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亞青

摘要:現階段,林業種植在社會的經濟發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林業種植對國家的生態進行保護,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進行保障,與此同時,能夠促進我國的經濟增長。因此,林業種植的質量非常重要。基于此,文章通過對林業種植的現狀進行分析,對種植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有針對性的給出有效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對種植的質量進行提升。
關鍵詞:林業種植;種植問題;種植結構;種植技術
1林業種植現狀
當前,根據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我國的林業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現代林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林業發展的體系,對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以2018年林業為例,如表1所示,在同一時段,我國的產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林業產值表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第一產業的發展會對二、三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造林綠化產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1]。
2林業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2.1種植理念方面
植樹造林的實質是改善生態環境,對林業的經濟進行有效的提升,保證森林資源能夠進行可持續發展。所以,植樹造林具有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多重效益。在這方面,規劃和實施植樹造林,確保利益協調發展。然而,從實際發展來看,植樹造林所追求的環境效益遠遠小于經濟效益。在造林規劃過程中,越來越重視造林產品的經濟價值。比如,在高度重視城市生態建設、道路景觀設計和園林景觀的過程中,對喬木、灌木、草坪等森林資源的需求很大。因此,為滿足市場需求,主要采用喬木和灌木造林,商品林占比較大。經濟林的數量大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不利于森林資源生態效益的提高和發揮[2]。
2.2種植種類方面
從城市森林資源的減少可以看出,導致森林資源逐漸枯竭的因素很多,森林物種多樣性的缺乏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森林資源過度個性化容易增加土壤侵蝕,降低土壤肥力,導致森林抗災能力下降,從而加速了森林資源的減少。已有研究表明,隨著杉木人工林的增加,土壤滲透性和淺層土壤含水量將持續降低,為了土壤能符合種植需求,從而對土壤孔隙度、排水能力等指標要求持續增高。長期以來,種植區土壤已不再適合森林的生長,也不能滿足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世界著名的森林公園和中國著名的生態資源保護區都種植著不同類型的植被,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很強,能夠實現長期發展。相比之下目前城市森林現狀不僅違背了綠化城市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念,而且破壞了城市生態系統的平衡[3]。
2.3林業種植設計不符合相關標準
造林管理是一項技術性工作,對造林技術要求很高。所以,生產者必須充分認識森林資源在保護自然環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用先進的造林技術。然而,在實際的造林過程中,一些地區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提高造林美學程度,付出了過度的努力,使得在林業的種植中出現了不同的問題。比如,在園林的綠化種植的過程中,對草坪進行大面積的種植,沒有與灌木以及喬木進行一定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對生態功能的發揮進行阻礙,在林業種植的發展過程中有不利的影響。
2.4林業規劃缺乏合理性
在國家的發展中,森林資源是不可缺少的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的生態環境有重要的作用。近幾年,我國政府部門對綠化工作越來越重視,但在綠化工作中還有部分的問題沒有及時進行解決。例如,林業種植要進行有效的規劃,做好林業規劃對綠化工程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林業的規劃中,還有很多不合理的內容,在制定植樹計劃時,工作人員不了解實際的植樹工作,不能正確規劃整個生態系統,不能充分考慮植樹造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與此同時,因為林業不能進行合理的規劃,造林人員不能根據種植環境的特點開展造林工作,不利于提高造林質量和效益,對造林行業的穩定發展進行了一定的制約。
3林業種植優化對策分析
3.1加強林業養護
對于樹木來說,當它們生長發育的時候,它們總是會長出許多新的樹枝。為了使樹木長得更好,必須修剪新枝,使它們保持良好的形狀。在實際種植的第一年,它不需要修剪就可以生長。之后,如果這棵樹存活下來并且生長良好,就應按照正確的養護方法修剪一次,修剪樹木的主要方法有剪枝、扭梢、拉枝等。在這個養護的過程中,需要檢查樹木的于土壤之間的松動和坡度,以免出現變形的情況。在管理過程中,應及時清除樹木周圍的雜草,進行護理和糾正,雜草生長時,需要用除草劑[4]。
3.2注重林業種植的多樣性,合理配置種植樹種
在造林過程中,應按照物種多樣性原則進行樹種的種植。在種植的過程中,可以對本地樹種進行優化、改良和引進外來樹種豐富樹木多樣性。對于鄉土樹種,可以根據已有的種植經驗選擇成活率高、抗病蟲害的樹種。在樹種改良方面,需要與科研機構合作,提高樹種的生態適應性,以滿足當地林業種植業發展的需要。在引進外來樹種時,應根據風險評估結果選擇低風險和零風險的外來樹種,以增加造林生物多樣性。
3.3科學合理地配置樹木
種植者必須科學地優化快速生長和緩慢生長樹木種類之間的關系,以確保兩個樹種的合理比例。從工業角度看,應選擇大量速生樹種,以滿足工業生產的需要,提高種植的經濟效益。慢生樹種需要長期的生長過程,短期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并不明顯,但從長期和發展的角度來看,慢生樹種可以改善其合理分布,產生更大的環境效益。因此,種植戶在實際工作中應合理搭配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并結合起來,以適應林業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種植戶應該以實際種植情況為出發點,制定科學合理的種植計劃,以適應不同的造林需求[5]。
3.4完善林業種植結構
在植樹造林時,要合理規劃,積極適應樹種結構,科學種植病蟲害防治能力強的樹種,將樹種的種植密度和透光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除此之外,種植的工作人員必須充分了解樹種的基本特征以及具體生長規律,采用混交林種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森林生態結構的科學合理性,充分發揮林木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在造林過程中,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管理職能,嚴格監督造林工作,全面檢查造林場地,為林業科學合理化提供重要保障。
結語:根據當前林業種植的發展,相關的管理部門要對林業的種植進行有效的規劃,但是種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林業種植的發展有一定的阻礙,所以,種植的工作人員要對規劃工作進行重視,根據林業的發展對林業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通過選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對林業的種植以及生態環境的發展進行提升。
參考文獻:
[1]徐云鵬.淺析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種子科技,2019,37(03):14.
[2]馮坤喬,丁學農,劉嵐,潘軍.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農家參謀,2019(18):92.
[3]徐紅麗.試析林業種植中針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有效路徑[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92.
[4]鞏軍權.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促進林業生產建設與有效發展[J].現代園藝,2020,43(12):223-224.
[5]劉金秋,高莉,孫豐勝,謝宏波,張龔.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質量安全管理有效措施[J].現代園藝,2020,43(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