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佳瑩
摘要:高校生涯教育對于提高高校學生的個人發展能力和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是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未來生涯,更好的步入社會的重要基礎。但是在當前高校的教育實踐中,高校生涯教育由于在教學設計上存在不足,在思想上存在誤區,導致其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針對當前高校生涯教育的現狀,從個人發展的角度對高校生涯教育的路徑進行探究,旨在為高校生涯教育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個人發展;生涯教育;高校教育
近些年,高等學校教育已經逐步提高了對于學生生涯教育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實踐當中依然存在很多缺陷,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將高校生涯教育與學生就業指導混為一談,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1、高校生涯教育現狀
目前,我國高校生涯教育的課程內容側重點主要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再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主要通過分析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加強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等方面展開。高校生涯教育側重學生職業規劃一方面是因為各個高校因為自身規模擴張和招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前社會就業形勢和就業結構所致。在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社會更關心學生是否就業而忽略了學生個人的生涯發展。而各個高校也往往重視一時就業率的提升而忽略對學生長期發展的引導,缺乏提高生涯教育的前瞻性,從而忽略了對于學生長期職業規劃的培養。由此,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高校生涯教育就被簡單定義為了就業指導,對于職業生涯的教育嚴重缺乏,這就導致生涯教育在觀念指導、擇業觀和就業觀、敬業精神等觀念教育和一些商業性指導方面的缺失。
2、高校生涯教育的意義
高校生涯教育對于培養高校學生的個人發展能力和培養早期職業意識、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高校生涯教育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對其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提升都具有極大的價值。高校生涯教育不同于就業指導,完整的高校生涯教育應當包括了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和生涯發展規劃等方面。職業規劃主要是指學生在畢業后即將步入社會之時面臨的職業選擇問題,而職業生涯規劃則著眼于學生在就業之后所面臨的個人職業的發展規劃。生涯發展規劃則主要關注學生對人生的規劃,主要是對個人生活和工作等社會關系的規劃與平衡,實現完滿人生的過程。所以,高校生涯教育所涉及的不僅是學生在短期就業的問題,還涉及了學生長期的職業發展和長遠的人生規劃與布局,對于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3、高校生涯教育的目標
3.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當前,在高校學生就業過程中普遍存在職業方向不明確和期望過高的誤區,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同時,由于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反而使學生失業率升高。這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生涯發展。學生所面臨的就業誤區普遍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自我認識和定位,因此,高校生涯教育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正確的就業觀,引導學生通過客觀的自我認識和定位,及時發現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通過專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培養學生樹立自我職業目標。同時還要加強就業信息和政策的普及,幫助學生了解相應的就業信息和形勢,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3.2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高校生涯教育應當更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通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未來更好的步入社會。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對于大學生在社會中的生存和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生涯教育應當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在面臨各種情況和環境下的綜合能力,包括適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學習力和溝通交流能力等等,只有具備了較高的綜合能力,才可以在未來的競爭當中占據優勢。
3.3加強學生的“成人”教育
在當前的生涯教育當中更加注重對于就業的指導,而忽略了課程的教育性和人文性。高校生涯教育應當更加注重對于學生的“成人”教育,應當注重對于學生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和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與進步。應指導學生做好個人角色的轉變,促進學生體會和明確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責任,并為此提前做好生涯規劃。
4、基于個人發展的高校生涯教育路徑探析
4.1教學內容和形式的創新
教學內容和形式是決定高校生涯教育效果的基礎。當前我國高校生涯教育的內容側重于就業指導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對于就業心理輔導和職業素質、職業道德的培養存在較大缺失。根據不同高校的學校規模、辦學理念和專業差別,各個高校應當根據自身情況設計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教學內容,同時也要結合不同學生的需求分類對學生進行指導,使生涯教育的內容更具針對性和豐富性。在教學形式上,可以通過組織開展生涯規劃訓練營和生涯規劃大賽等具有較強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實踐,來增強生涯教育的效果。
4.2教學理念和模式的變革
生涯教育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應當通過不斷革新教學理念和變革來謀求更好的教學效果。高校應當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促進其個人的提高和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根據不同學年階段的學生分階段制定相應的教育目標和課程內容。此外,各個高校應當加強生涯教育的師資力量,提高生涯教育的專業化。還可以通過聘請職業生涯教育專家進行講座來提高教學和指導的質量,通過建立完善的生涯教育體系,為學生提高科學、專業的生涯教育指導。
4.3加強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效果評價是反映生涯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通過積極的教學效果評價可以及時發現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做出改革。各個高校應當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定期對學生的生涯教育教學工作進行的評價。高校生涯教育評價應當摒棄過去以就業率為標準而忽視就業質量的弊病,應當注重檢測學生在就業知識技能和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的能力。可以針對學生不同階段建立學生的就業能力成長檔案,從而有針對性的加強課程強化,逐步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
5、結語
在經濟全球化的如今,對個體個人發展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當前教育應當關注的重點,高校生涯教育也是如此,應當更加注重人文關懷,應當以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為宗旨,基于個人發展的高校生涯教育也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當前高校生涯教育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及時轉變教育觀念和創新教育方式,加強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視,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個人綜合能力,才可以幫助學生將來更好的走向社會,實現更好的個人發展,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孔夏萌.高校職業生涯教育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彭立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12.
[3]羅興婭.高校職業生涯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5.
[4]吳薇.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5.
[5]秦翀.職業生涯教育融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吉林財經大學,2018.
[6]孔夏萌.高校職業生涯教育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