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消費方式出現新的轉變,當代設計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在當下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傳統的生活方式逐漸被信息數字形式所取代,先進技術、新材料在當代設計中創新崛起,促使未來當代設計呈現虛擬設計、人性化設計、綠色生態設計的發展趨勢,京劇臉譜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標志之一,如何在當代設計中發展并延續下去,與當代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相融合是京劇臉譜發展創新的一大突破口。
關鍵詞:京劇臉譜;當代設計;延續發展;融合
一、當代設計的發展現狀分析
(1)當代設計現狀
經濟快速發展,設計業得到巨大提升并呈現出新面貌。人們的消費方式出現新的轉變,形成一系列“快餐式”消費并促使各個快速消費行業的興起,設計產業也反作用于設計創新性的發展,當代設計呈現出多樣化特點。
設計不僅僅滿足于人的生理需求,更是人的精神需求上給予滿足。設計給人們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人們的需求變得復雜多樣,消費者從在物品的實用功能需求中的到滿足后,轉向對心理滿足的需求。
多元設計領域的增多。面對當下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先進技術、新材料在當代設計中的創新崛起,賦予了當代設計更多樣的表現形式,不僅在平面、服裝、建筑、產品上等更深入的發展,多媒體、新媒體等當下信息時代的產物也促使了例如APP、UI等虛擬設計產業。設計形式逐漸豐富,表現的形式也更加多樣。
(2)當代設計未來發展趨勢
1.虛擬設計的極大發展
傳統的生活方式逐漸被信息數字形式所取代,以往的設計類型可以概括為“物質設計”,而如今迎來的是“非物質設計”的興起,例如APP、UI設計是虛擬化、情感化和數字化的形式產物。設計逐漸從‘有形’向‘無形’轉變,從‘硬件’向‘軟件’轉變,從‘物質化’向‘非物質化’轉變,最終‘產品設計’向‘服務設計’轉變,實體設計師跨界進入數字化領域,數字工具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控制著我們部分的物理世界,人類也必將享受全方位的數字體驗,更多的進行人機交互,簡單來說,就是實體世界數字化。0 在未來,虛擬設計的普遍是現代社會經濟實力、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
2.人性化設計理念的增強
設計的目的應體現以人為本,做到切實為人們服務才是設計的落腳點。古往今來,為人類提供便利、提供服務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成為設計領域的共識,設計師應具備最基礎的設計素養和設計責任感,在設計中投入關懷和情感,充分考慮人的需要、情感、個性等各個因素,在人的認識基礎上作出設計,重視不同人群差異化,對弱勢群體給與更多的關注和尊重,是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
3.綠色生態設計意識的提升
全球資源的過度汲取與資源浪費造成了生態資源的破壞,保護生態迫在眉睫。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并以更好的方式延續人類文明,作為設計師應當肩負保護地球生態的責任,在設計規劃與設計中對資源能源的浪費、材料可持續利用的使用考慮周全,做到可持續設計、綠色設計。
二、京劇臉譜的價值
京劇臉譜歷經數千年,不管是其蘊涵的色彩還是構圖規律,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標志之一,夸張的造型、鮮艷的色彩和象征性意義的視覺語言具有獨特的美學特征。
色彩是視覺傳達中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情感傳達的載體,京劇臉譜中的色彩表現富含了濃厚的視覺語言。京劇臉譜中,顏色不僅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更加被賦予了各種象征意義。觀眾能通過京劇臉譜的配色更快的了解到人物角色定位和性格特點。
京劇臉譜中的圖形、紋理來源人的生理結構和肌肉組織,以及人物情感的夸張詮釋,表達了人物角色的個性和特質。例如,金錢圖案的繪制象征膽大斂財的本質,蝠形、月牙等圖案的裝飾性使用,更為鮮明的體現了人物角色的性格與特質。通過對人體生理結構和肌肉組織的掌握運用夸張的手法繪制圖形圖案,將人物角色的靈動性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三、京劇臉譜在當代設計的發展和局限
京劇臉譜的視覺特點形成的文化符號是其價值所在,也是在當代設計中創新和發展最重要的信息。當代設計師利用京劇臉譜的文化符號,在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產品設計上進行了各種文化設計價值的最大開發,以不同的形式、內涵表現京劇臉譜的特點。從二維世界的感官刺激發展到三維領域,從而不僅限于視覺單方面體驗,更是經過設計加工,從視覺、聽覺、味覺、生理以及心理全方位的升級體驗。在大眾的實際需求和心理需求創作了京劇臉譜服飾、京劇文創等作品。但京劇臉譜在當代設計中的發展現狀也有局限性。
首先,京劇臉譜文化傳播方式受限且片面。關于京劇臉譜的設計,很少有整塊化文化的展示,都是存在于一些單個文創設計的展示,沒有把臉譜的文化符號擴展至更寬領域,忽略臉譜文化信息傳遞的整體性和多樣性,缺乏創新意識。
其次,京劇臉譜文創發展設計較為陳舊單一。京劇臉譜文創的衍生品形式現今大多為“貼圖”模式,毫無設計意義,圖案樣式和花紋樣式不經產品與文化相結合,只是一味的把圖案貼上去,缺少設計感,產品形態表達上缺乏美感且時代感不足,對傳統元素的運用過于生硬,缺失京劇臉譜文創的意義。
再則缺乏完整的知識產權系統。基于京劇臉譜文化在設計價值的開發中,其藝術符號并沒有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導致京劇臉譜文化藝術在其傳承和發展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護。
四、京劇臉譜在當代設計趨勢中的融合
當代設計是相互交融、多元的領域,京劇臉譜必須跳脫以往單一、枯燥的設計形式,加以創新以便跟隨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貼合當代設計的發展形式。介此,京劇臉譜文化與虛擬交互設計、人性化設計、綠色設計相融創新發展。
(1)京劇臉譜融入虛擬交互設計
未來數字化領域的發展,催生了更多的產業領域,設計的發展必定將趨于虛擬設計。京劇臉譜文化在虛擬設計領域中開拓,是其發展的新形勢。例如開發京劇戲曲的APP軟件、進行軟件的UI界面設計或者是以數字化信息作為載體,搭建數字化展示平臺等數字化展示方式對其進行拓展開發等。
京劇臉譜作為京劇藝術的載體之一,也離不開京劇藝術的發展和傳承。結合現代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等,在推進京劇藝術的同時利用好京劇臉譜這一文化符號,促進京劇臉譜創新推廣。在創新形式上,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開發關于京劇藝術的APP,設定京劇文化認識、京劇藝術表演、京劇文創、京劇臉譜制作等多個模塊設定,多方面模塊隨京劇藝術進行展示,同時APP的UI界面設計,提取京劇臉譜色彩、圖形、寓意等文化符號,用扁平化和擬物化的表現方式,創作出具有個性、裝飾性和特色性的UI設計。使用者可通過移動設備和網絡進行虛擬京劇文化體驗,并實現人與京劇文化的交互體驗。
運用多樣的技術,傳播京劇臉譜的文化。利用環境中的聲、光、色、造型等情景,提取京劇臉譜文化信息的特有符號用于虛擬成像技術,營造京劇文化氛圍,或運用影像技術以視頻或動畫的方式將京劇臉譜的內容以虛擬化地印象展示,還可利用VR技術,擬采用影像技術向參觀者展示京劇變臉的魅力。
(2)京劇臉譜融入人性化設計
關注使用者的情感感受,基于人的使用感受,提升京劇臉譜在當代設計中的體驗設計和服務設計,為開拓京劇臉譜融合設計發展的新途徑。
京劇臉譜作為京劇藝術的形式之一,文化的傳播不應只單單通過京劇表演、京劇臉譜元素提取的文創產品進行創新傳播,更應飽含人文情感溫度的文化推廣,重視京劇臉譜文化設計發展的體驗設計,例如臉譜制作、變臉等活動形式,不僅能讓群眾切實沉浸其文化內涵之中,更以互動等形式的體驗設計作為京劇臉譜文化推廣手段。
(3)京劇臉譜融入綠色設計
京劇臉譜文化能夠更有有意義的傳承發展,綠色設計的融入是不可缺少的。綠色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0
首先,設計師自身要有最基本的設計素養,負有責任感去為人與生活而設計。在京劇臉譜文化的設計開發上,使用臉譜藝術元素進行創作,其最終生產出來的實體產品在材料、工藝上要樹立環保意識,使用可回收利用、可循環的材料包裝。在設計上注重綠色設計,放棄對產品在外觀、材料上的過分設計。
其次,京劇臉譜與綠色設計的結合,突出京劇臉譜文化的高相融性。以綠色設計為本的臉譜衍生品所流露的文明和諧更加促使消費者去切合到綠色消費的環保意識,在京劇臉譜文化價值上附加了一層生命情感,這種生命情感與臉譜文化相融,給消費者對臉譜文化的感知上升到更高一層的情感體驗,不光是對文明歷史的感知,更是對人文情懷的感知。
五、結束語
隨著當代科技技術、經濟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京劇臉譜藝術文化不被消磨,這與其自身的文化力量密不可分。京劇臉譜文化作為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的發展形式、人的需求相結合,融合當代設計的發展趨勢,中國傳統藝術才能更好地發展和傳承。同樣,當代設計也只有植根于像京劇臉譜這樣的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中,并豐富其形式和表現方式,不斷地完善和改變,才能切實建立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獨特民族特色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張英.當代設計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J].設計,2017(21):46-47.
[2]張陽陽.當代設計發展趨勢[J].藝術科技,2017,30(03):257.
作者簡介
湖州師范學院 浙江湖州市 鄧茜睿,1997.09,女 漢族 湖南懷化人,湖州師范學院 藝術學院 20級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設計策劃與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