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陽
摘要: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社區已經成為人民群眾重要的生產生活空間,做好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消除社區消防安全隱患,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當前老舊社區和新建社區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物業監督管理不到位,消防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問題依然突出。因此,必須通過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強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強化物業監督管理等方式,提高社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城市社區;消防安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深入,城市社區的數量和規模也隨之擴大,在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對社區消防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社區治理工作持續加強,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在社區運行過程中,已經發生的大量消防安全事故表明,城市社區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在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方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一、城市社區消防安全現狀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隨著城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社區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空間,社區消防安全工作已經成為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對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長,需要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因此,做好社區消防安全工作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的一個重要領域。當前,社區消防安全問題依然突出,很多經常強調和宣傳的常見問題,發生率依然很高。比如:違規占用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老舊小區飛線充電、私拉電線、電力線路老化,高層小區電動車上樓充電問題,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缺失等。這些問題引發的大量安全事故教訓深刻,損失慘重。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的《2020年全國火災及接處警情況》顯示,全國共接報火災25.2萬起,死亡1183人,受傷775人,直接財產損失40.09億元。從火災亡人的場所分布看,全年共發生居民住宅火災10.9萬起,占火災總數的43.4%,造成917人死亡、499人受傷,分別占總數的77.5%和64.4%;從住宅火災的建筑分類看,發生在高層建筑的住宅火災數量大幅上升。通過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火災仍然是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威脅最大的一種災害。因此,必須做好社區消防安全工作,為人民群眾創造安全的生產生活環境。
二、城市社區存在消防隱患的原因
(一)社區居民安全意識不強。一是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社區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大量的消防安全事故造成的傷亡和損失從一定程度上表明社區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也比較薄弱,導致社區居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心存僥幸,消防安全教育不到位,缺少公共責任意識。二是隨著我國的老齡人化人進程的加速,社區內老年人比重增加,受制于年齡、受教育程度及生活習慣的原因,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明顯不足。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的《2020年全國火災及接處警情況》顯示,2020年全國住宅火災亡人員917名,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379人,占比達41.3%。這些數據充分說明老齡化人口的消防安全意識還比較薄弱,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二)物業管理水平不高。一是物業從業人員自身消防安全意識不強,缺少消防安全技能,造成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對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視,疏于防范,不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二是物業公司對消防設施管理維護不到位,存在消防設施年久失修或者損壞未修的情況,消防通道和疏散通道表示不清,且常年被占用堵塞,導致消防設施不能正常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物業公司對一些嚴重威脅居民安全的違反消防法律法規的行為,監督管理不到位,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職責,造成一些社區消防安全隱患較多,嚴重威脅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消防安全教育缺位??倳浿赋觯獔猿秩罕娪^點和群眾路線,堅持社會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消防安全教育公民安全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社區居民消防安全念,切實提高消防應急能力的重要途徑。大量的消防安全事故表明,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觀念還不強,消防安全教育還不到位,并沒有有效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去,幫助提高廣大群眾的消防應急能力。因此,消防安全教育還需要進一步的強化和深入,切實增強全社會的防災減災能力。
(四)消防設施不健全。消防設施的缺失、被破壞或者被占用等問題,是造成社區消防安全隱患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新建高層小區還是老舊小區,消防通道因為違停不堵死的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威脅整個小區的消防安全;居民樓逃生通道標識不明,嚴重影響居民逃生;消防栓、滅火器等滅火設備缺失或者配備不足,或者因為維護不到位,不能發揮其應有功能。這類問題在老舊小區更加常見,甚至根本就沒有消防通道、逃生通道、消防栓、滅火器等設施設備。因為這些老舊小區在設計建造之初,就沒有配建消防設施,因此消防安全問題更加突出。
三、提高城市社區消防安全的對策
(一)提高社區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增強消防安全能力。一是開展社區消防文化建設,通過建設消防文化廣場和社區消防體驗中心,懸掛消防宣傳標語、涂刷消防圖片墻、設立消防宣傳欄等方式,構建社區消防文化氛圍,將消防安全融入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二是對孤寡老人比較集中的老舊小區,以及留守兒童、殘障人員等特殊人群,要作為消防工作的重點,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開展“一對一”幫扶,定期上門開展消防宣傳,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幫助查找清除消防隱患。
(二)提高物業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一是要提高物業從業人員的消防技能,建立物業從業人員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制度,通過消防知識技能考核的人員才能入從事物業崗位工作;二是做好消防隱患排查工作,不定期開展小區火災隱患普查整治工作,清理堵塞消防通道、逃生通道的車輛、雜物,及時發現消除火災隱患,確保將火災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三是提高物業管理能力,加強對電動車飛線充電、上樓充電,在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等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堅決杜絕此類行為的發生;四是落實對居民小區消防設施日常維護保養的主體責任,嚴格實行每日、每月防火檢查等監管制度,確保所有消防設施安全可靠。
(三)持續開展消防安全教育。一是通過舉辦消防文藝表演、講座、論壇、研討等形式,深入社區開展消防知識、法律法規、火災撲救、疏散逃生等方面的宣傳教育,讓社區干部和居民掌握充足的消防知識,人人都成為消防“明白人”和火災隱患“監督員”。二是在消防宣傳教育基礎上,開展社區消防應急演練,讓社區干部和居民學會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設施,通過體驗式的宣傳教育和消防演練,學習消防、體驗消防、了解消防,切實提高社區居民消防應急準備、消除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疏散逃生等能力,為社區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四)完善社區的消防設施。功能完善的消防設施,是社區消防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須按照消防規定,為小區內的建筑物配備完善的消防設施設備。對于消防隱患比較突出的老舊小區,可以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為老舊小區配建室外消防栓、加建消防通道、應急通道,修復改造消防管網、增設微型消防站,配置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標志,在公共部位增配滅火器、加裝簡易噴淋設備和獨立式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等,通過這些措施,逐步提升老舊小區的消防應急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娣.老舊街區消防安全管理探索——基于首都功能核心區的調查[J].中國應急管理(12):3.
[2]張景軍.對社區消防安全現狀及防范對策研究思路構建[J].今日消防,2019(6).
[3]陸繼鋒.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社區公共安全治理體系探索[J].上海城市管理,2019(4).
[4]周瑾.物業化管理提升社區消防安全之淺見[J].今日消防,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