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新華 李丹丹
近期欣賞了青年藝術家曾凡忠博士的系列黑板粉筆畫作品,包含人物、花鳥、動物、風景等百余幅。這些粉筆畫作品可謂形神兼備,變化萬千,在盈盈數尺的黑白空間里,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他善于借助粉筆畫的特性,在普通黑板的基礎上,集油畫、粉畫、國畫、攝影的重彩、輕柔、飄逸、逼真之靈秀,加以綜合、吸收、提煉、取舍、創新,在黑板上涂出了全新的繪畫效果,可謂獨樹一幟,趣味超然,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美學特色。
一、崇高的人物美
“崇高”是一個與秀美相對的美學范疇。它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能夠使人在精神境界上面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崇高感來源于在相對弱小但代表正義的力量與強大敵對勢力的抗爭過程中人所展現出來的精神力量。崇高為人類自覺實踐的產物(不順利)/巨大矛盾沖突獲得美感(以悲傷痛苦獲得力量,肯定人本質力量,不自由中得到自由)/自然界(不平凡)崇高的價值載體可以是藝術作品,也可以是人的現實活動,例如改造征服自然或社會斗爭等。如近期曾凡忠創作的以“迎建黨百年,守初心使命”為主題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系列粉筆畫作品,正是崇高人物美的體現。他創作塑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和英雄人物,如李大釗、鄧恩銘、陳獨秀、焦裕祿、劉胡蘭、董存瑞、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雷鋒、錢學森、鄧稼先、鐘南山、袁隆平等人物系列,以人物群像的方式描繪了人民群眾火熱的社會生活和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歌頌了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征程上所建立的不朽功勛,以及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開創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的重大成就。他借助手中的粉筆,通過對人物肖像精心的描繪與塑造,體現了對于崇高人格美的執著追求,突現了這些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與獨特風采。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撫今追昔,穿過歷史的煙云感受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從而引發心靈上的感悟和靈魂的洗禮,激發我們繼往開來的信心和動力。因此這些作品所展之處無不受人歡迎,反響強烈。
二、真摯的情感美
藝術的本質特征是以社會生活為源泉和素材,憑借各種藝術語匯或媒介,用形象思維塑造藝術形象創造藝術意境抒發審美情感詮釋人生真諦,揭示生活哲理,謳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潛移默化地感染和啟迪藝術欣賞者。美術作品的本質特征也是如此,曾凡忠以粉筆為工具,以黑板為載體,通過點、線、面、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方式,并將這些元素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曾凡忠在粉筆畫創作時,常會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融入真情實感。在粉筆畫創作中,曾凡忠不是簡單的描摹和照搬相片與圖片,而是反復閱讀人物背景資料和多幅相關圖片,進行深入思考,醞釀情感,并通過藝術構思進行大膽取舍,選取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進行創作,從心中生情到筆下傳情再到紙上融情,所以他創作出來的作品雖來自于相片,卻又高于相片。在他的作品中,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的農民和工人、知識分子的形象和姿態,以及他們的勞動和生活,都描繪和塑造得很美,很真實,很自然、很生動、很典型,且很生活化,看了令人很感動。這是因為曾凡忠是懷著真誠的熱愛之心去描繪普通人的生活和形象,所取得的積極的藝術成果。
三、留黑的藝術美
為了豐富與提升黑板粉筆畫的藝術效果,曾凡忠以一個改革家的膽識深入鉆研,知難而進,廣采博納,吸收傳統剪紙、線描、國畫、油畫、版畫、素描等技法,在光影上吸收素描、版畫技法,讓作品立體感更強;在線條上吸收國畫與剪紙、線描手法,讓作品呈現虛實與空靈之美;為了體現濃淡效果,他還加入水粉、水彩技法,讓黑白之間的粉筆畫體現多層之感,從而豐富了黑板粉筆畫的藝術特色,增強了它的藝術表現力。
他的系列粉筆畫形如照片,卻又高于照片,形同版畫,卻又是粉筆畫,正是巧妙利用了“留黑涂白或添彩”手法。黑白粉筆畫非常講究黑白關系,一般采用大塊的對比來突出主體形象,使其更明顯強烈。用白襯出黑,或用黑來襯出白,白中一點黑或黑中一點白,畫面效果都是非常強烈突出的。這與傳統國畫里的“計白當黑”是一脈相承的,即將畫的虛空(白)處,當作實畫(黑)一樣布置安排,雖無著墨,亦為整體布局謀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黑白之間疏密虛實,才能破平板、劃一,有起伏、對比,既矛盾、又和諧,疏密有致,兩者相映生輝,從而獲得良好的藝術情趣。在創作過程中,他對刻畫的形體作特殊處理,獲得了如同版畫那樣特有的藝術效果。他善于充分利用兩極色的概括對比優勢,在所要表達的物象造型上重點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征,大膽省略細節,使畫面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體現了強烈、內涵豐富的藝術特色。如他創作的愛因斯坦、喬丹、梵高等粉筆畫人物作品。
在創作過程中,他還運用點、線、面的方式形成各種組合形態和視覺效果,用上現代思維和現代審美需求去完善畫面的效果。在黑、白、灰色調的處理上,主要是黑白分割和黑白鄰接的各種形態,比如黑分涂白、白分涂黑或是黑白相互分涂等多種形式。黑白鄰接有黑白漸變和黑白突變的兩種基本形態。同時,還有黑白突變與漸變的相互轉換,二者的結合運用及在黑白構成中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因而他在黑白效果上經常反其道而行之,通過加入粉色調的準確處理,使畫面更加溫馨,在黑板上創造出豐富的色彩層次,給觀者留以絢麗的視覺感受。如他創作的馬克思、恩格斯、巴金、鄧麗君等人物作品都體現了這一特色。
黑板粉筆畫在中國還是一個年輕的畫種,理論和實踐都具有廣闊的藝術空間。曾凡忠投入大量的時間去探索和研究,體現了他的創新和不斷求索的精神。堅信他的黑板粉筆畫作品能繼續秉承真善美的精神,創作出更多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精品力作。
參考文獻:
[1]曾凡忠:且剪且談:曾凡忠剪紙學術研究文選,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2015年4月.
[2]曾新華,李丹丹:粉中生色展奇藝,新玉文藝,2021年第3期.
[3]吳為山:真情實感和藝術性是本次展覽的亮點,藝術中國,2011-06/28.
[4]沙永匯,?徐彥婷:黑、白與灰調系列在黑白木刻版畫中的表現意義,《藝術研究》,2008年第2期.
作者:曾新華,湖南永州師范專科學校美術教育系副教授。
李丹丹,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