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摘要:農業生產作為國家最為基礎的產業形式,其規模化生產始終是社會進入到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指標。設施農業憑借機械化、工程化等工業手段,在其發展中不斷取代人力勞作,不但有效彌補了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更為蔬菜產量的提高帶來了強有力的促進。然而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還存在設施技術含量不足、應用科學性不強等問題,需要相關人員針對設施農業為蔬菜種植所帶來的問題展開及時控制和防治,這也令設施農業發展中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設施農業;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
1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
設施農業是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的主要模式之一,設施農業是在當今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設施農業應用在農業生產中,不管是對農業的發展質量還是發展的水平都有著極大地提升作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蔬菜這類農產品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設施農業在我國有著比較好的發展前景。
在設施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產技術是其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農業生產技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當一種新的技術出現之后,人們對這種新技術的熟悉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該技術的發展。一旦農業生產者不能正確的認識這種新技術,就會出現新技術使用效率不高的情況,進一步的就會影響到農業生產。還有一部分農業生產者為了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通過農業生產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往往采取比較極端的方式進行農業生產,對生產技術隨意的濫用,時間長了就會嚴重影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樣是不利于設施農業的有效推廣的。總的來說,設施農業作為我國現代化農業生產過程中比較先進的生產方式,對我國的農業生產來說有著積極的作用。在今后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設施農業依舊會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只是,在現階段,需要著重的解決在設施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病蟲害問題,農業生產者在種植蔬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以及蔬菜的各種特性,通過合理地使用農藥以及做好田間管理等方式降低蔬菜病蟲害發生的概率,從而為我國的設施農業的有效推廣做出貢獻。
2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
2.1加強蔬菜種植品種選擇
外來蔬菜品種固然能為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這也是設施農業發展所帶來的價值之一。由于揚州地區土壤氣候的原因,水生蔬菜占據其蔬菜種植的較高比例,為了在發展地方農業特色的同時加強其經濟性作物的產出,適當地引進外來蔬菜也不失為一條發展當地農業生產的創新之路。揚州國家農作物區域試驗站便就外來蔬菜的引進展開了一系列的實驗,旨在通過對外來蔬菜的培育與嫁接,篩選出更多適宜揚州本地生長的蔬菜,以帶動地區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試驗站中種植有30多種茄子,它們形狀各異,色彩紛呈;20多種黃瓜,它們有的胖、有的瘦,招人喜愛;但是這些種類繁多的蔬菜并非都要在揚州“落地”,大規模生產,試驗站的人員主要還要考慮到這些蔬菜產量與抗病蟲害能力。蔬菜優良品種的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當前設施農業對蔬菜生長環境提供“不周”的問題,使其大規模種植成為可能。
2.2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的田間管理
在設施農業蔬菜的種植過程中,另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蔬菜種植的田間管理。田間管理主要包含了對田間水、雜草和肥料的管理。首先,是對水進行管理。蔬菜種植的過程中最好是采用滴灌的形式為蔬菜提供水分,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土地的水分分布不均勻,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蟲害的繁殖場所。其次,因為蔬菜品種的不同,蔬菜在不同的時期所需要的養分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特別的重視肥料的使用,對蔬菜要采用科學的施肥方式。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肥水的總需求量,肥水一旦過量,就會為農田內的病蟲提供生長和繁殖的有利條件,這樣會提高蔬菜的病蟲害概率,但是肥水量不足又會使得蔬菜沒有足夠的養分生長。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的衛生問題,在田間的雜草、爛葉需要及時的清理掉,這樣病蟲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間和環境。最后還需要做的田間管理是在設施農業的蔬菜周圍種植上非寄生的植物,將不同種類的蔬菜進行隔離,從而防止病蟲害蔓延整個農田。
2.3強化對病蟲害治理時機的把握
由于設施農業的發展對蔬菜規模性生長環境的“塑造”,導致原本在季節變化中可得到有效抑制的病蟲害問題失去了其自然的“天敵”。2018年揚州因受持續高溫大雨天氣影響,導致蔬菜生長受阻,大量蔬菜出現枯死情況,農業基地只得采取大棚種植,并在棚內加了降溫處理。然而這一措施雖然及時為蔬菜“解了暑”,卻也為病蟲害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果然之后便有許多青椒受到了病蟲害的侵蝕。農業基地工作人員除了在大棚上撤去塑料薄膜,鋪上防蟲網以外,還對蔬菜噴灑了適量的農藥。雖然沒有了大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但病蟲害防治仍然講求時機。工作人員先是對蔬菜幼苗進行防病蟲害的農藥噴灑,之后便是對受病蟲害侵害較嚴重的蔬菜進行針對性治理。把握好病蟲害治理的時機和方式,是減少設施農業影響下蔬菜受病蟲害侵擾的關鍵。
2.4有效調節設施農業內部環境
對蔬菜的種植環境進行有效地調節,也有助于蔬菜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蔬菜病蟲害容易發生的季節,需要科學合理地控制蔬菜生長過程中所必須的濕度和溫度,讓田間環境更加的適合蔬菜的生長,也就不利于病蟲的出現了。其次是對不同種類蔬菜需要采用不同的根葉濕度控制方式,可以利用覆蓋地膜等方法,將病蟲的生存空間剝奪。還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時的處理已經發生的病蟲害,要遏制住病蟲向周圍的田地蔓延。農民還可以添加一些硫酸鉀為土壤施加肥力。其次,還需要充分地了解一些常見病蟲的習性,這樣可以有針對性進行防治。病蟲往往是晝伏夜出,農民便可以使用燈光對害蟲進行誘殺。也能利用害蟲的趨色性做好防治工作,比如說防治蚜蟲,就可以利用黃色膠帶對蚜蟲進行誘殺,這樣能保證蔬菜的健康生長。
2.5合理施用農藥化肥
設施農業的應用中,蔬菜病蟲害的防御除了在源頭上加強控制,化學農藥的輔助也是必不可少。但在如今對綠色蔬菜的倡導下,化肥農藥的施用還是要以適量、合理為主,盡量避免其對蔬菜大范圍的“侵襲”。蔬菜種植人員可以采取其他防蟲害方法輔助化學農藥的使用,在農藥選擇方面也要在保證其殺蟲效果的同時盡量選擇農殘少的來開展使用。以往有一些蔬菜種植人員只注重重要的防蟲、殺蟲效果,卻忽視了農殘問題,為許多蔬菜的使用者帶來身體上的危害。設施農業發展代表著農業的進步,不能讓過量的農藥殘留對設施農業的應用帶來這一方面的阻礙。
2.6設施農業蔬菜種植的藥物防治
在設施農業蔬菜種植過程中還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采用適當的農藥防治。在噴灑農藥的過程種會有一些化學成分殘留在蔬菜上,這對于蔬菜的生長是不利的,降低了蔬菜的生長質量。所以,農民需要選擇一些對蔬菜沒有什么副作用的農藥進行噴灑。農藥的使用原則是根據蔬菜的生長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品,要禁止使用帶有劇毒的農藥,劇毒的農藥會污染蔬菜和土壤,這樣是不利于蔬菜的生長的。隨著我國綠色防治方法的開展,這些有毒的農藥防治手段,終將會被取代。
結論
設施農業作為社會工業化水平提高的一個有力象征,其在高效、集中的農業中的應用固然是利大于弊的,這一點從其發展前景中可見一斑。但享受設施農業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農業生產者也應對其應用弊端進行客觀的反思,尤其蔬菜的病蟲害問題日益明顯,如何應對設施農業發展所帶來的“副作用”是當前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關鍵。相關人員應就導致蔬菜病蟲害的主要因素展開細致的分析,并通過對物理、化學、生物等防治方法的應用,進一步對設施農業的使用弊端進行彌補,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其在農業生產與發展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丁文玲,郭敬華,賈志忠.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技服務,2019,16:51.
[2]許書利.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9,36(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