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中文 劉軍銘


眾所周知,DNA檢驗鑒定已經成為刑事技術中一項廣泛使用、效果顯著的成熟技術,被廣大刑偵人員稱為“新生代證據之王”。但是在當前情況下DNA檢驗也遇到了新的問題,目前全國的DNA庫容已經高達9000萬,但是相比較之下,物證數量卻少得可憐,嚴重不成比例,由此造成人員比中率只有百分之幾,比中案件數量上升緩慢。以某省為例,該省的庫容量630萬,物證24.5萬,比中案件16.4萬,人員庫直接比中案件9.8萬,人員比中率約為1.62%。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案發現場發現、提取的物證數量不足所致。
鑒于以上問題,如何在案發現場快速便捷的發現、提取更多的物證成為了DNA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而生物檢材物證僅僅憑借肉眼是很難發現的,我們非常希望能夠有一款設備能夠幫助我們,使得案發現場的生物檢材變得一目了然。隨著光學和成像技術的發展,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生物檢材(精斑、唾液、牙齒、骨骼、皮屑等)在特定波段的光源激發下,會產生斯托克斯現象,生物檢材在吸收了入射光輻射能之后,產生能級躍遷,由基態躍升至激發態,發出更高波段的熒光。如下圖所示:
由此,具有特定輸出波段的刑事技術光源為主體的“生物檢材發現儀”在生物檢材搜索、發現過程中體現出了易用、快捷和光學無損檢驗的巨大優勢,通過該方法,可以在客體表面快速發現生物檢材(如血跡、精液、唾液斑、毛發、組織、骨骼碎片等),對提高物證提取率發揮了重大貢獻,受到刑事技術法醫和DNA部門的青睞。
目前市場上生物檢材搜索的光源主要分為三大類。采用傳統疝燈技術的多波段光源,采用LED技術的多波段光源和采用激光發光技術的激光光源。
其中傳統疝燈技術的多波段光源,由于體積大,笨重,不易攜帶,光效率低等問題已經逐漸退出市場。采用LED技術的多波段光源,具有光源波段多(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實現任一波段光源的輸出)、功率大(可以做到幾十瓦甚至上百瓦)、體積小、亮度高、壽命長、光純度高,搜索面積大,性價比高,便于攜帶等眾多特點,目前被廣泛應用。激光光源,具有單色性好、分辨率高的優點,但是由于技術限制,該類型光源目前只能提供445nm和532nm兩種波段,而且最大有效功率不超過8瓦,光輻射能略小,光斑照射面積小,性價比低。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認為光源搜索技術將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1.整合LED光源具有高輻射能、照射面積大和激光光源單色性好、分辨率高的優點,生產出具有輻射能量更高,光源純度可調的、照射面積更大的光源。
2.光源技術加入AI掃描成像識別功能,在光源照射下,用專有設備對案發現場進行光譜掃描,根據不同生物檢材的熒光光譜特征,自動識別出生物檢材并標定。
3.光源技術和特種試劑相結合。根據不同生物檢材的特性,加入不同的試劑、催化劑,使得生物檢材在不同的光源輻射下產生不同波段的熒光反應,例如醫療、免疫學中經常遇到各種熒光標定試劑等,由此在可以快速發現生物檢材的情況下也可以有效去除假陽性。
作者簡介:
婁中文,男,1990年8月,大學本科,中級。
劉軍銘,男,1988年5月,碩士研究生,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