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小紅
摘 要:體育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鍛煉幼兒的身心素質,培養幼兒的運動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轉變,幼兒體育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效果更加明顯,有效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幼兒體育教師應該把握幼兒的身心特點,凸顯幼兒體育教育理念,創設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那么,應該如何更好地體現學前教育階段體育教學的作用,形成幼兒體育教學體系,就成了擺在教師面前的重任。
關鍵詞:學前階段;體育教學;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2-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89
幼兒體育教學是提升幼兒身體技能和培養幼兒生活習慣的重要途徑,能夠促進幼兒的正常發育,增強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幼兒對體育充滿熱情,能夠積極投入體育活動中,根據教師提供的活動素材,較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教育,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幼兒體育教育還存在一些共性問題,限制了體育教學效果,需要引起幼兒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幼兒體育教師應該深入研究幼兒的心理和情感,把幼兒體育教學納入重點工作中,鍛煉幼兒樂觀、堅韌的性格,提高幼兒的身體健康水平。
一、學前教育階段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一)促進幼兒體能發展,形成體育習慣
在幼兒階段進行體育教學,對幼兒的體能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幼兒處于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后天的生活條件和運動情況將會直接影響幼兒的成長,所以進行幼兒體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幼兒在活動中經過重復性的肢體訓練,能夠增強各個器官的活躍度和適應性,有效發展調節能力。幼兒的肌肉、關節、骨骼等會在運動過程中得到鍛煉,加快幼兒的血液循環,增加幼兒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提高幼兒的抗扭轉和抗擠壓能力。
(二)鍛煉幼兒智力水平,激發良好情感
體育教學與幼兒智力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通過體育教育可以鍛煉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實踐能力等,促進幼兒整個神經系統的生長發育,有利于幼兒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幼兒大腦在運動時會受到各種信息的刺激,伴有大量的認識活動,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最終都會傳到大腦,建立起神經聯系。隨著幼兒的活動經驗越來越豐富,他們的情感也會受到啟發,幼兒體育教師應該樹立全面發展的幼兒體育觀,設計層次化和開放性的體育活動。
(三)增強幼兒適應能力,加強安全教育
有些幼兒在家享受過度溺愛,產生了不良的習慣,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因此,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參與集體活動,讓幼兒學會與同伴合作,共同分享喜悅,為幼兒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體育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不同的體育游戲,讓幼兒一邊做游戲,一邊增強生活技能,讓幼兒對社會產生更深刻的認識,獲得未來生活的動力。體育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當幼兒對安全有了一定認識后,自我保護意識就會增強,在生活中也會形成安全活動的習慣。
二、幼兒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造成幼兒心理壓力
幼兒體育教師必須專業、權威,教給幼兒標準的體育動作,為幼兒指出體育活動的缺點,從而讓幼兒改善陋習,強化身心素質。但是,有一些幼兒園體育教師配備不足,無法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體育教育,造成了幼兒對體育的反感。還有一些幼兒園沒有專職的體育教師,日常的體育活動都是由其他幼兒教師負責,這些教師沒有專業的體育知識,無法真正挖掘幼兒的運動天賦,無形之中給幼兒造成心理壓力。
(二)體育教學內容單一,幼兒參與興趣不強
有些幼兒體育教師認為幼兒體育教學不重要,只要幼兒在活動中不受傷就行,并不關注幼兒的體育素養是否生成,所以會選擇一些簡單、缺乏趣味的體育活動,不僅教學缺乏激情,幼兒也不感興趣,使幼兒體育課堂陷入僵局。還有的幼兒體育教師自己沒有成熟的教學經驗,總是照抄照搬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時不做任何改進,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不能獲得充足的運動量,不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
(三)體育活動局限于課堂,幼兒參與機會少
目前幼兒體育教學中,存在一個明顯不足,就是體育活動局限于課堂,除了課堂教學以外,幼兒很少有體育運動的時間,導致幼兒身體素質下降,幼兒掌握的體育技能也受到影響。有的幼兒園辦學條件相對較差,體育活動器材缺乏,每次組織體育活動都是運用固定的器材,時間久了,幼兒對這些器材不感興趣,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還有的體育教師把戶外活動當成幼兒的自由活動時間,沒有對幼兒進行教育。
三、幼兒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堅持游戲為主,重視興趣培養
幼兒的認知條件決定了幼兒體育教育要以游戲為主,通過多種游戲促進幼兒的發展。游戲是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愛玩的孩子往往蘊藏著巨大的潛能,幼兒體育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幼兒的體育興趣,保障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權利,發揮幼兒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把游戲當成幼兒的自主性活動,讓幼兒主動控制游戲,而不是被動完成游戲任務,還要在游戲中教會幼兒合作與競爭,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對于游戲內容的選擇應切合實際,聽取幼兒的意見,能夠激發幼兒的潛能,使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實現雙邊的互動活動。幼兒在游戲時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幼兒教師要引導幼兒自主解決矛盾,學會遵守游戲規則,認真對待每一次游戲,不僅提升了幼兒的身體機能,還鍛煉了其人際交往能力,提升了體育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