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登蘋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物流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電子商務浪潮的推動下,現在物流產業在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難以被忽視。我國西部地區發展現代物流產業對于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本文擬針對我國西部地區物流展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探究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為加強西部物流產業理論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關鍵詞:我國西部;物流;發展;物流運輸
1引言
物流一般是指物資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轉移,并由此產生附加價值的過程,具體包括商品的運輸、儲存、搬運、加工、處理和包裝等等環節。物流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既涉及到商品的流動和儲存,也涉及到信息的傳遞和客戶需求的滿足,因此物流對于企業的經營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物流產業也在不斷推向新的高度。例如電子數據交換系統和數據庫系統的出現,可以實現更快的信息資源共享,從而幫助大規模的遠程物流管理能夠很好的進行;全球定位系統的出現,讓實時查詢商品所在位置成為了可能,也幫助商家和客戶能夠精準的對物流過程進行監控;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以及網絡支付系統的出現,更是讓物流產業如虎添翼,人們越來越便捷的享受著物流產業發展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我國西部地區由于幅員遼闊、人口稀少,同時又是貧困人口和少數民族的聚居區域,一直以來經濟發展程度都有待提高,但是與此同時又擁有著我國豐富的資源,在生產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西部地區的物流產業總體上來看,表現為規模小、基礎設施差、服務能力差、缺乏附加值等等特點,不能夠很好的滿足西部地區企業的需求,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個市場的發展,因此對于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2我國西部地區發展物流產業的優勢分析
雖然我國西部地區的物流產業起步較晚,仍落后于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但是由于西部地區有著獨有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其在發展物流產業的過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優勢。一是我國西部地區已經形成以一批經濟基礎較好的中心城市,例如成都、重慶、西安等等,這些城市的區域經濟實力和周邊輻射能夠可以幫助他們很好的建立物流中心,并逐漸的向周邊城市進行擴散;二是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明顯,例如能源、礦產資源等等,西部地區的儲藏量就遠遠高于東部沿海地區,且西部地區還建立了上千個大中型的工業企業,這些企業門類齊全,生產能力強,產量穩定,可以源源不斷的向全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三是以長江經濟帶為核心的水上通道貫穿我國西部地區,可以很好的發揮區位優勢,實現物流產業的長足發展;四是西部地區的物流產業發展有著豐富的經驗可以借鑒,東部發達地區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運營制度可以在西部地區的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節省了在實踐中探索的時間成本。
3我國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存在較大的市場需求約束
我國西部地區商品經濟發展程度不如東部地區,因此雖然在東部和西部之間存在一定的商品供求關系,但是卻不是基于社會分工而實現的,而是一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局面。市場發展不均衡帶來的結果是商品生產的功能沒有得到發揮,要素市場的發展也相對滯后,使得社會生產消費不能夠形成良性的循環。總的來說,我國西部地區商品市場不夠發達,市場供給和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流產業的發展。
3.2物流服務專業化程度較低
我國西部地區的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綜合性物流服務的提供上,還遠遠落后于東部的發達地區。目前我國西部的物流公司普遍規模不大,管理方式和物流效率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物流設施相對比較陳舊,技術水平較低,不能夠很好的利用一些前沿的自動化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的運輸、儲存和流動環節進行監管。要想實現西部各個產業的全面振興,物流產業的發展將是最核心的支撐點,因此專業化的服務必不可少。
3.3缺乏物流相關專業人才
我國西部地區文化教育相對落后,物流專業人才的素質也相對較低,加上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科技人才的培養一直受到限制。目前我國西部物流企業最關注的都是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費用,本質上還是追求企業內部生產和流通的高效率,而往往忽視了對第三方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我國西部物流產業的發展急需培養一大批專門的經營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在區域性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上,必須要趕上東部發達地區的水平,才能夠掃除物流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4促進我國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的對策
4.1積極推進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產業結構,首先是要深化改革,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的發展西部地區的特色經濟。尤其是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氣候帶多,自然資源豐富的特點,依靠科技進步,逐步引導產業結構進行良性的調整和轉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扶持一些與當地產業密切結合的高新技術門類,將現代服務業、物流業和金融業進行有機融合,努力吧我國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4.2建設現代化的物流企業
一方面是積極培育一批優秀的物流企業,建立起專業化和現代化的服務內容。以資本為紐帶,幫助物流企業在市場經濟規律下突出自身核心業務,強大市場的競爭力。二是通過重組、兼并和改制等方式,對傳統運輸業進行改革。打破部門和地域的界限,加快傳統運輸業的進一步轉型。三是進行必要改革試點,對傳統的運輸業進行設備上的改造,充分發揮其可繼承性,促進傳統運輸物流向電子商務方向進行轉變,更好的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4.3培養和引進物流專業人才
我國西部地區對于物流產業的發展重視程度還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物流理論的研究,并指導物流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大力培養和引進一批懂物流、信息管理和供應鏈的高級人才,以適應物流產業的發展需要。與此同時,西部一些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設立物流系,開設與物流相關的專業,多渠道的進行人才的培養工作。對物流從業者應該定期開展科普教育,其中包括物流的概念和基本知識等等,幫助其在實際的工作中更快的建立起自身的技能與特長。
參考文獻
[1]劉曉暐.西部地區物流行業發展戰略[J].中國儲運,2014(05):116-118.
[2]劉俊華,劉振剛,李燕霞,李長青.中國西部地區物流產業效率變化實證研究[J].產經評論,2014,5(03):50-57.
[3]廣小利.西部地區物流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思考[J].改革與戰略,2015,31(10):124-127.
[4]侯立.基于DEA的西部地區物流效率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5):55 -58.
[5]張立國.我國西部地區物流業升級水平測度與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10):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