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

在相同的地理氣候條件下。同一品種的大豆種子。在不同的處理下,通過微生物肥料功能性菌,控制土壤,病蟲害以及對品質產生影響。對于穩定大豆產量,增加農民收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行微生物肥效應田間試驗。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一、微生物大豆效應施肥試驗目的
為了驗證復合微生物肥在我縣土壤環境條件下對大豆作物產量的效果特進行不同用量,對大豆增產情況研究,為我縣進行引進推廣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二、微生物大豆施肥特點
1、大豆微生物專用水結合有益微生物菌群新陳代謝及繁殖,抑制土壤中的鐮刀菌的生長,控制各種土傳病害的發生,提高作物抗逆性,提高地溫,促進顆粒飽滿,增加作物吸收養分能力,抗倒伏,抗重茬。
2、有益微生物固氮菌、解磷菌、解鉀菌進入土壤后。分解土壤中殘留的氮、磷、鉀,減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通過微生物菌的活動,可以改善因常年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分解土壤中農藥的殘留。
三、微生物大豆肥效果
1、科學配方,營養全面均衡,苗壯苗齊,透氣性強。
2、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菌和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有效分解土壤中的固化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轉化率。
3、改善農產品的品質。能使大豆品質得到明顯的改善。顆粒飽滿,色澤光亮。
4、提高大豆抗病性。明顯提高大豆的抗旱、抗澇、抗倒伏抗重茬及抗病害蟲的能力。
5、提高地溫。增強光合作用,促進早熟。可以使大豆提前成熟五到七天。增產15%以上。
6、分解土壤中的殘存農藥化肥。是生產綠色有機大豆的最理想的肥料。
四、實驗設計
試驗地點在呼瑪縣農業科技示范園,小麥茬,土質黑粘土。大豆品種為華疆2號實驗處理:
①對照(ck);②260kg/頃;③230kg/頃;④200kg/頃。
采用三次重復,隨機排列。小區面積為19.5平方米(每個處理小區)壟距0.65米。種肥同層一次施入、播種時間為5月18日,田間管理采用一產二趟,撥大草兩次。
五、實驗結果與分析
不同施肥處理對大豆農藝性狀的影響。4個處理,3次從復:
1、處理1:分別產量3.86公斤、5.64公斤、6.13公斤,小區平均產量5.21,公頃產量2671.8公斤。
2、處理2:分別產量6.95公斤、5.85公斤、5.91公斤小區平均產量6.24公斤,公頃產量3200公斤。
3、處理3:分別產量7.15公斤、7.29公斤、5.72公斤,小區平均產量6.72公斤,公頃產量3446.2公斤。
4、處理4:分別產量5.21公斤、5.4公斤、5.83公斤,公傾產量5.48公斤,公傾產量2810.3公斤。
株高凡施同微生物肥,肥料處理,在大豆植株長勢均表現有促進大豆,植株生長,提高大豆株高的效果,分別增高17.9cm、12.4cm和7.4cm。以260kg/頃處理最為明顯。(詳見表1)莢數、粒數、百粒重、凡施用復合肥料的處理。除百粒重外,在植株的莢數,粒數均表現有提高的作用。在毎珠莢數比對照分別增加4.1個、6.1個和1.3個,以230kg/頃處理為最佳,在每株粒數比對照分別增加9.5、14.5和4.4以每230kg/頃處理為最佳(詳見表2)不同的施肥處理。對大豆產量的影響。通過對不同施肥處理對大豆產量影響的分析結果看。凡施肥處理,對大豆產量的增加有不同的效果。分別比對照增產19.8%、29%、5%以公頃230kg/頃為最佳。
六、小結通過對上述試驗分析
施復合微生肥料,對大豆表現出明顯的增產作用。230kg/頃施用效果最明顯,不論是對大豆莢數,粒數和產量均表現明顯,通過該實驗在農業生產上應用,應以230kg/頃用量使用最為理想通過大豆復合微生肥田間試驗。進行分析。調查考種對大豆復合微生物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了解,進行田間試驗,得到大豆產量數據。
根據分析的數據,微生物肥對土壤養分供應的能力與肥料對大豆營養的情況。不同的施肥量對大豆的長勢調查。從春到秋,深深地懂得田間試驗的重要性。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得到的結果為大豆減肥,減藥增產提供理論依據,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完善。