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礦各類系統復雜,會有很多不同的情況產生,也會有非常多的外在因素影響。在諸多礦井事故中瓦斯事故屢禁不止。在礦井各類生產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想辦法抑制瓦斯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在實際操作中,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就是解決該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希望從煤礦礦井通風的具體要求、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煤礦礦井通風;安全監控問題建議
國內很多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都與通風系統密切相關。煤礦的生產方式需要安全的環境,要創造穩定的作業環境。一些礦井通風系統直接關系到煤礦的安全問題,需要多加防范,因此,在煤礦的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強對礦井通風的研究。礦井通風是指將新鮮空氣輸入礦井下,增加氧氣濃度,以稀釋并排除礦井中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展示,導致瓦斯氣體出現的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在工作面上掉落的煤塊,二是工作面對面的煤塊,三是因為機械的振動導致一些煤塊掉落,等等。面對這些不確定的因素,加強煤礦的通風系統建設與安全監測就更加重要。
一、煤礦礦井通風的具體要求
(一)穩定性
煤礦的通風需要穩定,如果通風系統發生紊亂,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在煤礦通風的具體要求中應該考慮到通風系統的設計、通風設施的質量等,這些因素會影響通風系統的穩定性。
(二)安全可靠性
只是具備通風系統還是不夠的,需要保證安全性。在礦井中,容易產生有害氣體,因此,需要保證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能夠有效稀釋氣體。同時,在出現險情之時,能夠降低事件的嚴重性與危害性。
二、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問題
(一)通風管理及安全監控技能人才缺失
現如今煤礦工程技術人員文化水平基本都在本科以上,且礦井通風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一般為安全工程或采礦工程相關專業,對礦井通風系統及安全監控系統能夠基本掌握與了解。但是由于煤礦工作環境、薪資待遇等各種原因,造成煤礦通風管理及安全監控系統技能人才大量缺失,井下通風的第一手數據來源于測風工,井下安全監控設備故障時第一時間維護的是安全監測監控工,但因煤礦工人年齡偏大、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尤其是監測監控工要求掌握一定的電器、互聯網、通信、電力、通風等多項技能,要求相對較高,導致技能人才確實嚴重。故在推動通風與安全監控發展急需要人才,同時也需要一些資金、政策的支持,這就需要各類煤礦企業給予一些政策上的完善,網羅技能人才,制定人才戰略,推動通風與安全監控管理的不斷發展。
(二)人員結構、管理制度不合理
在推動通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目前來看文化水平素質不一,員工的職業操守、道德水平不同。因此,很難實現煤礦安全監測與管理。在工作崗位的安排中,沒能發揮各自所長,也不利于煤礦礦井通風系統的維護與建設。因礦井安全監控工作需要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目前各類礦井培訓力度遠遠不夠,導致人員業務水平不平衡,安全監控系統故障頻發。
推動通風與安全監控的過程當中,會經常出現員工之間不能有效合作,部門之間缺乏協同,沒有重大項目和制度的支持,那么也很難利于礦井通風系統的改善。
三、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建議
(一)提高風險意識、建立風險模式
一是要完善通風管理,不斷地去學習最新的通風管理與知識,采用比較先進的通風管理技術,進行安全監控等等。同時,要不斷地進行更新換代,推進礦井通風系統的建設。根據施工作業面上瓦斯涌出量、需風量、通風運行模式、通風距離、巷道斷面、以及局部通風機等基本條件要求,進行詳細的通風計算和通風系統優化設計。二是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規范生產技術安全管理,明確人員職責。首先,應該是能夠建立完善的通風管理體系,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使用權限,同時,管理人員之間要有效監督。其次,應該健全通風管理與監控人才建設,擁有專門的管理隊伍,加強風險意識。最后,加強通風管理的宣傳,做好風險意識宣傳,以及進行安全的有效宣傳,這樣能夠深入人心。
(二)建立完善的風險網格化通風管理與監控機制
1.風險預警機制
防患于未然,是必要的,因此,在風險網格化管理機制中,首先必須要建設好預警機制,掌握通風管理與監控的一手動態,這樣能夠把控局面。一方面建設權威的,由專家構成的預防系統,這樣能夠形成有效的判斷,為危機事件干預系統提供堅定的基礎。另一方面,需要對職工加強輔導,使得職工能夠形成自己的風險意識。
2.危機事件應急機制
危機事件是長期積累而產生的,但一些問題的爆發通常情況下是很突然的,因此,建立應急機制就顯得十分必要。
建立應急安全管理小組,建立完整的應急管理制度,在出現了一些突發事件問題后,能夠馬上啟動,進行有效處理。施工工作面上要安裝瓦斯監控自動報警斷電等保護裝置,實現瓦斯超限自動斷電控制。一旦出現危險事件,相關工作小組能夠立即展開救援。
3.危機事件事后跟蹤體系
在事件發生后,需要對事件的主體進行跟蹤,這樣才能更好地積累經驗。一是對危機事件嚴重者進行有效跟蹤,為其建立一份獨特的檔案。平時要加強對這些重點控制點巡回檢查力度,對于發現有泄漏點或問題的部位應及時采取相關技術措施進行處理,有效提高巷道通風系統綜合運行安全水平。
(三)跨部門、跨領域,多方合作,鍛煉職工的創新能力
需要在職工提升能力之時,加強職工的實踐能力,實踐活動需要職工搭建與企業的合作,與其他部門的合作。中國的煤礦何其多,在研究通風系統與安全監測的過程中,可以借鑒其它煤礦在通風系統維修、采用的技術、以及危機裝置等層面,培養職工對企業的責任感與熱情,可以為整個的發展開發出新的模式與體系,提高了職工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職工自我創新的能力。
(四)多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
培訓需要面向基層的通風管理與監控工作者。目前來看,廣大通風管理與監控工作者才是最需要開展活動與知識培訓的,他們對通風管理與安全監控了解不是很深刻,需要培訓活動進行普及,最終能夠達到學習的目的。需要舉辦通風管理職業技能培訓,員工持證上班。通過系統的培訓,員工能夠站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職,學習通風系統與安全監測的相關知識。只有高效的人才隊伍,才能保障正常的溝通,提高整個通風管理與監控隊伍的能力與水平。
(五)注重管理水平
煤礦作業要對周圍的環境有系統的把握,為安全作業創造環境。需要增強以下兩點:一是清楚作業的環境要素。加強防塵系統,排除容易造成爆炸系統的安全隱患,使爆炸的幾率降到最低。二是對管理環境的方案進行設計。搜集作業環境以及周邊環境的數據,提供較為完整參考數據,創建穩定的通風環境。
在煤礦礦井通風中,存在問題,員工的素質不高,制度不健全等等,因此,就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改進,可以從技術、培訓等層面加強管理。以上是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問題及建議,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文章為煤礦通風系統的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
參考文獻
[1]黃源.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當代化工研究,2021(04):40-41.
[2]楊江偉.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當代化工研究,2021(03):38-39.
[3]王寧.煤礦礦井通風與安全監控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當代化工研究,2020(12):66-67.
姓名:梅洋洋,出生年月:1994年4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陜西延安,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井“一通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