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軍
左江花山巖畫這一駱越根祖文化瑰寶,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左江河畔。這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2世紀左江沿岸壯族先民駱越留下的重要文化遺存,筆法古樸、圖案豐富、場面壯觀、規模宏大的花山巖畫與山崖、河流和臺地,共同構成神秘而震撼的文化景觀,被稱作“斷崖上的敦煌”。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40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廣西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填補了中國巖畫類世界文化遺產、廣西世界文化遺產、壯族世界文化遺產三項空白。
艱苦漫長十三載,花山申遺終圓夢。早在1999年,寧明縣委、縣政府率先嘗試為花山巖畫申報世界遺產;從2003年開始,廣西正式啟動左江花山巖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自申遺工作開展以來,崇左市委、市政府和左江流域花山巖畫分布區內的寧明縣、龍州縣、江州區、扶綏縣開展大量的保護和申遺工作,一任接著一任干,一棒接著一棒跑,花山巖畫申遺工作一線的各界人士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付出了辛勤汗水和艱苦努力。十三載艱苦申遺路,風雨兼程,終成正果,花山巖畫世人皆知,駱越文明在世界舞臺綻放。十三年間,無數干部群眾、各界人士不計名利、默默付出,為這一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申遺工作奉獻寶貴的人生時光,申遺的成功,不僅是對駱越先祖的敬重,更是對繼承者、保護者們最好的贊美。
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遺成功5年來,崇左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力推進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的宣傳、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工作,先后實施16項保護研究工程,頒布施行《崇左市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保護條例》,加快花山景區項目建設,推進大型壯族神話實景劇《花山》、大型舞臺劇《駱越·天傳》常態化上演。通過不斷深挖左江巖畫文化內涵,有力推動壯族優秀文化走向世界,推動全市文化旅游持續火爆。全市接待游客人數從2015年的1597.2萬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3476.9萬人次,年均增長16.8%;旅游總消費從132.5億元增加到339.1億元,年均增長20.7%。崇左市榮膺2018年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十佳魅力城市”稱號,2020年成功創建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市,成功獲得2022年廣西第四屆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承辦權。
今年是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申遺成功5周年,崇左市聯合《文史春秋》編輯出版花山巖畫文化專刊。編輯部披沙揀金,遴選十余篇佳作結輯刊發。這些文章張弛有度,繁約有序,或詮釋巖畫之奧秘,或宣介巖畫之魅力,或見證申遺之艱辛,或彰顯各界之奉獻。這一切,只為更好地保護花山文化遺產,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為文化旅游播譽,為經濟發展馳聲,助推全市充分發揮花山巖畫世界“金名片”效應,高質量承辦2022年廣西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全面推進崇左旅游振興,加快打造“山水崇左、甜蜜邊關、魅力壯鄉”文化旅游品牌。
(作者為中共崇左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