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全社會的用電量不斷增加,電網建設也隨之發展和完善,電能質量逐漸成為衡量群眾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但伴隨著經濟發展,各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不斷出現數量眾多的電力線路外力破壞事件,給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更帶來嚴重的社會影響,本文從分析電力線路外力破壞產生的原因入手分析,提出相應的措施,為預防電力線路外力破壞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關鍵詞:電力線路;外力破壞;原因;應對措施
電力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聯系著千千萬萬的用電客戶。由于其具有線長面廣、分支多的特點,運行中的電力線路經常發生故障,其中外力破壞造成的故障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成為一個主要因素,所帶來的直接結果是線路接地或跳閘,這不但給供電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還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群眾的生活。
一、事故案例
2010年3月1日下午13時42分,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盈北變516文萃線1號桿線夾被燒,3號桿一根導線懸空,兩根導線纏繞。據現場施工人員透露,當時一推土機在事故地點取土,一根手腕粗的用戶電纜被挖斷。事故發生時只聽一聲巨響,與此同時,同桿的三回線路由于強大的短路電流產生巨大的電動力相間短路,造成同塔架設的盈北110千伏變電站3條電線短路跳閘,此次外力破壞事故造成供電部門經濟損失近20余萬元。
2018年3月,長沙某工程隊鉆斷了地下一條220千伏的高壓電纜,并發生爆炸,使得近半個城南、數十萬居民及部分企事業單位停電,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近百萬元。
2020年4月1日15時左右,廣州南沙區發生一起旋挖機違章作業損傷架空電力線路的事件。一臺旋挖機在穿越廣州電網110千伏黃梅線線底時違規操作,導致旋挖機臂與線路安全距離不足產生電弧放電,造成了電力線路損傷和線路停運,周邊用戶受到停電影響,所幸無人員傷亡。當天20時30分左右,廣州番禺區洛浦街發生一起因違規施工導致頂管作業連續打穿多條電力電纜的事件,造成了5回10千伏電力線路損傷和線路停運,洛浦街3000多戶居民受到停電影響。
2020年12月12日凌晨1點左右,合肥市東一環和大通路交叉口,已挖開的路面下方,有成人手臂般粗細的高壓電纜線路嚴重受損,約2米長的范圍內,明顯的外破點達5處,這條被損壞的彭來線是110千伏來安路變電站的上級雙路電源之一,同時也是合肥東部城區供電“動脈”,服務二十余個小區、數萬居民用戶。在現場電纜路徑清晰、標識完備的情況下,“肇事”單位野蠻施工,在開挖已明顯見到電纜包封時仍繼續作業,損壞電纜外部絕緣層后,其施工非但沒有停止,還一直持續,直到電纜被徹底擊穿、跳閘停電,導致這條供電“動脈”停運。
二、電力線路外力破壞現狀
由于電能產供銷一次完成的特殊性質,電力線路一旦遭到破壞,其影響的不僅僅是電網的安全生產和電力企業利益,更嚴重的是它給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電力線路外力破壞事件屢屢發生的同時,我們在各類媒體非常多的見到供電企業是如何排除困難完成搶修、更換設備,卻鮮見作為電力設施產權人的供電企業去向外力破壞的主體去追討經濟損失,讓其承擔法律責任。
近幾年,隨著地域經濟飛速發展,各級政府都在大力招商引資,各類工業園、開發區的相關基礎設施工程大量開工,于是因施工過程中挖掘機挖斷電纜、推土機撞倒電桿、吊臂碰斷高壓線等種種造成電力線路外力破壞事故不斷。因此,可以預見在最近的幾年時間里,伴隨經濟發展,供電企業將不得不面對一個“電力線路外力破壞”的高發期。
三、原因分析
為何在有《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等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電力線路外力破壞事件卻屢屢發生、屢禁不止呢?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各級供電企業不再具有電力行政執法權,電力行政執法工作按照法律規定移交給政府經濟綜合部門負責。但是,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任務繁重,政府部門工作繁忙,電力行政執法力度相對減弱,不少工作未能落到實處。而行政執法主體的缺位或不作為,讓已無行政執法權的供電企業,雖有保護之心,但無保護之力。在勸阻無效的情況下也只得束手無策,從而導致了電力線路外力破壞愈演愈烈的嚴峻形勢。
2、《電力法》等法律法規缺少可操作性、量化性的法規條款,而且野蠻施工破壞的證據采信、犯罪界定以及立案標準等方面操作性不強,致使這類案件普遍存在立案難、取證難、定性難的問題。這就往往使許多野蠻施工破壞電力設施者被“從輕發落”,甚至僥幸逃脫法律制裁。
3、對肇事者的處罰缺位。部分肇事者以招商引資、市政建設工程為由搪塞推諉,依法索賠和處罰艱難;即使對事故處理,也往往力度不夠,以罰代法,以維護大局為借口敷衍了事,難以形成有效的震懾。
四、應對措施
電力設施保護工作責任重大,涉及部門眾多,因此,需要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履行職責,企業依法保護,群眾參與監督,全社會大力支持的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局面,確保電力線路安全、可靠運行。
1、建立一支專業的法律工作隊伍。加大對外力破壞電力設施案件的查處和打擊力度,集中力量辦理幾起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案件,不僅要對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還要追究其相應法律責任,拿起法律武器維護供電企業自身的利益。對危及生命安全或造成大面積停電的事故,要堅決遏制,不聽勸告的,要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實行“零”容忍。
2、確立政府主導地位,建立“立體聯防機制”。保護電力設施工作,離不開政府尤其是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要積極與政府、公安機關、林業、國土、安監等部門聯手,積極發動群眾,建立“立體聯防機制”,嚴厲打擊電力設施保護區內非法取土、建筑、植樹等行為。各級電力行政管理部門是電力設施保護工作的主體,這種角色和職責應加以明確。
3、由電力警務室牽頭,以基層站所為主體,實行三級(供電企業、基層站所、責任人)保護責任制,責任到人、到線路、到臺區、到桿塔,不定期開展線路特巡。
4、呼吁全社會參與到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中。電力與人民的生活息息機關,與人民的利益密切相連。保護電力設施安全,必須依靠全社會的綜合治理,群防群治,狠狠打擊破壞電力設施行為,另一方面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報刊、宣傳標語、有線電視、廣播等多種媒體工具,大力宣傳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動員全民自覺維護電力“生命線”。
5、積極精準開展相關對象群體的宣傳,努力覆蓋不同對象群體,尤其是挖掘機、吊車司機。在外力破壞嚴重的電力通道,沿途張貼懸掛醒目的宣傳圖片,公布舉報電話,獎勵措施和辦法,呼吁全社會都來主動參與和推動電力設施保護活動。深入各大施工現場,發放《致廣大挖掘機司機師傅的一封信》等宣傳材料,并與施工單位簽訂《電力設施保護安全協議》,確保不發生挖掘機挖傷和挖斷電力電纜等事故。
6、開展物質獎勵,提高群眾積極性。將“自愿義務保護”與“物質獎勵”相結合,建立舉報、獎勵制度,設立獎勵基金,以提高廣大群眾護線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7、加大技改力度,在城區鄉鎮街道逐步更換為絕緣線,科學設置線路的繼電保護,提高對線路的監控能力,盡量將事故的影響最小化。
電力線路的外力破壞造成的損失巨大,因此電力設施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除了電力企業的自身加強“人防”、“物防”和“技防”的力度外,還要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下,把電力設施保護作為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形成全社會保護電力設施的良好氛圍,發動全社會成員都參與到電力設施保護工作中來,我們的電力線路才能不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