炎中尚未得到證實。本研究擬通過檢測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 表達水平及Th17、Treg 細胞比例,分析腦脊液miR-21水平與Th17/Treg平衡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9 月至2019 年7 月在撫順市中心醫院兒科就診的急性期病毒性腦炎病兒(觀察組)108 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結果進一步分為兩亞組:輕癥組(輕癥病毒性腦炎病兒,57 例)和重癥組(重癥病毒性腦炎病兒,51 例),選取同期撫順市中心醫院兒科出院前復查已康復的病毒性腦炎病兒(對照組)110 例作為對照。收集兩亞組、對照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納入標準:(1)病毒性腦炎的診斷標準與《傳染病學(第8 版)》中有關描述相符,其中,當病毒性腦炎病兒符合頻繁抽搐或驚厥持續、肢體癱瘓癥狀、頭部CT/MR 檢查提示腦干出現異常密集灶或腦實質、意識障礙中至少兩條描述時,納入重癥組,否則納入輕癥組。(2)所有受試兒童監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紙質版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有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生長發育異常、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先天性心肝腎功能異常及其他顱腦病變病兒。(3)近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4)不服從檢測安排者。(5)資料不真實或不全者。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試劑與儀器
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儀(型號:ABI 7500 Sequence De?tection System)購自美國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見表1。人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7(IL-17)酶聯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貨號EK0410、EK0416、EK0430)購自上海彩佑實業有限公司;人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ELISA 試劑盒(貨號C505058)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酶標儀(型號MODEL550)購自美國Bio-Rad 公司;流式細胞儀(型號FACS CantoⅡ)購自美國BD公司;流式細胞儀采用的流式抗體均購自美國eBio?science公司。
表1 引物序列表
1.3 腦脊液采集及指標檢測
所有受試者均行無菌腰椎穿刺術,常規抽取腦脊液分成3份待檢。一份qRT-PCR法檢測miR-21相對表達量,試劑盒法提取總RNA,反轉錄成cDNA,以U6 為內參,熒光定量PCR 檢測miR-21 相對表達量,每個樣本3 次重復,2法計算miR-21相對表達量。
一份采用ELISA 法檢測IL-6、IL-10、IL-17、TGFβ 水平,試驗方法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酶標儀于波長450 nm 處測定吸光度(值,3 次重復,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樣品OD 值計算IL-6、IL-10、IL-17、TGF-β水平。
一份流式細胞儀分析Treg、Th17 細胞水平,密度梯度離心法提取單個核細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s),PBS 重懸PBMCs 細胞,取細胞懸液20 μL 分成2 份,調節細胞濃度后分別加入流式細胞儀抗體,其中,Treg管的單克隆抗體采用Foxp3 Alexa Fluor488/CD25 PE/CD4 PerCP,Th17管的單克隆抗體采用IL-17 Alexa Fluor647/CD3 FITC/CD4 PE,試驗方法均嚴格按照流式細胞檢測說明書進行,流式細胞儀上檢測Treg細胞和Th17細胞水平,結果用FACS Express 3.0 軟件分析,計算Treg、Th17和Treg/Th17。

2.1 病兒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與觀察組,輕癥組與重癥組受試兒童性別、年齡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2,3。
表2 病毒性腦炎對照組與觀察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3 病毒性腦炎輕癥組與重癥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腦脊液中miR-21、Th17、Treg、Th17/Treg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腦脊液中miR-21、Th17、Th17/Treg 水平明顯升高(P
<0.05),Treg 水平明顯降低(P
<0.05)。見表4。
表4 病毒性腦炎對照組與觀察組腦脊液中微小RNA-21(miR-21)、輔助性T細胞17(Th17)、調節性T細胞(Treg)、Th17/Treg水平比較/± s
2.3 兩組腦脊液中IL-6、IL-10、IL-17、TGF-β 水平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IL-6、IL-17 水平明顯升高(P
<0.05),IL-10、TGF- β水平明顯降低(P
<0.05)。見表5。
表5 病毒性腦炎對照組與觀察組腦脊液中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7(IL-17)、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水平比較/(ng/L,± s)
2.4 不同嚴重水平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Th17、Treg、Th17/Treg 水平比較
與輕癥組相比,重癥組病兒腦脊液中miR-21、Th17、Th17/Treg水平明顯升高(P
<0.05),Treg 水平明顯降低(P
<0.05)。見表6。
表6 病毒性腦炎輕癥組與重癥組腦脊液中微小RNA-21(miR-21)、輔助性T細胞17(Th17)、調節性T細胞(Treg)、Th17/Treg水平比較/± s
2.5 不同嚴重水平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IL-6、IL-10、IL-17、TGF-β 水平比較
與輕癥組相比,重癥組腦脊液中IL-6、IL-17 水平明顯升高(P
<0.05),IL-10、TGF-β水平明顯降低(P
<0.05)。見表7。
表7 病毒性腦炎輕癥組與重癥組腦脊液中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7(IL-17)、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水平比較/(ng/L,± s)
2.6 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Th17/Treg水平與IL-6、IL-10、IL-17、TGF-β 水平的相關性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 水平、Th17/Treg 水平與IL-6、IL-17 水平均明顯正相關(P
<0.05),與IL-10、TGF-β 水平均明顯負相關(P
<0.05)。見表8。
表8 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微小RNA-21(miR-21)、輔助性T細胞17(Th17)/調節性T細胞(Treg)水平與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白細胞介素-17(IL-17)、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2.7 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 水平與Th17/Treg 的相關性
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 水平與Th17/Treg 明顯正相關(r
=0.553,P
<0.05)。見圖1。
圖1 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微小RNA-21(miR-21)與輔助性T細胞17(Th17)/調節性T細胞(Treg)的相關性分析
病毒性腦炎是兒科常見疾病,當病兒機體抵抗力低時,病毒可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對中樞神經組織細胞造成損害。其中,病毒對機體的損害機制可具體分為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直接損害為病毒及其釋放的毒素對腦組織、腦細胞造成的損傷,間接損害為病毒及其釋放的毒素激活顱內免疫應答反應后,產生的大量炎性因子對局部腦組織、腦細胞造成的損害。有研究表明,與直接損害相較,間接損害對治療后不良事件發生的影響更為嚴重。T細胞是人體主要的免疫細胞,參與病毒感染機體后的免疫應答反應,而CD4T 細胞作為T 細胞的重要類型,在病毒及其釋放的毒素刺激下可分化為多個亞群,其中,Th17、Treg 是維持免疫穩定、免疫耐受過程的兩個重要亞群,彼此聯系緊密,功能相互抑制,當機體運行正常時保持動態平衡,共同維持機體的免疫內環境穩定,當免疫應答激活后,Th17/Treg 狀態失衡引起炎癥反應,參與疾病發病后的免疫調控。
有研究表明,初始T 細胞分化發育方向受制于所處周圍環境,當機體周圍環境中IL-1β、IL-6 和TGF-β 濃度處于高水平時,初始T 細胞分化發育方向趨向于Th17 細胞,由Th17 細胞調控分泌的IL17、IL-6、IL-23 等細胞因子隨之增加;當周圍環境中只有TGF-β 處于高水平時,初始T 細胞分化發育方向趨向于Treg 細胞,由Treg 細胞調控分泌等IL-4、IL-10、TGF-β 細胞因子隨之增加。本研究中,隨著病毒性腦炎的發生與病情的加重,患者腦脊液中Treg、IL-10、TGF-β 水平明顯降低,Th17、Th17/Treg、IL-6、IL-17 水平明顯升高,且Th17/Treg 與IL-10、TGF-β 水平明顯負相關,與IL-6、IL-17 水平明顯正相關,這表明病毒性腦炎患者體內存在免疫調控,Treg、Th17、IL-6、IL-10、IL-17、TGF-β 均參與其中。Zhang 等研究表明,IL-6 是決定Th17、Treg 分化相對比例的重要細胞因子,本研究結果與之一致。且IL-6 水平升高導致初始T 細胞向Th17 細胞分化后,進一步導致由Th17 分泌的IL17、IL-6 水平升高,由Treg 分泌的IL-10、TGF-β 水平水平降低,如此循環往復,Th17/Treg呈現出失衡狀態。
miR-21 是非編碼小片段RNA 分子miRNA 中的一員,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癌癥、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癥相關性疾病中均密切相關。謝子英等研究發現,miR-21 與急性胰腺炎患者細胞內感染程度、免疫應答、炎癥反應具有相關性,推測miR-21表達上調可影響機體全身性炎癥反應爆發,導致IL-6、IL-8、TNF-α 等炎性因子的過量釋放。姚紹鑫等研究表明,肝癌大鼠外周血miR-21 水平上調,與Treg/Th17比值明顯正相關,但具體分子生物學調控機制未知。但在于海奕等人的研究中,大鼠心肌細胞IL-6 水平增加后,可通過增強STST3 活性促進miR-21 的轉錄表達,共同參與心室重構。本研究中,隨著病毒性腦炎的發生與病情的加重,患者腦脊液中miR-21 水平明顯升高,與IL-10、TGF-β 水平明顯負相關,與IL-6、IL-17、Treg/Th17水平明顯正相關,這表明miR-21參與病毒性腦炎的發生及病情加重過程,與IL-6、IL-10、IL-17、TGF-β、Treg/Th17 均有明顯的相關關系。結合前人研究,本研究結果表明,病毒性腦炎腦脊液中miR-21 表達上調,可能與IL-6、IL-10、IL-17、TGF-β 水平相互影響,共同參與免疫調控,即Th17/Treg的失衡過程。
綜上所述,病毒性腦炎病兒腦脊液中miR-21表達水平、Th17/Treg 均明顯增加,兩者明顯正相關,miR-21 水平升高可能對Th17/Treg 失衡有促進作用。雖然研究結果表明,miR-21 對Th17/Treg 失衡的影響可能有IL-6、IL-10、IL-17、TGF-β 的參與,但具體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